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电压超薄形负离子发生器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87703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08: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电压超薄形负离子发生器骨架,属于变压器技术领域。其包括绝缘骨架体,所述第一初级绕组隔板上设有第一焊锡引脚和第二焊锡引脚,第二初级绕组隔板上设有第三焊锡引脚,第二次级绕组隔板上设有第四焊锡引脚。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焊锡引脚一端为平脚,一端为折脚。所述第二焊锡引脚一端为平脚,一端为折脚。所述第三焊锡引脚一端为平脚,一端为折脚。所述第四焊锡引脚一端为平脚,一端为折脚。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体积小巧,便于携带;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电压超薄形负离子发生器骨架,属于变压器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的提高。由于日益受到环境的污染,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改善周边空气质量的要求。针对此要求,开发出各种负离子发生器。负离子发生器是模拟自然界闪电的原理,通过高电压来分离氧分子,产生正负离子改善周边空气。负离子发生器中高压的产生是通过高压变压器来实现的。由于需要的电压值比较高,因此绕线圈数很多,无法达到产品小型化、薄形化的要求,不便于人们出行时的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之处,从而提供一种高电压超薄形负离子发生器骨架,在同等高电压输出的状况下体积变得更加小,便于人们携带使用。按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高电压超薄形负离子发生器骨架包括绝缘骨架体,绝缘骨架体中心设有铁芯插入孔,绝缘骨架体上依次设有第一初级绕组隔板、第二初级绕组隔板、多个第一次级绕组隔板和第二次级绕组隔板,第一初级绕组隔板和第二初级绕组隔板之间设有初级绕组槽,第二初级绕组隔板、多个第一次级绕组隔板和第二次级绕组隔板之间设有次级绕组槽。所述第一初级绕组隔板上设有第一焊锡引脚和第二焊锡引脚,第二初级绕组隔板上设有第三焊锡引脚,第二次级绕组隔板上设有第四焊锡引脚。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焊锡引脚一端为平脚,一端为折脚。所述第二焊锡引脚一端为平脚,一端为折脚。所述第三焊锡引脚一端为平脚,一端为折脚。所述第四焊锡引脚一端为平脚,一端为折脚。所述多个第一次级绕组隔板上设有过线槽。本专利技术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体积小巧,便于携带;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绝缘骨架体、2-铁芯插入孔、3-初级绕组槽、4-次级绕组槽、5-第一初级绕组隔板、6-第二初级绕组隔板、7-第一次级绕组隔板、8-第二次级绕组隔板、9-第一焊锡引脚、10-第二焊锡引脚、11-第三焊锡引脚、12-第四焊锡引脚、13-过线槽。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本专利技术将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主要包括绝缘骨架体1,绝缘骨架体I中心设有铁芯插入孔2。绝缘骨架体I上依次设有第一初级绕组隔板5、第二初级绕组隔板6、多个第一次级绕组隔板7和第二次级绕组隔板8,第一初级绕组隔板5和第二初级绕组隔板6之间设有初级绕组槽3,第二初级绕组隔板6、多个第一次级绕组隔板7和第二次级绕组隔板8之间设有次级绕组槽4。所述第一初级绕组隔板5上设有第一焊锡引脚9和第二焊锡引脚10,第二初级绕组隔板6上设有第三焊锡引脚11,第二次级绕组隔板8上设有第四焊锡引脚12。所述第一焊锡引脚9、第二焊锡引脚10、第三焊锡引脚11和第四焊锡引脚12在绝缘骨架体I注塑时一体成型。所述第一焊锡引脚9 一端为平脚,一端为折脚,一端绕线,一端焊接。所述第二焊锡引脚10 —端为平脚,一端为折脚,一端绕线,一端焊接。所述第三焊锡引脚11 一端为平脚,一端为折脚,一端绕线,一端焊接。所述第四焊锡引脚12—端为平脚,一端为折脚,一端绕线,一端焊接。 所述多个第一次级绕组隔板7上设有过线槽13。所述第一初级绕组隔板5、第二初级绕组隔板6和第二次级绕组隔板8均加强了厚度,提高了连接强度和绝缘强度,有效解决了因为焊锡高温引起针脚歪斜的不良。权利要求1.一种高电压超薄形负离子发生器骨架,包括绝缘骨架体(1),绝缘骨架体(I)中心设有铁芯插入孔(2),绝缘骨架体(I)上依次设有第一初级绕组隔板(5)、第二初级绕组隔板(6)、多个第一次级绕组隔板(7)和第二次级绕组隔板(8),第一初级绕组隔板(5)和第二初级绕组隔板(6)之间设有初级绕组槽(3),第二初级绕组隔板(6)、多个第一次级绕组隔板(7)和第二次级绕组隔板(8)之间设有次级绕组槽(4);所述第一初级绕组隔板(5)上设有第一焊锡引脚(9)和第二焊锡引脚(10),第二初级绕组隔板(6)上设有第三焊锡引脚(11),第二次级绕组隔板(8)上设有第四焊锡引脚(12);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焊锡引脚(9)一端为平脚,一端为折脚;所述第二焊锡引脚(10) —端为平脚,一端为折脚;所述第三焊锡引脚(11) 一端为平脚,一端为折脚;所述第四焊锡引脚(12)—端为平脚,一端为折脚。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高电压超薄形负离子发生器骨架,其特征是所述多个第一次级绕组隔板(7)上设有过线槽(13)。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电压超薄形负离子发生器骨架,属于变压器
其包括绝缘骨架体,所述第一初级绕组隔板上设有第一焊锡引脚和第二焊锡引脚,第二初级绕组隔板上设有第三焊锡引脚,第二次级绕组隔板上设有第四焊锡引脚。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焊锡引脚一端为平脚,一端为折脚。所述第二焊锡引脚一端为平脚,一端为折脚。所述第三焊锡引脚一端为平脚,一端为折脚。所述第四焊锡引脚一端为平脚,一端为折脚。本专利技术结构紧凑,合理;体积小巧,便于携带;提高了产品质量,降低了生产成本。文档编号H01T23/00GK102956347SQ201210450190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10日专利技术者吴勇 申请人:无锡东洋电器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电压超薄形负离子发生器骨架,包括绝缘骨架体(1),绝缘骨架体(1)中心设有铁芯插入孔(2),绝缘骨架体(1)上依次设有第一初级绕组隔板(5)、第二初级绕组隔板(6)、多个第一次级绕组隔板(7)和第二次级绕组隔板(8),第一初级绕组隔板(5)和第二初级绕组隔板(6)之间设有初级绕组槽(3),第二初级绕组隔板(6)、多个第一次级绕组隔板(7)和第二次级绕组隔板(8)之间设有次级绕组槽(4);所述第一初级绕组隔板(5)上设有第一焊锡引脚(9)和第二焊锡引脚(10),第二初级绕组隔板(6)上设有第三焊锡引脚(11),第二次级绕组隔板(8)上设有第四焊锡引脚(12);其特征是:所述第一焊锡引脚(9)一端为平脚,一端为折脚;所述第二焊锡引脚(10)一端为平脚,一端为折脚;所述第三焊锡引脚(11)一端为平脚,一端为折脚;所述第四焊锡引脚(12)一端为平脚,一端为折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勇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东洋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