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孔吸附树脂的再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81340 阅读:21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6 21: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大孔吸附树脂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待双氧水退料后清洗树脂床,再用氮气压净树脂床内的脱盐水后,用醇类化合物置换树脂床内残余水;用醇类化合物浸泡树脂床;用醇类化合物将树脂床内的含水和有机杂质的醇类化合物置换出去;用醇类化合物浸泡树脂床;再依次重复步骤、各2~3次;用醇类化合物对树脂床进行循环清洗;退出树脂床内的醇类化合物并清洗树脂床合格后,树脂床备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醇类化合物作再生剂,不但有效地降低了双氧水树脂的再生成本,并且工艺简单,操作简便,再生效果较好、再生费用低、安全性能高,树脂通过再生吸附性能可以恢复到90%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
技术介绍
国内外企业当前生产H2O2大部分全部采用的是蒽醌法。蒽醌法生产的双氧水受其萃取塔局限蒽醌类有机杂质含量一般在15(T300ppm之间波动,个别时候高达500ppm。双氧水中各种杂质的存在限制了双氧水的使用范围,如食品加工行业、电子制造行业、某些特殊用途的化工行业对双氧水的纯度都有特殊要求。用于氨肟化反应的双氧水一般要经过大孔吸附树脂吸附后才能用于氨肟化反应的。 大孔吸附树脂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类似活性炭颗粒的内细孔结构,是一种具有多孔立体结构人工合成的聚合物,树脂在与被吸附分子(吸附质)接触后产生强大的范德华引力,从而达到吸附杂质目的。但是吸附树脂使用一段时间后,吸附能力接近饱和状态,必须通过再生才能恢复其吸附性能。目前,国内外通用的树脂再生方法是利用酸碱再生法,成本高,工艺复杂,应用于双氧水系统时操作风险大,树脂使用7个月后,树脂再生效果差,基本已无法再次投用,且再生完毕后树脂投用时经常出现温升过高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成本低,工艺简单,操作风险小,以醇类有机化合物作再生剂的大孔吸附树脂的再生方法。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孔吸附树脂的再生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待双氧水退料后清洗树脂床,再用氮气压净树脂床内的脱盐水后,用醇类化合物置换树脂床内残余水;用醇类化合物浸泡树脂床;用醇类化合物将树脂床内的含水和有机杂质的的醇类化合物置换出去;用醇类化合物浸泡树脂床;再依次重复步骤、各2~3次;用醇类化合物对树脂床进行循环清洗;退出树脂床内的醇类化合物并清洗树脂床合格后,树脂床备用。2011102412642100001dest_path_image002.jpg,2011102412642100001dest_path_image004.jpg,2011102412642100001dest_path_i...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德华孟令华刘丽芳李池萍丁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