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索尼公司专利>正文

显示设备以及电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87550 阅读:1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08:12
公开了一种显示设备以及电子装置,该显示设备包括:(A)扫描电路;(B)视频信号输出电路;(C)电流供应单元;(D)与电流供应单元连接和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M条电流供应线;(E)与扫描电路连接和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M条扫描线;(F)与视频信号输出电路连接和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N条数据线;以及(G)以二维矩阵排列的沿着第一方向N个发光元件和沿着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M个发光元件的总共N×M个发光元件,每个发光元件含有发光单元和驱动发光单元的驱动电路。每个发光元件的驱动电路与相应电流供应线、相应扫描线、和相应数据线连接。将电容性负载单元配备在每条扫描线与每个扫描电路之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公开涉及显示设备以及电子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作为以液晶显示器为代表的显示设备,使用有机电致发光元件(下文简称为“有机EL元件”)的有机电致发光显示设备(下文简称为“有机EL显示设备”)正在吸引注意。有机EL显示设备是自发光型的,具有功耗低的特性。人们认为有机EL显示器对高清晰度和高速视频信号具有足够的响应性,实际使用和商业化 的开发正在紧密地进行着。有机EL显示设备含有多个发光元件I,每个发光元件I包括发光单元ELP和驱动发光单元ELP的驱动电路。例如,图28是包括含有两个晶体管和一个电容单元的驱动电路的发光元件I的等效电路图,以及图29是构成显示设备(例如,参见JP-A-2007-310311)的电路的概念图。驱动电路含有包括源极/漏极区、沟道形成区、和栅极电极的驱动晶体管Ttov,包括源极/漏极区、沟道形成区、和栅极电极的视频信号写入晶体管Tsig、和电容单元C1O标号Ca代表发光单兀ELP的寄生电容。在驱动晶体管Itev中,源极/漏极区的一个区域与电流供应线CSL连接,而源极/漏极区的另一个区域与发光单元ELP连接并且还与电容单元C1的一端连接构成第二节点ND20驱动晶体管Tltev的栅极电极与视频信号写入晶体管Tsig的源极/漏极区的另一个区域连接并且还与电容单元C1的另一端连接构成第一节点ND115在视频信号写入晶体管Tsig中,源极/漏极区的一个区域与数据线DTL连接,栅极电极与扫描线SCL连接。显示设备包括(a)电流供应单元100 ;(b)扫描电路101 ; (C)视频信号输出电路102 ; (d)以二维矩阵排列的沿着第一方向N个发光元件和沿着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特别是,与第一方向垂直的方向)M个发光元件的总共NXM个发光元件;(e)与电流供应单元100连接和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M条电流供应线CSL ; (f )与扫描电路101连接和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M条扫描线SCL ;以及(g)与视频信号输出电路连接和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N条数据线DTL。尽管在图29中示出了 3X3发光元件1,但这仅仅是为了例示。扫描电路101被安排在扫描线SCL的两端上。
技术实现思路
尽管驱动发光单元的方法将结合例子来详细描述,但从扫描电路101发出,通过相应扫描线SCL到达视频信号写入晶体管Tsig的栅极电极的扫描信号随发光元件I在第一方向的位置而变(参见图26B)。这种改变由扫描线SCL的布线电容或布线电阻引起的。如果扫描信号发生变化,则发光单元中的亮度存在差异。特别是,在显示设备的中央部分中的发光元件(在图26A和26B中,“像素中央”所代表)中,扫描线SCL的布线电容或布线电阻与与扫描电路101相邻或在扫描电路101附近的发光元件(在图26A和26B中,“像素末端”所代表)相比较大。由于这个原因,扫描信号的脉冲形状发生了改变(也就是说,扫描信号的脉冲宽度在发光元件之间的差异增大了),以及下述的迁移率校正效果(有效性)也发生了变化,使亮度增加(参见图30A的示意图)。从扫描电路101发出,通过扫描线SCL到达视频信号写入晶体管Tsig的栅极电极的扫描信号也随发光元件I在第二方向的位置而变。这种改变是因为扫描线SCL和数据线DTL形成的寄生电容在数据线DTL的终端部分中和附近的发光元件I与其他区域中的发光元件I之间是不同的。在数据线DTL的终端部分中和附近的发光元件中,尤其,在与扫描电路相邻并在数据线DTL的终端部分中和附近的发光元件中,由扫描线SCL和数据线DTL形成的寄生电容与其他区域中的发光元件相比较小。由于这个原因,扫描信号的脉冲形状发生了改变(也就是说,扫描信号的脉冲宽度在发光元件之间的差异增大了),以及下述的迁移率校正效果(有效性)也发生了变化,使亮度显著降低(参见图30B的示意图)。于是,希望提供具有可以使显示设备的中央部分中的发光元件与与扫描电路相邻的发光元件之间的亮度差小的配置或结构的显示设备,以及包括该显示设备的电子装置。·还希望提供具有可以使数据线的终端部分中和附近的发光元件与其他区域中的发光元件之间的亮度差小的配置或结构的显示设备,以及包括该显示设备的电子装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针对包括如下的显示设备(A)扫描电路;(B)视频信号输出电路;(C)电流供应单元;(D)与所述电流供应单元连接和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M条电流供应线;(E)与所述扫描电路连接和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M条扫描线;(F)与所述视频信号输出电路连接和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N条数据线;以及(G)以二维矩阵排列的沿着第一方向N个发光元件和沿着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M个发光元件的总共NXM个发光元件,每个发光元件含有发光单元和驱动发光单元的驱动电路。构成每个发光元件的驱动电路与相应电流供应线、相应扫描线、和相应数据线连接,以及将电容性负载单元配备在每条扫描线与每个扫描电路之间。本公开的第二实施例针对包括如下的显示设备(A)扫描电路;(B)视频信号输出电路;(C)电流供应单元;(D)与所述电流供应单元连接和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M条电流供应线;(E)与所述扫描电路连接和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M条扫描线;(F)与所述视频信号输出电路连接和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N条数据线;以及(G)以二维矩阵排列的沿着第一方向N个发光元件和沿着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M个发光元件的总共NXM个发光元件,每个发光元件含有发光单元和驱动发光单元的驱动电路。每个发光元件的驱动电路与相应电流供应线、相应扫描线、和相应数据线连接,以及将电容性负载单元配备在每条数据线的终端部分中。为了区分按照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中的电容性负载单元和按照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设备中的电容性负载单元,为了方便起见,将前者称为“第一电容性负载单元”,而为了方便起见,将后者称为“第二电容性负载单元”。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例是包括按照本公开第一或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设备的电子>J-U ρ α装直。从每个扫描电路发出,通过扫描线到达构成发光元件的视频信号写入晶体管的栅极电极的扫描信号随发光元件在第一方向的位置而变。但是,在按照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设备或电子装置的显示设备中,将第一电容性负载单元配备在每条扫描线与每个扫描电路之间。由于这个原因,由于显示设备的中央部分中的发光元件和与每个扫描电路相邻的发光元件具有较接近的扫描线布线电容或布线电阻值,所以扫描信号的脉冲宽度在这些发光元件之间的差异缩小了。也就是说,在这些发光元件之间扫描信号的脉冲形状的变化较小。其结果是,可能缩小显示设备的中央部分中的发光元件与与每个扫描电路相邻的发光元件之间的亮度差异。从每个扫描电路发出,通过扫描线到达构成发光元件的视频信号写入晶体管的栅极电极的扫描信号随发光元件在第二方向的位置而变。由于这个原因,在按照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设备或电子装置的显示设备中,将第二电容性负载单元配备在每条数据线的终端部分中。由于这个原因,由于数据线的终端部分中和附近的发光元件和其他部分中的发光元件具有较接近的由扫描线和数据线形成的寄生电容值,所以扫描信号的脉冲宽度在这些发光元件之间的差异缩小了。也就是说,在这些发光元件之间扫描信号的脉冲形状的变化较小。其结果是,可能缩小数据线的终端部分中和附近的发光元件与其他部分中的发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示设备,其包含:(A)扫描电路;(B)视频信号输出电路;(C)电流供应单元;(D)与所述电流供应单元连接和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M条电流供应线;(E)与所述扫描电路连接和沿着第一方向延伸的M条扫描线;(F)与所述视频信号输出电路连接和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的N条数据线;以及(G)以二维矩阵排列的沿着第一方向的N个发光元件和沿着与第一方向不同的第二方向的M个发光元件的总共N×M个发光元件,每个发光元件含有发光单元和驱动发光单元的驱动电路,其中,每个发光元件的驱动电路与相应电流供应线、相应扫描线、和相应数据线连接,以及将电容性负载单元配备在每条扫描线与每个扫描电路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并彻雄
申请(专利权)人:索尼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