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88124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1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及其制备方法。一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包括依次层叠的阳极基底、空穴缓冲层、活性层及金属阴极,所述聚合物太阳能电池还包括设于所说活性层和金属阴极之间的无机层。上述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包括活性层/无机层结构,能够改善光场在活性层中的分布,从而改变载流子的产生区域,为激子的解离提供了良好的场所,同时也提高了载流子的传输效率,也可以将活性层与阴极的接触界面分开,阻止金属原子向活性层的扩散而破坏了活性层的结构,起到了缓冲层的作用,提高电子在电极处的收集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1982年,Weinberger等研究了聚乙炔的光伏性质,制造出了第一个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太阳能电池,但是当时的光电转换效率极低(10_3% )。紧接着,Glenis等制作了各种聚噻吩的太阳能电池,当时都面临的问题是极低的开路电压和光电转换效率。直到1986年,C. ff. Tang等首次将P型半导体和η型半导体引入到双层结构的器件中,才使得光电流得到了极大程度的提高,从此以该工作为里程碑,有机聚合物太阳能电池蓬勃发展起来。1992年Sariciftci 等发现2-甲氧基-5-(2-乙基-己氧基)-1,4_苯乙(MEH-PPV) 与复合体系中存在快速光诱导电子转移现象,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而在1995年,Yu等用MEH-PPV与C6tl衍生物PCBM混合作为活性层制备了有机聚合物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器件在20mW/cm2430nm的单色光照射下,能量转换效率为2. 9%。这是首个基于聚合物材料与PCBM受体制备的本体异质结太阳能电池,并提出了复合膜中互穿网络结构的概念。至此,本体异质结结构在聚合物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得到了迅速的发展。这种结构也成为目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聚合物太阳能电池,包括依次层叠的阳极基底、空穴缓冲层、活性层及金属阴极,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合物太阳能电池还包括设于所说活性层和金属阴极之间的无机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明杰王平黄辉张振华
申请(专利权)人:海洋王照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海洋王照明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