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拔模具修磨装置及方法,该装置包括台架、浮动平台和弹性压簧,所述台架包括底座和固定在底座上的立柱,立柱中间设置一内孔;所述浮动平台包括工作平台和固定在工作平台上的套管,套管与立柱间隙配合,套管中部固定有一定位销,弹性压簧设置在立柱的内孔内,且其一端套设在定位销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因本装置上的待修模具,放在浮动平台上能在水平面上浮动,在磨削过程中,工作模孔的轴线能自动找正与磨头轴线重合,确保磨削力在整个修磨面上均衡分布;并能根据模具材质、损坏程度、磨料性能来确定磨削力大小,进行调节和有效控制,大大提高了磨削效率和磨削质量,修磨精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模具制造维修领域,具体涉及,特别适用高精度、高光洁度钢管冷拔用外模的修磨,例如聚晶材质的高精度钢管冷拔用外模的修磨。
技术介绍
高精度钢管冷拔用外模,由于拔制产品的尺寸精度和表面质量要求高,当模具稍有发毛、磨损,或粘附细小的颗粒状杂物时,都会产生废次品,无法正常使用,严重的只能报废。轻微的可以用磨削的方法加以修复。传统的修磨方法把待修模具固定在车床的三爪卡盘中,将磨头安装在走刀架上,调节走刀架,将磨头伸入模孔内,在磨削面加入磨削液,启动车床进行磨削。由于磨头与模孔间的相对位置由人工通过调节走刀架来设定,难以确保磨头与模孔同轴,造成整个模孔各部位的磨削力不均,修复效果差。磨削中要用专用装置向磨削面补充磨削液,才能保持在磨削面上磨削液不间断。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磨削力均衡、可控,磨削过程不需补充磨削液,能够精准控制模具修磨精度的装置及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装置部分和方法部分,具体如下一种冷拔模具修磨装置,包括台架、浮动平台和弹性压簧,所述台架包括底座和固定在底座上的立柱,立柱中间设置一内孔;所述浮动平台包括工作平台和固定在工作平台上的套管,套管与立柱间隙配合,套管中部固定有一定位销,弹性压簧设置在立柱的内孔内,且其一端套设在定位销上;所述浮动平台和台架之间设有压力显示器。压力显示器由设置在立柱上的定尺和设置在套管上的动尺构成,二尺平行靠拢,定尺上标有刻度,动尺指针位置可调,以显示浮动平台在台架上的相对位移,经在浮动平台上加砝码标定后将位移换算成磨削力,压力显示器零位可调。一种冷拔模具修磨方法,具体步骤如下将与待修磨模具孔型相匹配的磨头固定在钻床夹头中,待修磨具的出口侧向下,放在上述的冷拔模具修磨装置的浮动平台上;将在浮动平台上放置了待修模具的修磨装置放到钻床的工作台面上,移动该装置,将待修模具的工作模孔进口侧对正磨头后,在钻床工作台面上锚固该装置;将装置上的压力显示器调整至零位;将磨削液加入待修模具进口 ;选定主轴转速,启动钻床,操作钻床主轴的手柄,将磨头伸入待修模孔;此时,待修模具会在装置的浮动平台上水平浮动并自动定位,以使模具工作模孔的整个修磨面受力均衡;当模具在工作平台上位置稳定时,操作手柄主轴逐步向下施压,磨削力随之增大,其大小可从压力显示器上读取,当磨削力的大小符合磨削工艺要求时,锁定主轴位置,根据待修模具的实际表面状态,确定修磨时间,磨削过程中控制磨削面温度在150°C -250V。所述磨削分二步进行第一步,粗磨用I重量份W20(20 14 μ m)金刚石微粉、2重量份高锰酸钾调匀,加1-3重量份水调成糊状磨削液,加在磨头与内模的磨削面上,磨削2 8小时;第二步,抛光用由I重量份Wl. O (I. O 0.5 μ m)金刚石微粉、2重量份高锰酸钾调匀,加1-3重量份水调成糊状磨削液,加在磨头与内模的磨削面上,抛光2 6小时。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冷拔模具的修磨方法,特别适用高精度、高硬度钢管冷拔用外模的修磨,例如聚晶材质的高精度钢管冷拔用外模的修磨。由于聚晶模具具有高的耐磨性能,常被用于高精度、高光洁度冷拔钢材的成品道中。因本装置上的待修模具,放在浮动平台上能在水平面上浮动,在磨削过程中,工作模孔的轴线能自动找正与磨头轴线重合,确保磨削力在整个修磨面上均衡分布,并能根据模具材质、损坏程度、磨料性能来确定磨削力大小,进行调节和有效控制,大大提高了磨削效率和磨削质量,修磨精度高。用本专利技术的装置和修磨方法,由于磨削力均衡、可控,磨削过程不需补充磨削液,磨削面沉浸在磨削液中,磨削液配方中高锰酸钾(KMnO4)在温度150 250°C的状态下分解产生氧(02),具有强氧化性和腐蚀性,大大提高了磨削的效果。用此专利技术磨削的模具,表面光洁度Ra可达到O. 01 O. 02 μ m。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冷拔模具修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如图I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冷拔模具修磨装置,包括台架I、浮动平台2和弹性压簧3,台架I包括底座11和固定在底座上的立柱12,立柱中间设置一内孔13 ;浮动平台2包括工作平台21和固定在工作平台上的套管22,套管内径略大于立柱外径并套设在立柱12外,二者间隙配合,套管中部固定有一定位销23,弹性压簧3设置在立柱12的内孔内,且其一端套设在定位销23上。压力显示器4由设置在立柱12上的定尺41和设置在套管22上的动尺42构成,二尺平行靠拢,定尺上标有刻度,动尺上设有一个位置可调的指针,指针可显示浮动平台在台架上移动时的相对位移。经在浮动平台上加砝码,浮动平台向下浮动,按动尺上指针的指示位置可将定尺上的刻度标定成磨削力。由于指针位置可调,在浮动平台上放置待修模具后,将动尺指针调到零位。下面使用上述装置对一种φ 8mm高精度钢管冷拔用外模进行修磨,该模具进口侧变形区稍有发毛,并粘附少量、细小的颗粒状杂物,影响了产品表面质量,必须进行修磨。将该Φ8_外模匹配的磨头固定在钻床夹头中,磨头用退火状态的45圆钢加工制成,磨头形状与待修模具孔型吻合;待磨外模的进口侧向上,放在上述修磨装置的浮动平台上,将修磨装置放到钻床的工作台面上;移动该装置,将待修模具的工作模孔进口侧对正磨头后,在钻床工作台面上锚固该装置;将装置上的磨削力标尺指针调整至零位;将磨削液加入待修模具进口 ;选定主轴转速1450转/分,启动钻床,操作钻床主轴的手柄,将磨头伸入待修模孔。此时,待修模具会在装置的浮动平台上水平浮动并自动定位,以使模具工作模孔的整个修磨面受力均衡;当模具在工作平台上位置稳定时,操作手柄主轴逐步向下施压,磨削力随之增大。其大小可从压力显示器上读取,当磨削力达到工艺要求时,锁定主轴位置。本实施例的修磨装置中弹性压簧3米用Φ2. 5mm的65Mn钢丝盘成,外形C>30X150mm,螺距15臟,标定弹力2kg/10mm。在磨削过程中,模具会发热,最佳温度为150 250°C,如发现模具温度过低,应适当增大磨削力或提高磨削速度,以达到最佳磨削状态。按工艺要求,磨削分二步进行先用I份W20 (20 14μπι)金刚石微粉和2份高锰酸钾(KMnO4)调匀,加适量水调成糊状后加在磨头与内模的磨削面上,进行粗磨,磨削2 8小时后检查修磨面表面,如颗粒状杂物消失,再换用由I份Wl. O (I. O O. 5 μ m)金刚石微粉和2份高锰酸钾(KMnO4)加水配制的磨削液,抛光2 6小时后,检查外模修磨面状态,表面光洁度Ra可达到O. 01 O. 02 μ m。相关技术参数权利要求1.一种冷拔模具修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台架(I)、浮动平台(2)和弹性压簧(3),所述台架(I)包括底座(11)和固定在底座上的立柱(12 ),立柱中间设置一内孔;所述浮动平台(2)包括工作平台(21)和固定在工作平台上的套管(22),套管(22)与立柱(12)间隙配合,套管中部固定有一定位销(23),弹性压簧(3)设置在立柱(12)的内孔内,且其一端套设在定位销(23)上;所述浮动平台(2)和台架(I)之间设有压力显示器(4)。2.权利要求I所述的冷拔模具修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压力显示器(4)由设置在立柱(12)上的定尺(41)和设置在套管(22)上的动尺(42)构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拔模具修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台架(1)、浮动平台(2)和弹性压簧(3),所述台架(1)包括底座(11)和固定在底座上的立柱(12),立柱中间设置一内孔;所述浮动平台(2)包括工作平台(21)和固定在工作平台上的套管(22),套管(22)与立柱(12)间隙配合,套管中部固定有一定位销(23),弹性压簧(3)设置在立柱(12)的内孔内,且其一端套设在定位销(23)上;所述浮动平台(2)和台架(1)之间设有压力显示器(4)。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江山,陈强,张培丽,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奉贤钢管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