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插头连接器,用于匹配一种带有屏蔽壳形成插接口的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有绝缘本体和设置于绝缘本体上的复数个导电端子,其中,该绝缘本体包括有一基部及一由基部突伸的插接端,该导电端子的接触端设于该插接端上,该插接端外侧系与对接插座连接器之插接口紧配合。藉此,该插头连接器能够有效解决与其相匹配插座连接器因插接导致损坏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并减少了制造成本,增强了企业竞争力。(*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连接器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插头连接器。
技术介绍
随着计算机硬件飞速发展,外围设备日益增多,键盘、鼠标、调制解调器、打印机、扫描仪早已为人所共知,数码相机、MP3随身听接踵而至,这么多的设备,如何接入个人计算机?与此同时,各种如USB、HDMI连接器基于数据传输的目的应运而生。通常,连接器在生产组装时会检测插头连接器与其匹配插座连接器是否能够良好插接,传统的插头连接器于其插接端上设置有一金属屏蔽外壳,由于插头连接器需和插座连接器进行多次插接测试,插头连接器上插接端外部的金属屏蔽外壳于插座连接器之插口中多次拔插后,会导致插座连接器之插口因磨损而损坏,导致产品不合格,从而,降低产品合格率,并且屏蔽外壳需要包覆住绝缘本体,体积大,且多为金属材料制成,模具及材料成本高。因此,应对现有插头连接器结构进行改良,以提高产品合格率,减少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插头连接器,其能有效解决现有插头连接器在测试过程中容易导致与其匹配插座连接器损坏,降低产品合格率,成本高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一种插头连接器,用于匹配一种带有屏蔽壳形成插接口的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有绝缘本体和设置于绝缘本体上的复数个导电端子,其中,该绝缘本体包括有一基部及一由基部突伸的插接端,该导电端子的接触端设于该插接端上,该插接端外侧系与对接插座连接器之插接口紧配合。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接端外围宽度与对接插座连接器的插接口内侧宽度相匹配,对接状态下,该插接端沿宽度方向两端紧靠于对接插座连接器插接口的屏蔽壳内部两侧壁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接端具有一标准厚度的插接体以及卡扣于该插接体上的塑料加厚壳。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厚壳包括一基板和由基板两侧向上延伸的侧板,其中,该两侧板分别紧贴插接体两侧面上,该基板紧贴于插接体下表面上。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接端为一舌板,导电端子的接触端设于插接端表面上,对接状态下,该插接端底面与插接口底壁紧配合。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该插接端为USB2. O或USB3. O结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加厚壳为装于插接体外表面的套壳,其四周面板分别与插接体外表面紧贴。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接端具有一插孔,导电端子的接触端设于插孔内,对接状态下,该插接端顶面、底面分别对应与插接口内壁紧配合。作为一种优选方案该插接端为HDMI结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插接端为DVI连接器、DC连接器或者D-SUB连接器结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通过于绝缘本体上设置能够与相应插座连接器之插口紧配合的插接端,避免了传统插头连接器于插座连接器上插接时,插头之插接端外部屏蔽外壳容易导致插座损坏的情况,并且,该插头连接器之插接端具有一标准厚度的插接体和包覆于插接体外部的加厚壳,其中,该插接体为标准厚度,可采用原有模具制造,仅需设计一加厚壳模具即可,相对于传统的屏蔽外壳,减少了模具及材料成本。藉此,该插头连接器能够有效解决与其相匹配插座连接器因插接导致损坏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并减少了制造成本,增强了企业竞争力。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其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USB3. O插头连接器组装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USB3. O插头连接器另一视角组装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USB3. O插头连接器分解立体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HDMI插头连接器组装立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之HDMI插头连接器分解立体示意图。附图标识说明10、绝缘本体11、基部111、上固定板112、下固定板12、插接端121、插接体1211、插孔122、加厚壳1221、基板1222、侧板123、底面124、顶面13、端子槽20、导电端子。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如图I至图3所示,一种插头连接器,用于匹配一种带有屏蔽壳形成插接口的插座连接器,该插头连接器包括有绝缘本体10和设置于绝缘本体10上的复数个导电端子20,其中该绝缘本体10包括有一基部11和一由基部11向前突伸的插接端12,该插接端12外侧系与对接插座连接器之插接口紧配合,该基部11由一上固定板111和一下固定板112相扣合形成,于上固定板111和下固定板112上分别设置有彼此对应的凹槽,该上固定板111和下固定板112上凹槽组合形成用于固定上述复数个导电端子20的端子槽13 ;该插接端12具有一标准厚度的插接体121以及卡扣于该插接体121上采用塑料材料制成的加厚壳122,于该插接体121上设置有与上述基部11上端子槽13相对应的端子槽,该加厚壳122包括一基板1221和由基板1221两侧向上延伸的侧板1222,该两侧板1222分别紧贴插接体121两侧面上,该基板1221紧贴于插接体121下表面上,该插接端12外围宽度与对接插座连接器之插接口内侧宽度相匹配,对接状态下,该插接端12沿宽度方向两端紧靠于对接插座连接器之插接口内部两侧壁上,该插接端12之底面123与插接口底壁紧配合。该复数个导电端子20之接触端分成前后两排设于上述插接端12上。此外,上述插接端12可以是一体成型加厚、加宽的舌板,对接状态下,该舌板外侧直接与对接插座连接器的插接口紧配合,这样无需额外增加所述的加厚壳,同样也能够实现与采用插接体121配合加厚壳122所达到的效果。上述实施例是针对USB3. O连接器产品进行说明,当然这种设计也适合类似USB3. O结构的产品上,如USB2. O连接器等。下面是针对HDMI型号插头连接器的实施例,如图4和图5所示,该HDMI插头连接器具有一插接端12,该插接端12包括一插接体121和包覆于该插接体121外表面上的作为加厚壳122的套壳,该套壳四周面板分别与插接体121外表面紧贴,其中,该插接体121具有一插孔1211,上述导电端子20的接触端设于该插孔1211内,对接状态下,该插接端12顶面124、底面123分别对应与插接口内壁紧配合。当然这种HDMI连接器包括有A-type\C-type\D-type型HDMI规格,本技术插接端还可以是DVI连接器、DC连接器或者D-SUB连接器结构。本技术的设计重点在于,通过于绝缘本体上设置能够与相应插座连接器之插口紧配合的插接端,避免了传统插头连接器于插座连接器上插接时,插头之插接端外部屏蔽外壳容易导致插座损坏的情况,并且,USB2. O和USB3. O插头连接器之插接端具有一标准厚度的插接体和包覆于插接体外部的塑料加厚壳,其中,该插接体为标准厚度,可采用原有模具制造,仅需设计一加厚壳模具即可,相对于传统的屏蔽外壳,减少了模具及材料成本。藉此,该插头连接器能够有效解决与其相匹配插座连接器因插接导致损坏的问题,提高了产品的合格率,并减少了制造成本,增强了企业竞争力。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的技术范围作任何限制,故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细微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头连接器,用于匹配一种带有屏蔽壳形成插接口的插座连接器,所述插头连接器包括有绝缘本体和设置于绝缘本体上的复数个导电端子,其特征在于:该绝缘本体包括有一基部及一由基部突伸的插接端,该导电端子的接触端设于该插接端上,该插接端外侧系与对接插座连接器之插接口紧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璟豪,
申请(专利权)人:张璟豪,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