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插头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一第一遮蔽壳体和一第三遮蔽壳体;绝缘本体具有一基部和一舌板,舌板左右两侧均开设一对接开槽;若干导电端子装设于绝缘本体上;第一遮蔽壳体装设于绝缘本体外部,具有一第一顶板、两第一侧板和一第一底板,两第一侧板上均开设有一第一开孔,舌板上的对接开槽分别与第一开孔对应连通;第三遮蔽壳体具有一第二底板和两第三侧板,两第三侧板的前端缘均连接有一卡接板,第三遮蔽壳体装设于基部的下部,卡接板伸入第一开孔及对接开槽内,从而插头连接器尾部的线缆受到较大的往下拉的拉力时,能将拉力均匀的分布于绝缘本体的基部和舌板上,使插头连接器依然保持良好的质量和导电功能。(*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插头连接器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插头连接器。
技术介绍
请参阅图1至图3,现有的一插头连接器100-包括一绝缘本体10-、若干导电端子20-、一第一遮蔽壳体30-、一第二遮蔽壳体40-和一第三遮蔽壳体50-。所述绝缘本体W具有一呈矩形状的基部I和一从基部1 前端缘向前凸设而成的舌板12',舌板12丨上开设有若干向后贯穿基部11丨的端子槽13 '。基部11'左右两侧面的前部凸设有一凸块111',凸块111'的中间开设有一第一安装槽112 ^。基部11'的上表面开设有一第二安装槽113',基部11'的下表面开设有一第三安装槽114'。第二安装槽113'内凸设有两个呈横向排列的第一卡固块115 ',第三安装槽114 '内凸设有一第二卡固块116丨。所述第一遮蔽壳体30r具有一第一顶板31^,第一顶板31^的左右两侧缘均连接有一第一侧板32',两第一侧板32'的下端缘连接有一第一底板33',第一顶板31'、两第一侧板32'和第一底板33'围设成一收容空间34'。第一顶板31'的后端缘连接有一先向上弯折延伸再向后弯折延伸的第一安装板311 ',第一安装板311'上开设两个第一卡固孔312'。两第一侧板32'的后端缘连接有一向后延伸的第二安装板321 ',第一底板33'的后端缘连接有一先向下弯折延伸再向后弯折延伸的第三安装板331 ',第三安装板331 ^上开设有一第二卡固孔332 ^。所述第三遮蔽壳体50-具有一第二底板51丨,第二底板51丨的两侧缘均向上弯折延伸出一第二侧板52丨,第二底板51丨的前端缘向上弯折延伸一前板53 ^。两第二侧板52 ^的前端缘均连接有一向内弯折延伸的卡接板521',两卡接板521'和前板53 ^上开设一对接缺槽54 ^。各导电端子20'分别安装于绝缘本体10'的端子槽13'内,第一遮蔽壳体30'的收容空间34 ’套设于绝缘本体10 ’的舌板12 ’上,第一安装板311 ’装设于第二安装槽113'内,第一卡固孔312'卡扣于第一卡固块115'上,第二安装板321 '装设于第一安装槽112 '内,第三安装板331 '装设绝缘本体10'的第三安装槽114 '内,第二卡固孔332 ’卡扣于第二卡固块116 ’上;第二遮蔽壳体40 ’盖设于绝缘本体10 ’的基部11 ’的上部,第三遮蔽壳体50 '自下而上装设于绝缘本体10 '的基部11 ^的下部,第三遮蔽壳体50-与第二遮蔽壳体40-卡接配合,舌板12 ^后端的下部与第三遮蔽壳体50-上的对接缺槽54 ’对应配合。但插头连接器100丨尾部的线缆(图未示)受到较大的往下拉的拉力时,舌板12丨的后部与基部的连接处会发生断裂,绝缘本体10'上的第一卡固部115'会拉坏,第一遮蔽壳体30-的第二安装板321'与两第一侧板32 ^的连接处会拉弯变形,插头连接器100丨受到损坏,从而在与对接插座连接器(图未示)插接时两者的导电端子相互之间不能导通。因此,急需一种尾部的线缆(图未示)受到较大的往下拉的拉力时,依然保持良好质量和导电功能的插头连接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尾部的线缆受到较大的往下的拉力时,依然保持良好质量和导电功能的插头连接器。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插头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一第一遮蔽壳体、一第二遮蔽壳体和一第三遮蔽壳体;绝缘本体具有一基部和一从基部前表面向前凸设而成的舌板,基部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一第一安装槽,基部的上表面开设一第二安装槽,基部前表面的下部向内开设一凹槽,舌板左右两侧的后部均开设一对接开槽;若干导电端子装设于绝缘本体上;第一遮蔽壳体装设于绝缘本体外部,具有一第一顶板,第一顶板的左右两侧缘均连接有一第一侧板,两第一侧板的下端缘连接有一第一底板,第一顶板、两第一侧板和第一底板围设成四周封闭而前后贯穿的收容空间,第一顶板的后端缘连接有一第一安装板,两第一侧板的后部均开设有一第一开孔,两第一侧板的后端缘连接有一向后延伸的第二安装板,底板的后端缘连接有一向后延伸的第三安装板,收容空间套设于绝缘本体的舌板上,舌板上的对接开槽分别与第一开孔对应连通,第一安装板装设于第二安装槽内,第二安装板装设于第一安装槽内,第三安装板插设于凹槽内;第二遮蔽壳体盖设于绝缘本体的基部的上部;第三遮蔽壳体具有一第二底板,第二底板的两侧缘均向上弯折延伸出一第三侧板,第二底板的前端缘向上弯折延伸出一前板,两第三侧板的前端缘均连接有一向内弯折延伸的卡接板,第三遮蔽壳体自下而上装设于绝缘本体的基部的下部并与第二遮蔽壳体和第一遮蔽壳体卡接配合,前板设于舌板的下部并与第一遮蔽壳体的第三安装板贴合,卡接板的上部伸入第一开孔及舌板的对接开槽内。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前板的上端缘向上凸伸出一延伸板,所述第三安装板上开设一第二卡固孔,延伸板伸入第二卡固孔内。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基部前表面的下部凸设有若干呈横向排列的抵顶块,所述前板的后表面与各抵顶块的前表面贴合。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凸设有至少一第三卡固块,所述第一安装板上开设至少一第一卡固孔,第一卡固孔卡扣于第三卡固块上。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基部的左右两侧面均凸设一凸块,所述第一安装槽从两凸块的中部开设而成,两凸块的上部均向外凸设出一止挡部,止挡部具有一前后延伸的止挡条和一从止挡条中部向下延伸的伸入条;两第三侧板前部的上端缘均开设有一第一卡槽,第一卡槽与绝缘本体的止挡部对应配合,两第三侧板前部的上端缘分别抵顶于止挡条下端缘,伸入条伸入第一卡槽内。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两凸块的上表面均向上凸伸出一第二卡固块;所述第二遮蔽壳体具有一第二顶板,第二顶板前部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一缺口,第二顶板的前端缘向下弯折延伸出一止挡板;第二顶板设于基部的上部,止挡板贴设于基部的前表面,缺口与第二卡固块卡接配合。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基部左右两侧面的中部均凸设至少一第一卡固块;所述第二顶板的左右两侧缘均向下弯折延伸出一第二侧板,两第二侧板的下端缘均间隔向下延伸出若干第一卡接部,各第一卡接部上均向外冲设有弹性卡扣;所述两第三侧板上均开设若干第四卡固孔,第一卡固块和第一卡接部的弹性卡扣分别与第四卡固孔卡接配合。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基部的底面凸设若干第四卡固块;所述第二底板上开设若干第三卡固孔,各第四卡固块分别卡设于第三卡固孔内。如上所述,本技术插头连接器通过舌板左右两侧的后部均开设一对接开槽,第一遮蔽壳体两第一侧板的后部均开设有一第一开孔,各对接开槽分别与第一开孔对应连通,两第三侧板的前端缘均连接有一向内弯折延伸的卡接板,卡接板的上部伸入第一开孔及对接开槽内,从而插头连接器尾部的线缆受到较大的往下拉的拉力时,能将拉力均匀的分布于绝缘本体的基部和舌板上,避免舌板断裂和第一遮蔽壳体被拉弯变形,使插头连接器保持良好质量和导电功能。 【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为图1所示现有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3为现有插头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插头连接器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图5为本技术插头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插头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图7为本技术插头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一第一遮蔽壳体、一第二遮蔽壳体和一第三遮蔽壳体;绝缘本体具有一基部和一从基部前表面向前凸设而成的舌板,基部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一第一安装槽,基部的上表面开设一第二安装槽,基部前表面的下部向内开设一凹槽,舌板左右两侧的后部均开设一对接开槽;若干导电端子装设于绝缘本体上;第一遮蔽壳体装设于绝缘本体外部,具有一第一顶板,第一顶板的左右两侧缘均连接有一第一侧板,两第一侧板的下端缘连接有一第一底板,第一顶板、两第一侧板和第一底板围设成四周封闭而前后贯穿的收容空间,第一顶板的后端缘连接有一第一安装板,两第一侧板的后部均开设有一第一开孔,两第一侧板的后端缘连接有一向后延伸的第二安装板,底板的后端缘连接有一向后延伸的第三安装板,收容空间套设于绝缘本体的舌板上,舌板上的对接开槽分别与第一开孔对应连通,第一安装板装设于第二安装槽内,第二安装板装设于第一安装槽内,第三安装板插设于凹槽内;第二遮蔽壳体盖设于绝缘本体的基部的上部;第三遮蔽壳体具有一第二底板,第二底板的两侧缘均向上弯折延伸出一第三侧板,第二底板的前端缘向上弯折延伸出一前板,两第三侧板的前端缘均连接有一向内弯折延伸的卡接板,第三遮蔽壳体自下而上装设于绝缘本体的基部的下部并与第二遮蔽壳体和第一遮蔽壳体卡接配合,前板设于舌板的下部并与第一遮蔽壳体的第三安装板贴合,卡接板的上部伸入第一开孔及舌板的对接开槽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本体、若干导电端子、一第一遮蔽壳体、一第二遮蔽壳体和一第三遮蔽壳体;绝缘本体具有一基部和一从基部前表面向前凸设而成的舌板,基部的左右两侧面均开设一第一安装槽,基部的上表面开设一第二安装槽,基部前表面的下部向内开设一凹槽,舌板左右两侧的后部均开设一对接开槽;若干导电端子装设于绝缘本体上;第一遮蔽壳体装设于绝缘本体外部,具有一第一顶板,第一顶板的左右两侧缘均连接有一第一侧板,两第一侧板的下端缘连接有一第一底板,第一顶板、两第一侧板和第一底板围设成四周封闭而前后贯穿的收容空间,第一顶板的后端缘连接有一第一安装板,两第一侧板的后部均开设有一第一开孔, 两第一侧板的后端缘连接有一向后延伸的第二安装板,底板的后端缘连接有一向后延伸的第三安装板,收容空间套设于绝缘本体的舌板上,舌板上的对接开槽分别与第一开孔对应连通,第一安装板装设于第二安装槽内,第二安装板装设于第一安装槽内,第三安装板插设于凹槽内;第二遮蔽壳体盖设于绝缘本体的基部的上部;第三遮蔽壳体具有一第二底板,第二底板的两侧缘均向上弯折延伸出一第三侧板,第二底板的前端缘向上弯折延伸出一前板,两第三侧板的前端缘均连接有一向内弯折延伸的卡接板,第三遮蔽壳体自下而上装设于绝缘本体的基部的下部并与第二遮蔽壳体和第一遮蔽壳体卡接配合,前板设于舌板的下部并与第一遮蔽壳体的第三安装板贴合,卡接板的上部伸入第一开孔及舌板的对接开槽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头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板的上端缘向上凸伸出一延伸板,所述第三安装板上开设一第二卡固孔,延伸板伸入第二卡固孔内。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荣钦,吴迎龙,王木银,
申请(专利权)人:富港电子东莞有限公司,正崴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