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框慢波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87774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08:38
一种折叠框慢波结构,属于微波电真空器件技术领域。包括形状和大小相同且相互平行的上、下金属底板(2和1);上、下金属底板相向的表面各具有一层介质层(3和4);上、下介质层(3和4)相向的表面各具有一层金属微带线(5和6),上、下金属微带线(5和6)线宽相同、各自呈周期性折叠状,且相互之间呈镜面对称;上、下金属微带线(5和6)对应的折叠顶点之间采用金属连线(7)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折叠框慢波结构与现有对称双V型微带线慢波结构相比,在整个工作频带内都具有更高的耦合阻抗值,从而可以进一步提高行波管的增益和效率。同时,折叠框慢波结构的制造能够利用微细加工技术实现,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波电真空器件
,涉及行波管放大器件。
技术介绍
行波管具有宽频带、高增益和低噪声等其他电真空器件无法比拟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雷达、通信、微波遥感、制导和电子对抗等领域。随着现代微波电子技术的发展,航天工程和军用设备对毫米波源的宽频带、高效率、小型化提出了更高要求。然而,与现有的固态源相比,行波管虽然在高功率、宽频带方面具有优势,但是体积庞大,工作电压较高。慢波结构作为行波管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注-波互作用的效率及整个行波管的技术水平。螺旋线和耦合腔是行波管中应用最普遍的两种慢波结构。螺旋线行波管具有十分宽的频带范围,但是由于热容量小,耗散能力低,限制了螺旋线行波管输出功率的提高。耦合腔行波管的散热性能明显优于螺旋线,输出功率大,但是工作带宽较窄。因此,探索宽频带、大功率、小体积的慢波结构是目前行波管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对称双V型微带线慢波结构,如图I所示,是一类新型可适用于带状电子注传输的平面慢波结构。该结构包括纵向对称的上下两个金属底板I和2、分别位于金属底板I和2上的两层介质3和4,以及分别位于介质层3和4表面的平面金属微带线5和6组成。其中,所述的平面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折叠框慢波结构,包括下金属底板(1)和上金属底板(2),所述下金属底板(1)和上金属底板(2)的形状和大小相同且相互平行;下金属底板(1)的上表面具有下介质层(3),上金属底板(2)的下表面具有上介质层(4),所述下介质层(3)和上介质层(4)的介质材料和厚度相同;下介质层(3)的上表面具有下金属微带线(5),上介质层(4)的下表面具有上金属微带线(6);所述下金属微带线(5)和上金属微带线(6)线宽相同、各自呈周期性折叠状,且相互之间呈镜面对称;其特征在于,下金属微带线(5)的每个折叠顶点与上金属微带线(6)对应的折叠顶点之间采用金属连线(7)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彦玉郭彍徐进殷海荣宫玉彬唐涛黄民智王文祥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