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刃钢板钻是轴向具有圆柱通孔,适于现场钻孔的空心钻,钻身的外表面有导向螺旋刃瓣和排屑螺旋槽,且从端面向钻尾有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度,内表面锥度与外表面相反,钻身端部有数个平齿刀刃和尖齿刀刃依次相间均布排列,该钢板钻自身重量轻,采用平、尖刀刃交错的分离切屑,切削面积小,还便于在钻身通孔中通入冷却液冷却,应用该钻头可实现高速、轻快切削,有利于提高工效、降低功耗。(*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金属切削的钻头,特别适用于如架设桥梁需现场钻削钢板通孔的场合。目前,钢板钻孔普遍采用麻花钻,由于麻花钻头钻削通孔是对整个孔实行全切削,切削面积大,发热厉害,不仅限制了切削速度提高,影响工效,而且钻进费力,消耗功率大。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快速切削的多刃钢板钻,以利于提高工效,降低功耗。本技术提供的多刃钢板钻是轴向具有圆柱通孔的空心钻,钻身的外表面沿钻头纵向具有导向螺旋刃瓣和排屑螺旋槽,并且从端面向钻尾有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度,内表面的锥度与外表面相反,刀刃分为平齿刀刃和尖齿刀刃,数个平齿刀刃和尖齿刀刃依次相间均布于钻身端部,平齿刀刃的二端分别在内圆柱面和导向螺旋刃瓣上,其中1/2刀刃具有凹口,凹口刀刃的前刀面为螺旋槽,平齿刀刃具有横向前角γf1,纵向前角γp1,刀刃的后刀面向后倾斜形成纵向后角αp1,尖齿刀刃的刃尖在平齿的1/2刀刃所在半径的圆周上,其内刀刃的二端分别在内圆柱面和刃尖上,并且与钻身的半径重合,内刀刃的纵向前角为γp2,后刀面向后倾斜形成纵向后角αp2,外刀刃的二端分别在刃尖和导向螺旋刃瓣上,该刀刃的前刀面为螺旋槽,纵向前角为γp3,外刀刃的后刀面向后倾斜形成纵向后角αp3。当钻头钻削钢板时,切屑沿刀刃的螺旋槽排出,直至被加工孔的外环钻通,提起钻头,取出内芯棒,即获得孔径与多刃钢板钻的外径相同的通孔。本技术的多刃钢板钻,由于空心钻本身重量轻,采用平齿和尖齿相间分布,刀刃交错的分离切屑,切削面积小,所以切削轻快,有利于提高切削速度,提高工效,降低功耗,同时采用多刃还可以提高切削的稳定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外形图;图2是图1的左视图;图3是图2平齿刀刃和尖齿刀刃的局剖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配置取芯棒装置的具体实例;图5是图4的A-A截面。参照图1、图2、图3,多刃钢板钻是轴向具有圆柱通孔的空心钻,钻尾圆柱3孔径小于钻身圆柱4孔径,在钻身的外表面沿钻头纵向具有导向螺旋刃瓣5和排屑螺旋槽6,外表面直径自端面向钻尾逐渐减小,内表面的锥度方向与外表面相反,刀刃分为平齿刀刃和尖齿刀刃,图示实例中,具有三个平齿刀刃1和三个尖齿刀刃2,依次相间均布于钻身端部,平齿刀刃和尖齿刀刃的前刀面为与螺旋槽同方向的斜面,后刀面为平面。平齿刀刃1的二端分别在内圆柱面4和导向螺旋刃瓣5上,其中1/2刀刃具有凹口,凹口刀刃的前刀面为螺旋槽,一般使平齿刀刃的横向前角γf1为5~10度,纵向前角γp1为25~35度,刀刃的纵向后角αp1为7~15度。尖齿刀刃的刃尖在平齿的1/2刀刃所在半径的圆周上,其内刀刃的两端分别在内圆柱面4和刃尖上,并且与钻身的半径重合,通常,内刀刃的纵向前角γp2为25~35度,纵向后角αp2为7~15度,外刀刃的二端分别在刃尖和导向螺旋刃瓣上,其纵向前角γp3为25~35度,纵向后角αp3为7~15度。一般使钻尾的外表面具有二个互相垂直的平面7,或在钻尾设置内螺纹,用于牢固夹持钻头。通常,为便于快速取出内芯棒,可在钻尾设置包括杆8、弹簧9、套筒10的取内芯棒装置(见图4),钻尾由套筒夹持,杆8置于钻尾圆柱孔中,弹簧抵在杆8顶和套筒10底之间,工作时,杆8始终顶在被加工件12上,弹簧受力压缩,当孔钻通时,弹簧力通过杆施于内芯棒上,可迅速将内芯棒推出钻头。最好使杆的纵向具有液流道,如图5所示,圆杆的纵向有平面,其与钻尾圆柱孔配合形成液流道11,以便于可在空心钻内加入冷却液冷却,这样可进一步提高切削速度。本技术的多刃钢板钻可采用高速钢整体加工而成。权利要求1.多刃钢板钻,其特征在于它是轴向具有圆柱通孔的空心钻,钻身的外表面沿钻头纵向具有导向螺旋刃瓣]和排屑螺旋槽,并且从端面向钻尾有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度,内表面的锥度与外表面相反,刀刃分为平齿刀刃和尖齿刀刃,数个平齿刀刃和尖齿刀刃依次相间均布于钻身端部,平齿刀刃的二端分别在内圆柱面和导向螺旋刃瓣上,其中1/2刀刃具有凹口,凹口刀刃的前刀面为螺旋槽,平齿刀刃具有横向前角γf1,纵向前角γp1,刀刃的后刀面向后倾斜形成纵向后角αp1,尖齿刀刃的刃尖在平齿的1/2刀刃所在半径的圆周上,其内刀刃的二端分别在内圆柱面和刃尖上,并且与钻身的半径重合,内刀刃的纵向前角为γp2,后刀面向后倾斜形成纵向后角αp2,外刀刃的二端分别在刃尖和导向螺旋刃瓣上,该刀刃的前刀面为螺旋槽,纵向前角为γp3,外刀刃的后刀面向后倾斜形成纵向后角αp3。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刃钢板钻,其特征在于平齿刀刃前刀面的横向前角γf1为5~10度,纵向前角γp1为25~35度,纵向后角αp1为7~15度。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刃钢板钻,其特征在于尖齿刀刃的内刀刃的纵向前角γp2为25~35度,纵向后角αp2为7~15度,外刀刃的纵向前角γp3为25~35度,纵向后角αp3为7~15度。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刃钢板钻,其特征在于钻尾的圆柱孔径小于钻身的圆柱孔径。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刃钢板钻,其特征在于钻尾外表面具有二个互相垂直的平面或具有内螺纹。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刃钢板钻,其特征在于钻尾设置包括杆、弹簧、套筒的取内芯棒装置,钻尾由套筒夹持,杆置于钻尾圆柱孔中,弹簧抵在杆顶和套筒底之间。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刃钢板钻,其特征在于杆纵向具有液流道。8.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刃钢板钻,其特征在于多刃钢板钻采用高速钢整体加工而成。专利摘要多刃钢板钻是轴向具有圆柱通孔,适于现场钻孔的空心钻,钻身的外表面有导向螺旋刃瓣和排屑螺旋槽,且从端面向钻尾有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度,内表面锥度与外表面相反,钻身端部有数个平齿刀刃和尖齿刀刃依次相间均布排列,该钢板钻自身重量轻,采用平、尖刀刃交错的分离切屑,切削面积小,还便于在钻身通孔中通入冷却液冷却,应用该钻头可实现高速、轻快切削,有利于提高工效、降低功耗。文档编号B23B51/04GK2377029SQ99212679公开日2000年5月10日 申请日期1999年5月28日 优先权日1999年5月28日专利技术者朱虎林 申请人:朱虎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多刃钢板钻,其特征在于它是轴向具有圆柱通孔的空心钻,钻身的外表面沿钻头纵向具有导向螺旋刃瓣[5]和排屑螺旋槽[6],并且从端面向钻尾有直径逐渐减小的锥度,内表面的度与外表面相反,刀刃分为平齿刀刃[1]和尖齿刀刃[2],数个平齿刀刃和尖齿刀刃依次相间均布于钻身端部,平齿刀刃的二端分别在内圆柱面[4]和导向螺旋刃瓣[5]上,其中1/2刀刃具有凹口,凹口刀刃的前刀面为螺旋槽,平齿刀刃具有横向前角γ↓[f1],纵向前角γ↓[p1],刀刃的后刀面向后倾斜形成纵向后角α↓[p1],尖齿刀刃的刃尖在平齿的1/2刀刃所在半径的圆周上,其内刀刃的二端分别在内圆柱面和刃尖上,并且与钻身的半径重合,内刀刃的纵向前角为γ↓[p2],后刀面向后倾斜形成纵向后角α↓[p2],外刀刃的二端分别在刃尖和导向螺旋刃瓣上,该刀刃的前刀面为螺旋槽,纵向前角为γ↓[p3],外刀刃的后刀面向后倾斜形成纵向后角α↓[p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虎林,
申请(专利权)人:朱虎林,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