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硬质合金顶锤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3649956 阅读: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9-04 22: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一种硬质合金顶锤模具;包括待加工硬质合金顶锤,待加工硬质合金顶锤顶部设有上冲,待加工硬质合金顶锤下部设有方垫块,方垫块四周装有分瓣底垫,分瓣底垫外部装有模套,模套与待加工硬质合金顶锤外侧表面结合处的内表面和垂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模套与分瓣底垫外表面结合处的内表面和垂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第二夹角角度大于第一夹角角度;分瓣底垫与下外侧斜表面结合处的内表面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三夹角,分瓣底垫与上外侧斜表面结合处的内表面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第四夹角,第三夹角角度小于第四夹角角度;具有生产的顶锤余量小、节约原材料、加工损耗率小于2%、提高顶锤加工效率和避免分瓣底垫碰伤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顶锤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硬质合金顶锤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硬质合金顶锤生产主要依靠模压成型,传统模具在使用时由于顶锤各部位的收缩系数不一致经烧结后容易发生变形,导致顶锤形状不规则,进而需要后续的磨削加工,才能制成成品;上述工艺过程存在着下列缺陷:1、硬质合金顶锤的毛坯过大,造成产品的生产成本居高不下;2、磨削加工过程耗时耗力,且生产效率低下;3、在装卸的过程中模套容易碰伤分瓣底垫,造成整个模具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而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模具生产的顶锤余量小、节约原材料、加工损耗率小于2%、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顶锤加工效率和避免分瓣底垫碰伤的一种硬质合金顶锤模具。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来实现的:包括待加工硬质合金顶锤,待加工硬质合金顶锤的顶部设有上冲,待加工硬质合金顶锤的下部中心位置上设有方垫块,方垫块的四周分别活动安装有分瓣底垫,所述分瓣底垫的外部套装有与待加工硬质合金顶锤外表面和上冲中下部相适配的模套,所述模套与待加工硬质合金顶锤外侧表面结合处的内表面和垂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所述模套与分瓣底垫外表面结合处的内表面和垂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大于第一夹角的角度;所述待加工硬质合金顶锤外侧斜表面分为下外侧斜表面和上外侧斜表面,所述下外侧斜表面为待加工硬质合金顶锤的底部至待加工硬质合金顶锤外侧斜表面14mm至16mm处,所述上外侧斜表面在下外侧斜表面的上部,所述分瓣底垫与下外侧斜表面结合处的内表面和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三夹角,所述分瓣底垫与上外侧斜表面结合处的内表面和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第四夹角,所述第三夹角的角度小于第四夹角的角度。优选地,所述的下外侧斜表面为待加工硬质合金顶锤的底部至待加工硬质合金顶锤外侧斜表面15mm处。优选地,所述的第一夹角的角度为2°,第二夹角的角度为3°~4°,第三夹角的角度为40°~41°,第四夹角的角度为46°。优选地,所述的第二夹角的角度为3°,第三夹角的角度为41°。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模具生产的顶锤余量小、节约原材料、加工损耗率小于2%、降低生产成本,提高顶锤加工效率和避免分瓣底垫碰伤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加工出硬质合金顶锤毛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如图1、2所示,本技术包括待加工硬质合金顶锤1,待加工硬质合金顶锤1的顶部设有上冲2,待加工硬质合金顶锤1的下部中心位置上设有方垫块3,方垫块3的四周分别活动安装有分瓣底垫4,所述分瓣底垫4的外部套装有与待加工硬质合金顶锤1外表面和上冲2中下部相适配的模套5,所述模套5与待加工硬质合金顶锤1外侧表面结合处的内表面和垂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所述模套5与分瓣底垫4外表面结合处的内表面和垂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大于第一夹角的角度;所述待加工硬质合金顶锤1外侧斜表面分为下外侧斜表面6和上外侧斜表面7,所述下外侧斜表面6为待加工硬质合金顶锤1的底部至待加工硬质合金顶锤1外侧斜表面14mm至16mm处,所述上外侧斜表面7在下外侧斜表面6的上部,所述分瓣底垫4与下外侧斜表面6结合处的内表面和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三夹角,所述分瓣底垫4与上外侧斜表面7结合处的内表面和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第四夹角,所述第三夹角的角度小于第四夹角的角度。所述的下外侧斜表面6为待加工硬质合金顶锤1的底部至待加工硬质合金顶锤1外侧斜表面15mm处。所述的第一夹角的角度为2°,第二夹角的角度为3°~4°,第三夹角的角度为40°~41°,第四夹角的角度为46°。所述的第二夹角的角度为3°,第三夹角的角度为41°。使用本技术时将方垫块3放置在合适的位置上,然后在方垫块3的四周分别放置四个分瓣底垫4,将待加工硬质合金顶锤1放置在方垫块3的上部,套装上模套5,最后放置上冲2即可加工;本技术中所述的硬质合金顶锤模具模套5和分瓣底垫4均采用双角度设计,模套5下脱模角度3°并与分瓣底垫4外圆表面同角度相配,模套第一夹角的角度为2°,分瓣底垫4中的第四夹角的角度为46°,第三夹角的角度为41°,可实现生产出的顶锤毛坯自带L长小斜面。依照烧结过程中,顶锤各部位的收缩系数不一致,把模套5的第二夹角的角度设计为3°,可加大顶锤尖角尺寸,使得整个顶锤毛坯锥度接近1.5°,同时装卸模不会碰伤分瓣底垫4;所述分瓣底垫4中的第三夹角的角度为41°,可实现顶锤毛坯自带L长小斜面。因此使用本技术生产的顶锤具有余量小,节约原材料,加工损耗率小于2%,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加工效率的优点。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技术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技术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需要指出的是在本文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彼此的区分,而非表示它们的重要程度及顺序等。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外部”、 “外表面”、“顶部”、“下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硬质合金顶锤模具,包括待加工硬质合金顶锤(1),其特征在于:待加工硬质合金顶锤(1)的顶部设有上冲(2),待加工硬质合金顶锤(1)的下部中心位置上设有方垫块(3),方垫块(3)的四周分别活动安装有分瓣底垫(4),所述分瓣底垫(4)的外部套装有与待加工硬质合金顶锤(1)外表面和上冲(2)中下部相适配的模套(5),所述模套(5)与待加工硬质合金顶锤(1)外侧表面结合处的内表面和垂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所述模套(5)与分瓣底垫(4)外表面结合处的内表面和垂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大于第一夹角的角度;所述待加工硬质合金顶锤(1)外侧斜表面分为下外侧斜表面(6)和上外侧斜表面(7),所述下外侧斜表面(6)为待加工硬质合金顶锤(1)的底部至待加工硬质合金顶锤(1)外侧斜表面14mm至16mm处,所述上外侧斜表面(7)在下外侧斜表面(6)的上部,所述分瓣底垫(4)与下外侧斜表面(6)结合处的内表面和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三夹角,所述分瓣底垫(4)与上外侧斜表面(7)结合处的内表面和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为第四夹角,所述第三夹角的角度小于第四夹角的角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硬质合金顶锤模具,包括待加工硬质合金顶锤(1),其特征在于:待加工硬质合金顶锤(1)的顶部设有上冲(2),待加工硬质合金顶锤(1)的下部中心位置上设有方垫块(3),方垫块(3)的四周分别活动安装有分瓣底垫(4),所述分瓣底垫(4)的外部套装有与待加工硬质合金顶锤(1)外表面和上冲(2)中下部相适配的模套(5),所述模套(5)与待加工硬质合金顶锤(1)外侧表面结合处的内表面和垂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一夹角,所述模套(5)与分瓣底垫(4)外表面结合处的内表面和垂线之间的夹角为第二夹角,所述第二夹角的角度大于第一夹角的角度;所述待加工硬质合金顶锤(1)外侧斜表面分为下外侧斜表面(6)和上外侧斜表面(7),所述下外侧斜表面(6)为待加工硬质合金顶锤(1)的底部至待加工硬质合金顶锤(1)外侧斜表面14m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欧茂裕袁宏杰栗俊杰行军锋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中硬合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