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合成二氢菲啶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83429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7 00:26
一种合成二氢菲啶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以过渡金属[Ru(II),Rh(I),Ir(I)]为催化剂实现了菲啶的催化加氢。而且,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将9,10-二氢菲啶的原位再生应用到不饱和亚胺的不对称转移氢化中,只需加入催化量的菲啶即可高对映选择性合成手性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9,10- 二氢菲啶及其衍生物不仅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而且是众多具有生理活性的菲啶类生物碱的结构单元,因此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参考文献I : (a)Harayama, T. ;Akiyama,T. ;Akamatsu,H. ;Kawano,K. ;Abe,H. ;Takeuchi,Y. Synthesis2001,2001,444 ; (b)Donaldson,L R. ;Haigh,D. ;Hulme,A. N. Tetrahedron 2008,64,4468 ;(c) Yang,C.-H. ;Cheng,M.-J. ;Chiang,M.Y. ;Kuo,Y._H· ;Wang, C. -J. ;Chen,I. _S. J. Nat.Prod. 2008,71,669.)例如化合物Lycorine(石蒜碱)有强力的催吐作用,可作为吐根代用品,效力比吐根碱强,而不如阿朴吗啡,毒性较小;有祛痰作用。石蒜碱制成的内胺盐在动物身上表现出抗肿瘤作用。化合物Chelidonine (白屈菜碱)可用于胃肠绞痛、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肾绞痛、痛经以及胆道蛔虫症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合成二氢菲啶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过程如下,其中:R1、R2、R3、R4、R5、R6、R7、R8、R9分别为氢、C1?C6烷基、芳基或C7?C12的取代芳基;MLn为Ru(II)、Rh(I)或Ir(I)的金属络合物。FDA0000083959370000011.tif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永贵陈庆安高凯时磊余长斌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