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钛及钛合金表面多种生长因子缓释涂层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81458 阅读:2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6 2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在钛及钛合金表面制备多种生长因子涂层的制备方法。该方法以纳米颗粒为生长因子载体,以带电高分子薄膜为介质,在钛表面制备多层含有生长因子的纳米颗粒的涂层。涂层中所包含的纳米颗粒由含有一定浓度多巴胺的聚阳离子溶液,与含有生长因子的聚阴离子溶液混合制备而成。该纳米颗粒分散性好,能保护生长因子活性,易于在材料表面固定。通过控制纳米颗粒与高分子薄膜的电性,在高分子薄膜间包埋载有不同因子的纳米颗粒。通过调节不同纳米颗粒的载入量、载入顺序及涂层厚度,能实现对多种生长因子的释放速率、释放量和释放顺序的有效控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在医用钛及钛合金表面制备多种生长因子缓释涂层方法。
技术介绍
钛及钛合金由于其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优良的力学性能,已经大量应用在整形外科和牙科领域。然而钛及钛合金是生物惰性材料,在植入人体后,其表面上新骨再生缓慢,并且新骨与钛表面的键合较弱。为了提高钛植入体的表面活性和骨整合能力,常需要对钛表面进行功能化处理。钛表面常用的提高生物活性的方法有碱热处理,阳极氧化,羟基磷灰石涂层,以及载入促进细胞粘附及生长的生物分子和特定的生长因子等。其中生长因子的载入可以大大加快骨愈合的时间和改善骨整合能力。自然成骨是一个复杂过程,由多种生长因子共同作用。大量的生长因子(如BMPs、VEGF、TGF-β、FGF、IGF等)在骨修复过程中·可能促进成骨。已有研究表明与单一因子释放相比,多种生长因子联用,如BMP-2及BMP-7,BMP-2及VEGF,BMP-7和IGF-I等,能促进细胞增殖、分化,提高材料表面骨再生能力。因此在骨组织修复中,模拟骨修复的微观生理环境,实现多种生长因子的协同释放,对加快骨修复,促进骨形成至关重要。现有钛表面载入多种生长因子的技术主要采用共价结合方式将生长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钛及钛合金表面多种生长因子缓释涂层制备方法,其具体步骤如下:?A、生长因子的载入:?A1、配置聚阳离子与多巴胺的浓度均为0.5?2mg/mL的混合溶液;?A2、将对骨生长有促进作用的多种生长因子逐一分别溶解于浓度为0.5?2mg/mL的聚阴离子溶液中,相应得到多组聚阴离子溶液,每组聚阴离子溶液中均含有一种生长因子,且生长因子的浓度均为0.5?10μg/mL;?A3、将A2步的含生长因子的多组聚阴离子溶液逐一分别与A1步的混合溶液按3?5:1的体积比混合,并搅拌、离心、冷冻干燥,相应制备出多组带负电荷的纳米颗粒;?B、在钛或钛合金表面上接枝带负电荷的官能团;?C、在B步处理后的钛或钛合金表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雄王振铭翁杰冯波屈树新汪建新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交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