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驾驶室本体再加工钻孔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852 阅读:19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汽车驾驶室本体再加工钻孔模具,是由大定位块(1)、辅助定位块(2)和钻套(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定位块(1)包括一长板和一短板,长板和短板之间的夹角为一钝角;辅助定位块(2)的横截面呈L形,固定在短板的下方;所述的钻套(3)分别固定在大定位块的长板和短板上。(*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钻孔模具的
,特别涉及一种汽车驾驶室本体再加工钻孔用的模具。
技术介绍
在驾驶室装焊过程中,由于产品设计更改,必须在驾驶室本体装焊完成后,再在驾驶室外表面加工安装孔。由于驾驶室外表面是弧面,定位基准非常难确定,并且要加工六个孔,各孔之间的中心距和位置尺寸要求非常严格。采用手工测量方式钻孔,根本无法满足技术要求,产品质量差,生产效率低下,操作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合理、制造简单、操作方便的驾驶室本体再加工钻孔模具。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本技术的钻孔模具,是由大定位块、辅助定位块和钻套组成,所述的大定位块包括一长板和一短板,长板和短板之间的夹角为一纯角;辅助定位块的横截面呈L形,固定在短板的下方;所述的钻套分别固定在大定位块的长板和短板上。本技术由钻套和定位组件组成,定位组件是由一块大定位块和一块辅助定位块按角度焊接在一起组成的。大定位块上面有钻套孔,将钻套砸入大定位块上的钻套孔,大定位块内面和下边是主定位部分,辅助定位块是增加大定位块工作稳定性的,钻套是用来钻孔的。大定位块和辅助定位块共同组成可控制五个自由度的钻孔模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视图图中,1大定位块,2辅助定位块,3钻套具体实施方式图1和图2为本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钻孔模具是由大定位块(1)、辅助定位块(2)和钻套(3)组成,大定位块(1)包括一长板和一短板,长板和短板之间的夹角为109度;辅助定位块(2)的横截面呈L形,固定在短板的下方;钻套(3)固定在大定位块上,其中两个固定在大定位块的长板上,另一个固定在短板上。工作时,大定位块(1)和辅助定位块(2)同时定位在驾驶室上,此时,钻套的位置就是设计要求的位置,定好位后,用手电钻按钻套位置钻孔,完成后取下钻孔模具,再进行下一个驾驶室本体再加工的工作。权利要求1.一种汽车驾驶室本体再加工钻孔模具,是由大定位块(1)、辅助定位块(2)和钻套(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大定位块(1)包括一长板和一短板,长板和短板之间的夹角为一钝角;辅助定位块(2)的横截面呈L形,固定在短板的下方;所述的钻套(3)分别固定在大定位块的长板和短板上。专利摘要本技术属于钻孔模具的
,用于汽车驾驶室本体再加工钻孔时的定位模具。本技术的钻孔模具,是由大定位块、辅助定位块和钻套组成,所述的大定位块包括一长板和一短板,长板和短板之间的夹角为一钝角;辅助定位块的横截面呈L形,固定在短板的下方;所述的钻套分别固定在大定位块的长板和短板上。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文档编号B23B49/00GK2635261SQ0327120公开日2004年8月25日 申请日期2003年7月25日 优先权日2003年7月25日专利技术者马坤 申请人: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型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