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石油焦的堆存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82811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6 2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石油焦的堆存方法,它采用层层压实由下及上的梯形堆存工作面,每铺一层石油焦,进行一次压实,多次压实后形成一个石油焦堆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层层压实由下及上的梯形堆存,在等同的堆放空间来实现增加了石油焦的堆放量,提高了干煤棚堆放空间有效利用率,节约了公司固定资投资,有效避免了因露天堆放和在转运倒短过程中造成的损失,降低了公司生产成本,并具有堆放规范,堆放造型美观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石油焦的堆存方法,属于石油焦堆放

技术介绍
随着粉煤加压煤气化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化工项目采用壳牌煤气化技木,常常此类的化工项目多为大型项目,而根据壳牌煤气化生产エ艺特点,对原料煤灰分、灰熔点、灰组分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再加之现有煤层断层多、煤质不稳定等特点,经常导致煤气化生产波动,影响正常生产。在原料煤中掺混石油焦是解决煤质不稳定因素的总要手段,可以保证生产的正常和稳定。为了保证煤质的稳定,必须将原料煤和石油焦在堆放的时候就分开,但是由于原料煤的用量极大,需要的石油焦的量也极大,如果重新建设ー个干煤棚则需要投资上千万元。现有堆存原料煤的干煤棚设计偏小,最大原料煤贮煤量为4万吨,而根据生产实际情況,需 要堆存满足煤气化30天以上生产的原料煤、石油焦库存量,即需要原料煤和石油焦共6万吨左右,面临很大的堆存困难和压力。如果不挖潜干煤棚贮煤、贮焦能力,有限的石油焦堆存空间堆放的石油焦很难满足生产需要。现有的煤堆存方法比较简单,煤进入皮带输送系统后,直接由堆取料机按需求堆放至指定的地点,煤堆放形式呈ー个圆锥体。可见,现有的堆存办法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原料煤、石油焦共同堆存要求,因此必须寻求更加科学合理的堆存办法,来满足实际生产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石油焦的堆存方法,能够解决的石油焦堆放问题,在等同的堆放空间来实现增加石油焦的堆放量,提高干煤棚堆放空间有效利用率,增加现有干煤棚的石油焦堆存量,減少因露天堆放和在转运倒短过程中造成的损失。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ー种石油焦的堆存方法,利用现有的石油焦堆存的厂房和设备卸煤槽、运输皮带、堆料机等设施,通过挖掘机等设备实现,它采用层层压实由下及上的梯形堆存工作面,每铺ー层石油焦,进行一次压实,多次压实后形成ー个石油焦堆积。所述的压实堆角范围为45。 75。。每一次压实的高度为2. 0 5. 0米。它的堆存总高度为4.0 10.0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了层层压实由下及上的梯形堆存,在等同的堆放空间来实现增加了石油焦的堆放量,提高了干煤棚堆放空间有效利用率,节约了公司固定资投资,有效避免了因露天堆放和在转运倒短过程中造成的损失,降低了公司生产成本,并具有堆放规范,堆放造型美观的特点,堆放好后各区域的石油焦数量稳定,可以根据堆放的长度便可准确计算出堆放的数量,以便更好的对堆场的石油焦实行数字化管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现有石油焦堆存的剖面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石油焦堆存的剖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歩描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ー种石油焦的堆存方法,它采用层层压实由下及上的梯形堆存工作面,每铺ー层石油焦,进行一次压实,多次压实后形成ー个石油焦堆积。如图1所示,将石油焦卸入卸煤槽中,然后在经过运输皮带送到石油焦堆放场地,最后经过堆料机按照石油焦堆存方法在石油焦堆场堆放便可。所述的压实堆角范围为45。 75。。每一次压实的高度为2. 0 5. 0米,当石油焦堆存厚度达到2. 0 5. 0米后,用エ程机械将其压实后,在堆放第二层,依次由下向上堆存,一直堆到要求高度为止,毎次压实降低厚度为300 500mm。它的堆存总高度为4. 0 10. 0米,顶端堆积面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如图2,以普通石油焦堆积体积为圆锥来计算其体积,普通石油焦堆积方法圆锥的最大堆角不超过45°,取01为45°,底面积直径D—般在35米左右,其体积计算公式为V=3i R2h/3,其中R为底面半径,为35/2米,h=tg45° *35/2 米,则VI=5612m3。如图3,以本专利技术堆积的圆台计算体积,可以让堆角02达到50°到75°,堆存总高度一般高不超过10米,底面积直径D—般在35米左右,以堆角02为50°计算,其体积计算公式为V=Jih(R2+Rr+r2)/3,其中h为堆存总高度,取10米,h为每一次压实的高度,R为底面直径=35/2米,r为上底面直径,计算公式为(R_2Xh/tg50° )/2=9.1米,则V2=5742m3。带入常规堆积法的堆积密度0. 76吨/m3,新方法堆积密度0. 86吨/m3,则在同一堆积场地,采用不同方法堆积的石油焦量为M1=V1 X P 1=5612X0. 76=4265 吨, M2=V2 X P 2=5742 X 0. 86=4938 吨,可见采取新方法,可以提高15. 78%的石油焦堆积量。若再提高其堆积角度,则堆积量将更大。与传统的圆锥形堆存工作面相比,通过重新规划堆放区域和堆存方法,使之更加科学合理,堆存效率可以提高20%以上;石油焦由于具有一定的颗粒度相互间间隙大,并且大小不一,因此堆比重较小,一般自重堆放石油焦堆比重只有0. 76吨/m3,空间占用量大,空间利用率较低;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手段和措施,就会严重影响石油焦的堆放效果;通过层层压实后,不同粒径的石油焦可以相互滲透,石油焦的堆比重发生了很大变化,堆比重由原来的0. 76吨/m3増加到0. 86吨/m3,堆比重増加了近12% ;采用了梯形工作面堆放石油焦后,石油焦堆角也得到了増大,在同等高度的エ况下,顶端不在是一条线,而是ー个平面,并且严格按照设计的堆放高度、走向和顺序进行堆放;通过石油焦实物堆存统计,堆存数量可以增加近20%,取得了比较理想的堆存效果,弥补了干煤棚因堆存空间小贮煤、贮焦能力的不足。通过生产实践证明,在实际生产中,按照本专利技术堆存办法堆放的石油焦和原料煤完全能满足公司生产要求。这样,不但节约了堆放场地,控制了堆积高度,同时提高了厂房和设施的利用率,节约了投资;还较好的防止石油焦在堆存过程中发生的石油焦自然分层 现象,在堆放过程中层层压实后,不同粒径的石油焦可以相互滲透,使堆比重得到有效增カロ,保证了石油焦的物理性质更加稳定,便于生产的稳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它采用层层压实由下及上的梯形堆存工作面,每铺一层石油焦,进行一次压实,多次压实后形成一个石油焦堆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压实堆角范围为 45° 75°。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每一次压实的高度为2. O 5. O 米。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它的堆存总高度为4. O 10. O 米。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它采用层层压实由下及上的梯形堆存工作面,每铺一层石油焦,进行一次压实,多次压实后形成一个石油焦堆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了层层压实由下及上的梯形堆存,在等同的堆放空间来实现增加了石油焦的堆放量,提高了干煤棚堆放空间有效利用率,节约了公司固定资投资,有效避免了因露天堆放和在转运倒短过程中造成的损失,降低了公司生产成本,并具有堆放规范,堆放造型美观的特点。文档编号B65G65/28GK102951455SQ20121043594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1月5日专利技术者李华, 陈忠阳, 令狐乾, 刘祥元 申请人:贵州天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石油焦的堆存方法,其特征在于:它采用层层压实由下及上的梯形堆存工作面,每铺一层石油焦,进行一次压实,多次压实后形成一个石油焦堆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华陈忠阳令狐乾刘祥元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天福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