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学保健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玉及玉石进行活化处理,在其表面构建纳米孔隙的方法。其流程包括去离子水清洗原料粉或块体,去离子水浸泡至少8小时;以酸蚀活化液处理至少2小时;去离子水多次清洗,之后置去离子水中浸泡至少48小时;干燥处理,获得已活化成品等。其中酸蚀活化液主要由乙醇,甲酸,乙酸,丙酸,丁酸及氢氟酸等组成。整个反应可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还可以在浸泡过程中加入有益中药,以提高成品的保健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可以快速而确切的活化玉及玉石,提高其养生效果。获得的活化玉可用于多种医疗保健用途,其相对较低的成本,有助于将传统的“玉养生”推广至更多的人群,增进群众健康,并且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学保健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对玉及玉石进行活化处理,在其表面构建纳米孔隙的方法。获得的活化玉可用于美容养颜及养生保健。
技术介绍
中国传统医学中,利用玉养生历史悠久,《神龙本草》、《本草纲目》中记载玉石可有“除中热,解烦懑,助声喉,滋毛发,养五脏,安魂魄,疏血脉,明耳目”等诸多功效。古人认为,玉是阴阳二气的纯精,是和谐的物化表示,相信对人体健康具有有神奇的作用。古人医书称“玉乃石之美者,味甘性平无毒”,并认为玉是人体蓄养元气最充沛的物质。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玉与玉石富含有十多种有益的微量元素,如钠、钙、镁、铝、金、银、硅、锌、铁、硒、镁、锰等,还带有负离子效应与微弱的电磁场等,因此具有明显的养生功效。玉所蕴含的多种微量元素,加之其负离子与电磁场效应(《玉石类碎石的利用价值及聚合方法》,石材, 2011,1),可能能够有助于细胞的新陈代谢,促进微循环,改善腺体分泌,有助于人体各器官生理功能的协调平衡,最终达到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目的。从广义上来讲,玉,玉髓,绿松石,玛瑙等都被称为玉,但从狭义上讲,只有硬玉(翡翠)和软玉(透闪石,阳起石等)才能被称为玉,其他的可以被叫做玉石(《浅谈宝玉石的评价鉴别方法》,科技资讯,2011,6)。自古以来,对于玉就有“死玉”和“活玉”的说法,有文献认为死玉的化学成分构成很坚固,随时间的变化而影响极小,对于人体养生的价值也较小。更有意义的是“活玉”。“玉养人,人养玉”指的是“活玉”。佩戴活玉,玉中的圆润和灵性会慢慢地渗透出来,改善人的面容和健康,这就是“玉养人”。所谓“人养玉”,则是指活玉随佩戴时间的延长,人体会影响到玉,促使玉慢慢发生变化,变得更有灵性。事实上,玉及大多数的玉石为含大量硅酸盐,偏硅酸盐及二氧化硅的天然矿石,其表面存在结构完整及不完整的微晶粒。在人体佩戴过程中,由于体温,体液等因素的持续作用,不完整的晶粒发生微弱的溶解,电离,从而释出微量元素及表现出负离子与电磁场效应,而完整晶粒则逐渐被破坏,形成新的不完整晶粒。这个反应过程的快慢取决于玉的表面层性质,如果其表面结晶结构完整,微结构光滑且具有较低表面能,此反应速度可能较慢,表现为“死玉”;而如果其表面结晶结构本身就不完整,表面富孔隙,具有较高表面能与较多表面层原子,此反应速度可能加快,表现为“活玉”。开采的天然玉原矿大多数是“死玉”,“活玉”极少,因而更显珍虫贝ο天然“活玉”稀少而昂贵,不能满足大众养生保健的需要。如能利用现代科技,将大量的“死玉”活化为“活玉”,不仅有助于增进群众健康,也可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如上所述,玉活化的关键可能在于其表面的处理,破坏表面微晶粒的完整性,增加孔隙,提高其表面能。一些方法,比如表面层腐蚀可能可以达到此目的。玉与玉石中富含硅酸盐及二氧化硅,工业上一些腐蚀剂已经可以实现对这些成分的可控腐蚀,诸如HF,HCl及KOH等均被应用于含硅复合物的化学腐蚀。但是,常见腐蚀剂的腐蚀速度过快,对表面层的破坏较为剧烈,往往彻底破坏原有表面层,很难形成富含空隙,具有较高表面能且不完整晶粒占多数的表面。相比之下,一些较弱的酸混合腐蚀液反而可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并且,较之于具有毒性与强腐蚀性的无机酸,混合有机酸的使用也有助于打消对终产品安全性的担忧。纳米技术是当今科学研 究中的热点之一。现有的研究揭示具有表面纳米结构的生物材料具有许多有益的性质。除了活跃的表面性能外,还包括杰出的抗菌性能,高吸附性及良好的生物电磁场效应等。银离子敷料,植入用活性钛,钙磷陶瓷等生物材料中纳米技术的应用均展现出了良好的效果。纳米表面结构可能有助于增加材料与组织细胞之间有益的相互作用,进一步增强组织细胞自身的活力,促进机体的平衡与修复。因此,如果通过在表面引入纳米孔隙对玉进行活化,将可能提供更佳的养生保健效果,甚至优于天然“活玉”。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构建纳米孔隙,从而对玉及玉石进行表面活化处理的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选取玉或玉石原料,将其加工成适当的形状(如果是粉末状原料,可以进行筛分),按以下步骤进行酸蚀活化 (1)用大量的去离子水清洗原料,以去除其上可能沾染的可溶性杂质,之后将原料置于至少2倍体积的去离子水中浸泡至少8个小时; (2)将浸泡后的原料捞出,加入至少2倍体积的酸蚀活化液活化处理至少2小时; (3)捞出酸蚀活化处理后的原料,使用去离子水多次清洗,直至清洗用去离子水的pH ^ 4为止,将所有固形物转移至清洁的去离子水中继续浸泡至少48小时; (4)浸泡完成后干燥处理,获得表面具有丰富纳米级孔隙的已活化成品。为了在富含硅酸盐,偏硅酸盐以及二氧化硅的玉或玉石表面构建纳米级的孔隙,酸蚀活化液必须具有一定的腐蚀能力。但是,如果腐蚀能力太强,会导致表面孔隙的无序增大,形成超过纳米尺度的大孔,甚至导致表面层的完全腐蚀,而在其下形成新的,光滑完整的表面层,达不到活化的目的。另外,工业上硅腐蚀常用的HF,HCl及KOH等腐蚀剂具有较高的毒性,远不如有机酸混合后制备的酸蚀剂安全。因此,本专利技术中酸蚀剂采用以下配方(质量百分比):乙醇O. 1-2%,甲酸O. 1-0. 5%,乙酸O. 1-1%,丙酸0-0. 2%, 丁酸0-0. 2%,剩余体积以去离子水补足。在酸蚀处理时,保证酸蚀活化液的体积不低于进行处理的原料体积的2倍,以保证酸蚀效果的同时避免过度腐蚀。事实上,本酸蚀剂配方中所使用的各种有机试剂均是在自然条件下佩戴,活化玉石时可能会接触的有机物质,因此本配方更接近于天然活化的过程。此外,考虑到加速反应,以及对酸蚀后表面孔隙结构的动态调节,可以在酸蚀活化液中加入质量百分比为O. 1-5%的氢氟酸。同样,整个活化处理过程也可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以达到相似的效果,比如以37°C进行可以模拟人体环境,而70-90°C下则可能获得更短的处理时间。本专利技术的活化方法不仅适用于狭义的玉,也可以是广义的,含有硅酸盐与二氧化硅成分的玉石,包括玉髓,玛瑙和黄龙玉等。所使用的原料可以是已加工成型的块体,也适用于各种不同粒度的粉末。此外,为了提高养生保健的效果,在酸蚀处理后去离子水浸泡过程中还可加入各种有益的中药,如山药,生姜,何首乌,丹参,五味子,葛根等。虽然已有许多报道涉及“活玉”的概念,以及活玉对于养生的积极意义,但是,迄今为止,尚无怎样活化玉或玉石,利用现代科技提高其保健效果的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200310105484. 8 (申请号)试图提供一种将璞玉转化为活玉的制备方法,但其申请实际上仅涉及使用多种中药制剂对玉石进行的浸泡,且并未获得授权。本专利技术利用现代科技,基于酸蚀活化原理,可以快速而确切的活化玉及玉石的表面层,提高玉的养生效果。获得的活化玉可用于多种医疗保健用途,其相对较低的成本,有助于将传统的“玉养生”推广至更多的人群,增进群众健康。并且,表面纳米孔隙的引入,有可能利用纳米效应,提供更佳的效果,并且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I经本专利技术表面活化方法处理后玉粉的扫面电镜(SEM)观察结果,放大倍数为100000 倍。 图2经本专利技术表面活化方法处理后玉块的扫面电镜(SEM)观察结果,放大倍数为100000 倍。图I中可见玉粉颗粒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玉的表面活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活化过程包括以下步骤:去离子水清洗原料,以去离子水浸泡至少8小时;以酸蚀活化液活化处理至少2小时;去离子水多次清洗,之后置去离子水中浸泡至少48小时;干燥处理,获得表面具有丰富纳米级孔隙的已活化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暾,张波,周高华,
申请(专利权)人:袁暾,四川三泰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