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连接器和带连接器的线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8327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复合连接器和带连接器的线缆,其在连接器连接时,即使连接器单元的位置存在一定的偏差,也可以修正该偏差而进行连接器连接。该复合连接器利用共同的连接器框体(5a、5b)保持多个连接器单元(2a~4b),多个连接器单元各自被保持为,可以沿与连接嵌合的轴向(Z)正交的方向(XY)移动。此外,优选连接器单元经由以弹性体构成的保持部件(18)而可移动地保持。另外,多个连接器单元(2a~4a)的嵌合开始的前端形成为锥形形状,在连接嵌合时,连接器单元沿锥形状移动。此外,也可以使多个连接器单元的前端的嵌合开始位置在连接方向上是不同的。(*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将种类不同的多个连接器收容在共同的连接器框体内的复合连接器和安装有该复合连接器的带连接器的线缆。
技术介绍
在个人计算机、AV设备等民用设备中,在用于传送信号的连接中,使用D-SUB连接器、PS/2连接器、MDID连接器、USB连接器、DVI连接器、HDMI连接器等各种连接器。另外,在这些连接器外还使用电源用的连接器或光信号用的光连接器等。这些连接器与各自的线缆连接而使用,但存在下述问题,即,多个连接器连接的繁琐性、以及线缆杂乱导致不美观且难以处理等。与其相对,提出了一种复合连接器,其将多个使用形态不同的连接器在共同的连·接器框体中集中一体化,利用一次装卸操作而可以进行多个连接器连接。作为该复合连接器,具有将电源用的连接器单元和电信号用的连接器单元组合而成的连接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将光信号用的光连接器单元和电信号用的连接器单元组合而成的连接器(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等各种形态。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6-66352号公报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3-15792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通常,连接器的一侧形成插座形状,另一侧形成插头形状,通过彼此之间使连接器中心位置一致而进行连接嵌合。但是,在将多个连接器单元集中形成复合连接器的情况下,存在下述问题,即,如果由于制造误差等导致连接器单元间的相对位置或间隔产生偏差,则连接器单元彼此的中心位置不一致,无法进行连接嵌合,或者如果强行连接则嵌合部或接触端子变形、产生连接故障等。本技术就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合连接器和带连接器的线缆,其在连接器连接时,即使连接器单元的位置产生一定的偏差,也可以修正该偏差而进行连接器连接。本技术所涉及的复合连接器是一种将多个连接器单元由共同的连接器框体保持的复合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多个连接器单元分别被保持为可沿与连接嵌合的轴向正交的方向移动。此外,优选连接器单元经由以弹性体构成的保持部件而可移动地保持。另夕卜,将多个连接器单元的开始嵌合的前端形成为锥形形状,在连接嵌合时,连接器单元沿着锥形形状移动。也可以使多个连接器单元的前端的嵌合开始位置在连接方向上是不同的。另外,也可以将多个连接器单元中的I个连接器单元固定而进行保持。另外,也可以形成下述形态,即,预先安装上述复合连接器,将与各个连接器单元对应的多个线缆集束一体化而形成带连接器的复合线缆。技术的效果根据本技术,由于多个连接器単元分别被保持为可沿与连接器的连接嵌合的轴向正交的方向移动,所以即使连接器单元间的相对位置或间隔产生一定偏差,也可以在连接器连接吋,对连接器単元的位置进行移动修正,使各个连接器単元彼此的连接变为可能,不会产生连接故障。附图说明图I (A) (B)是说明本技术所涉及的复合连接器的概略的图。图2 (A) (C)是说明本技术所涉及的复合连接器的连接方式的图。图3是表示将本技术所使用的连接器単元的前端形成为锥形形状的例子的图。具体实施方式根据附图说明本技术的概略。图I (A)表示插头侧的复合连接器,图I (B)表示插座侧的复合连接器。在图中,la、Ib表示复合连接器,2a、2b表示电源用的连接器单元,3a、3b表示信号用的连接器单元,4a、4b表示光连接用的光连接器单元,5a、5b表示连接器框体,6表电源线缆,7表信号线缆,8表光缆,9表复合线缆,10表保护罩,12a、13a表示接触端子(插头型),12b、13b表示接触端子(插座型),14a表示光连接器插芯,14b表示光连接器套管,15a 17b表示单元框体,18表示保持部件,19表示支撑部。复合连接器la、lb构成为,将多个连接器単元收容保持在I个共同的连接器框体5a、5b中,如同I个连接器一祥进行连接,多个连接器単元2a 4b的种类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将多个连接器単元2a 4b用的各个电缆6、7或光缆8集束而形成复合线缆9,经由具有弹性的保护罩10与复合连接器la、Ib连接。另外,复合连接器的ー侧形成插头侧的复合连接器la,另ー侧形成插座侧的复合连接器Ib,通过使插头侧和插座侧进行嵌合而形成连接。在图中,示出复合线缆9彼此之间相互连接的形态,但也可以采用将任意一侧的复合连接器组装在通信设备等的框体内,在设备和线缆之间进行连接的形态。此外,在此情况下,大多为将插座侧配置在设备内,但也可以将插头侧配置在设备内。插头侧的复合连接器Ia例如如图I (A)的示意图所示,可以在共同的连接器框体5a中收容保持电源用的连接器単元2a、信号用的连接器単元3a、光连接用的光连接器単元4a这3个连接器単元而构成。在此情况下,电源用的连接器単元2a是将I对插头型的接触端子12a安装在单元框体15a中而形成的,信号用的连接器単元3a是将多个插头型的接触端子13a安装在单元框体16a中而形成的。另タト,光连接用的光连接器単元4a是将插头型的光连接器插芯14a安装在单元框体17a中而形成的。连接器単元2a 4a的各自的单元框体15a 17a通过设置在共同的连接器框体5a上的支撑部19而单独保持,并集中一体化。连接器単元2a 4a配置为,可以相对干与对方侧连接器连接嵌合的轴向(例如箭头Z的方向),沿与该轴向正交的方向(XY方向)移动。但是,虽然称作可以移动,但其范围为涵盖多个连接器间由于制造上的误差或偏差导致的位置变动,移动距离小于或等于0. 5mm。 通过将连接器单元2a 4a可移动地保持在连接器框体5a中,从而即使多个连接器单元间的相对位置或间隔存在一定偏差,也可以通过使多个连接器单元中的若干连接器单元沿与轴向正交的方向移动,从而可以使多个连接器单元全部进行连接嵌合。但是,如果将多个连接器单元全部相对于连接器框体而固定,则在连接器单元间的间隔具有偏差这样的情况下,出现连接变得困难的连接器单元,如果强行连接,则连接器端子或连接器单元变形而产生连接故障。为了将连接器单元2a 4a保持为可以在上述范围内移动,例如,通过使得安装固定在单元框体15a 17a上的保持部件18可以相对于连接器框体5a的支撑部19滑动,并且在保持部件18的周围设置间隙而进行支撑,从而可以容易地实现。在此情况下,如果保持部件18由硬质材料形成,则保持部件18可以一边与支撑部19接触一边滑动,从而在其间隙范围内移动,在连接器单元2a 4a移动后,停止于该移动位置,如果没有从外部进行操作则不会移动。 通过保持部件18采用橡胶这样的弹性体,从而可以使连接器单元2a 4a相对于连接器框体5a在与上述的轴向正交的XY方向上弹性地移动。在此情况下,在没有进行连接器连接的自由状态下,连接器单元2a 4a以可以恢复至规定位置(初始位置)的方式保持在该规定位置处,在连接器单元间没有偏差的情况下,可以不进行位置修正,而是进行通常的连接嵌合。图I (B)示出插座侧的复合连接器lb,示出与插头侧的复合连接器Ia相同地,使连接器单元可以移动的例子。如果作为连接对象的插头侧的复合连接器Ia中连接器单元可以移动,则插座侧的复合连接器Ib可以使用连接器单元全部被固定的形态。但是,如果在连接器单元间的偏差等较大,仅依靠单侧的连接器无法修正偏差的情况下,通过使插头侧和插座侧的复合连接器la、lb这两者都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复合连接器,其利用共同的连接器框体对多个连接器单元进行保持,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连接器单元分别由所述共同的连接器框体保持,可以单独地沿与连接嵌合的轴向正交的方向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樱井涉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