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取料机轨道固定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6271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21: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堆取料机轨道固定结构,包括用于承载设备车轮的轨道以及若干个底板和地脚螺栓,还设有若干个压板和垫块,所述轨道设于所述若干个间隔且平行设置的底板上;在所述每个底板上方且位于轨道两侧位置处依次设有垫块和压板,所述轨道截面呈腰型,所述垫块恰好抵靠所述轨道底部的竖侧面,所述压板恰好抵靠所述轨道底部的上侧面;所述地脚螺栓依次穿过所述底板、垫块和压板并定位,且所述地脚螺栓位于所述底板以下的部分通过灌浆混凝土被定位于地面中。该堆取料机轨道固定结构不仅制作方便,而且可调整垫块位置,同时垫块可与轨道焊接,大大增加了紧固力,使轨道不容易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堆取料机轨道固定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所使用的堆取料机轨道固定结构,其轨道压块通过铸造而成,使用模具铸造时,将模具表面做成与轨道圆弧面相似,且需做出地脚螺栓孔。使用时将压块工作面紧贴轨道面,再用地脚螺栓连接,将地脚螺栓灌浆固定。在上述结构设计中,存在以下几点缺点压块铸造而成,圆弧面需用模具,制作困难,且精度要求高;工件数量多,铸造周期长,而轨道是堆取料机最先安装的部分,可能影响设备安装开工时间;铸件表面粗糙度较差,制作精度差,铸造完成后需打磨平整,又增加了一道工序;铸件还会有砂眼,裂纹,气孔等缺陷,影响强度,受力较大时容易损坏,使用寿命短;制作困难,更换不便,影响设备正常运行;地基灌浆误差,轨道安装位置误差,压块螺栓·孔铸造误差,压块位置又不可调整,会出现压块只能压住轨道一个面,压接不严实的现象,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使得轨道变形。此外,铸件焊接性能差,无法与轨道焊接,压块只能靠地脚螺栓固定,固定作用较小,一旦轨道变形较大时,就会失去作用,同时地脚螺栓也会被损坏,不易更换。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堆取料机轨道固定结构,该堆取料机轨道固定结构不仅制作方便,而且可调整垫块位置,同时垫块可与轨道焊接,大大增加了紧固力,使轨道不容易变形。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堆取料机轨道固定结构,包括用于承载设备车轮的轨道以及若干个底板和地脚螺栓,还设有若干个压板和垫块,所述轨道设于所述若干个间隔且平行设置的底板上;在所述每个底板上方且位于轨道两侧位置处依次设有垫块和压板,所述轨道截面呈腰型,所述垫块恰好抵靠所述轨道底部的竖侧面,所述压板恰好抵靠所述轨道底部的上侧面;所述地脚螺栓依次穿过所述底板、垫块和压板并定位,且所述地脚螺栓位于所述底板以下的部分通过灌浆混凝土被定位于地面中。这样,通过压板和垫块同时固定轨道底板的竖侧面和上侧面,可使轨道更好的固定定位。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垫块上设有腰型孔,所述压板上设有圆形孔。这样,可通过该腰型孔调节压板垫块的位置,从而调整轨道在水平面上的位置。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垫块与所述轨道焊接为一体,这样,更加牢固可O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压板、垫块和底板均采用Q235-A普通板材制作。这样,制作方便,降低了制作精度,缩短了制作周期。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地脚螺栓的下端呈“L”型。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混凝土通过两次间隔浇灌形成的。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地脚螺栓依次穿过所述底板、垫块和压板并定位的结构为在所述地脚螺栓位于底板下侧面和压板上侧面上分别安装紧固螺母。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将原有的压块分解成压板和垫块两部分,首先制作原材料为板材,只需简单切割和钻孔,制作方便。因此,现场维修更换简便快捷。垫块螺栓孔做成腰型孔,不受制造误差的影响,且可保证与轨道侧面紧贴严实,再与轨道焊接,加强了固定作用。在保证轨道不变形的情况下,又保证了工期,降低了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新型结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垫块和压块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I——轨道2——压板3——垫块4——底板5——地脚螺栓11——轨道底部的竖侧面12——轨道底部的上侧面 31——腰型孔21—圆形孔6—灌浆混凝土7-地面8-紧固螺母具体实施例方式一种堆取料机轨道固定结构,包括用于承载设备车轮的轨道I以及若干个底板4和地脚螺栓5,还设有若干个压板2和垫块3,轨道设于若干个间隔且平行设置的底板上;在每个底板上方且位于轨道两侧位置处依次设有垫块和压板,轨道截面呈腰型,垫块恰好抵靠轨道底部的竖侧面11,压板恰好抵靠轨道底部的上侧面12 ;地脚螺栓依次穿过底板、垫块和压板并通过紧固螺母8定位,且地脚螺栓位于底板以下的部分通过灌浆混凝土 6被定位于地面7中。这样,通过压板和垫块同时固定轨道底板的竖侧面和上侧面,可使轨道更好的固定定位。在上述垫块上设有腰型孔31,压板上设有圆形孔21。这样,可通过该腰型孔调节压板垫块的位置,从而调整轨道在水平面上的位置。上述垫块与轨道可焊接为一体,这样,更加牢固可靠。上述压板、垫块和底板均采用Q235-A普通板材制作。这样,制作方便,降低了制作精度,缩短了制作周期。上述地脚螺栓的下端呈“L”型。上述混凝土通过两次间隔浇灌形成的,如图所示,先浇灌下层,再浇灌上层。权利要求1.一种堆取料机轨道固定结构,包括用于承载设备车轮的轨道(I)以及若干个底板(4)和地脚螺栓(5),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若干个压板(2)和垫块(3),所述轨道设于所述若干个间隔且平行设置的底板上;在所述每个底板上方且位于轨道两侧位置处依次设有垫块和压板,所述轨道截面呈腰型,所述垫块恰好抵靠所述轨道底部的竖侧面(11),所述压板恰好抵靠所述轨道底部的上侧面(12);所述地脚螺栓依次穿过所述底板、垫块和压板并定位,且所述地脚螺栓位于所述底板以下的部分通过灌浆混凝土(6)被定位于地面(7)中。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堆取料机轨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垫块上设有腰型孔(31),所述压板上设有圆形孔(21)。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堆取料机轨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垫块与所述轨道焊接为一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堆取料机轨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板、垫块和底板均采用Q235-A普通板材制作。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堆取料机轨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脚螺栓的下端呈“L”型。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堆取料机轨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通过两次间隔浇灌形成的。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堆取料机轨道固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脚螺栓依次穿过所述底板、垫块和压板并定位的结构为在所述地脚螺栓位于底板下侧面和压板上侧面上分别安装紧固螺母(8)。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堆取料机轨道固定结构,包括用于承载设备车轮的轨道以及若干个底板和地脚螺栓,还设有若干个压板和垫块,所述轨道设于所述若干个间隔且平行设置的底板上;在所述每个底板上方且位于轨道两侧位置处依次设有垫块和压板,所述轨道截面呈腰型,所述垫块恰好抵靠所述轨道底部的竖侧面,所述压板恰好抵靠所述轨道底部的上侧面;所述地脚螺栓依次穿过所述底板、垫块和压板并定位,且所述地脚螺栓位于所述底板以下的部分通过灌浆混凝土被定位于地面中。该堆取料机轨道固定结构不仅制作方便,而且可调整垫块位置,同时垫块可与轨道焊接,大大增加了紧固力,使轨道不容易变形。文档编号B65G65/28GK102897546SQ20111021329公开日2013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8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8日专利技术者胡牡香, 廖德洪 申请人:苏州中材建设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堆取料机轨道固定结构,包括用于承载设备车轮的轨道(1)以及若干个底板(4)和地脚螺栓(5),其特征在于:还设有若干个压板(2)和垫块(3),所述轨道设于所述若干个间隔且平行设置的底板上;在所述每个底板上方且位于轨道两侧位置处依次设有垫块和压板,所述轨道截面呈腰型,所述垫块恰好抵靠所述轨道底部的竖侧面(11),所述压板恰好抵靠所述轨道底部的上侧面(12);所述地脚螺栓依次穿过所述底板、垫块和压板并定位,且所述地脚螺栓位于所述底板以下的部分通过灌浆混凝土(6)被定位于地面(7)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牡香廖德洪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材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