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冯志长专利>正文

连通式气体压强演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7730 阅读:2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6: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教学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连通式气体压强演示器,包括三管开口连通器和多管半封闭连通器,其中三管开口连通器和多管半封闭连通器固定设置在固定竖板架(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管开口连通器中的直形三通连接管(2)一端连接有粗竖管(3),另一端连接有细竖管(4),剩下的一端连接有曲线管(5);多管半封闭连通器中的弧形三通连接管(6)与中竖管(7)、左竖管(8)、右竖管(9)分别连接。所述的右竖管(9)内设置有直导管(12)和通气管(13),其中中竖管(7)通过两通连接管(11)与连接直导管(12)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材料易得、制作简单、一仪多用、绿色环保。(*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 技术属于教学用具
,具体涉及连通式气体压强演示器
技术介绍
初中物理实验是学生了解、研究自然规律的重要方法,是整个物理教学的基础,是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思维能力的主要途径,也是帮助学生理解物理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有效手段,更是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前沿阵地和基础教育改革的基础、前提和保证。离开了实验教学,物理教学就谈不上实质性、根本性的改革,更谈不上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和推进新课程的改革。因此,实验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在物理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实验教学开除率较低的农村初级中学分析、探讨实验教学现状,将会对我们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开除率的提高取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因为理化实验与通用技术实践结合进行,既能创造性开展通用技术教学,又能推动理化新课程的实验教学;设计自制教具既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提高其综合素养,自制的各种教具又能补充现有仪器的不足,所以将通用技术实践与物理、物理实验创新实现融合的教具,它体现了通用技术的设计理念、绿色物理理念和物理知识原理,真正达到了材料易得、制作简单、绿色环保、易于推广的标准。这一教具适合于学生亲手制作,以培养其创新和综合实践能力。用信手捏来的注射器制作的连通式气体压强演示器,包括三管开口连通器和多管半封闭连通器两种样式。该套教具实际是较为复杂的两种连通器拓展而来的两用仪器,所以既具备连通器的特征,又具有演示气体压强的功能。用它做实验能使八年级教材上连通器一节的实验延伸和拓展,加深对液体内部压强和连通器知识的理解记忆;供气体压强一节课的引入实验用时,可增强趣味性,会产生引人入胜效应,这种创设情境、诱发问题、延伸拓展、引入新课之法能降低教材上的知识难度,强化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该教具实验交替巧用液体内部压强、气体压强,还应用了倒虹吸原理,具有多项创新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通过理化实验与通用技术实践结合,选用信手捏来的身边物品组装构造复杂的教具,达到材料易得、制作简单、一仪多用、绿色环保的自制教具应有特色。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连通式气体压强演示器,包括三管开口连通器和多管半封闭连通器,其中三管开口连通器和多管半封闭连通器设置在固定竖板架I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管开口连通器包括直形三通连接管2、粗竖管3、细竖管4、曲线管5,其中直形三通连接管2 —端连接有粗竖管3,另一端连接有细竖管4,剩下的一端连接有曲线管5 ;多管半封闭连通器包括弧形三通连接管6、中竖管7、左竖管8、右竖管9、上竖管10、两通连接管11、直导管12、通气管13、控制夹14,其中弧形三通连接管6与中竖管7、左竖管8、右竖管9分别连接。所述的右竖管9内设置有直导管12和通气管13,其中中竖管7通过两通连接管11与连接直导管12相连接。所述的弧形三通连接管6和两通连接管11上均设置有控制夹14。所述的直形三通连接管2上还设置有橡胶帽15。所述的左 竖管8上方设置有上竖管10。所述的粗竖管3、中竖管7、左竖管8、右竖管9、上竖管10为20mL塑料注射器制成,其中四个塑料注射器无活塞推杆。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提供的选用取掉活塞推杆的塑料注射器、直形三通连接管2、粗竖管3、曲线管5、两通连接管11、控制夹14等身边信手捏来的物品组装构造复杂的教具,与以往的实验设备相比较,达到了材料易得、制作简单、一仪多用。而在日常的实验中,该套教具实际是较为复杂的两种连通器拓展而来的两用仪器,所以既具备连通器的特征,又具有演示气体压强的功能。本技术用它做实验能使八年级教材上连通器一节的实验延伸和拓展,加深对液体内部压强和连通器知识的理解记忆;供气体压强一节课的引入实验用时,可增强趣味性,会产生引人入胜效应,这种创设情境、诱发问题、延伸拓展、引入新课之法能降低教材上的知识难度,强化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该教具实验交替巧用液体内部压强、气体压强,还应用了倒虹吸原理,具有多项创新性。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中固定竖板架I、直形三通连接管2、粗竖管3、细竖管4、曲线管5、弧形三通连接管6、中竖管7、左竖管8、右竖管9、上竖管10、两通连接管11、直导管12、通气管13、控制夹14、橡胶帽1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图I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连通式气体压强演示器,包括三管开口连通器和多管半封闭连通器,其中三管开口连通器和多管半封闭连通器设置在固定竖板架I上,其中三管开口连通器包括直形三通连接管2、粗竖管3、细竖管4、曲线管5,多管半封闭连通器包括弧形三通连接管6、中竖管7、左竖管8、右竖管9、上竖管10、两通连接管11、直导管12、通气管13、控制夹14。其中直形三通连接管2 —端连接有粗竖管3,另一端连接有细竖管4,剩下的一端连接有曲线管5 ;其中弧形三通连接管6与中竖管7、左竖管8、右竖管9分别连接;在右竖管9内设置有直导管12和通气管13,其中中竖管7通过两通连接管11与连接直导管12相连接。本技术在使用时,先用三管开口连通器演示实验现象,首先给粗竖管3内先加入约20mL红色清水,待红水慢慢通过直形三通连接管2进入曲形管5和细竖管4后,继续慢慢加入,这时三支竖管内液面就会同时上升,水位大致达各竖管中部位置后停止加水,此时三支粗细与形状不同竖管内的液面相平,我们得出的结论是上部开口、底部连通的连通器,如果其中只装一种液体,无论粗细与形状如何,当液体静止时连通器的各部分中液面总是相平的。在使用多管半封闭连通器时,有以下四种情况第一种情况为两管连通上部均开口状态时,首先将将左竖管8的活塞连同上竖管10取下,打开上端控制夹14、关上下端控制夹14后给左竖管8内慢慢注入红色清水30mL,此时红液水通过弧形三通连接管6左段进入中竖管10,当液体停止流动后等高的左竖管8和中竖管7内液面都稳定在15mL刻度处,此时能够得出的结论是开口的U形管式连通器内的一种液体静止时,两端液面相平。第二种情况为三管连通上部两管开口一管封闭状态时,首先将将连着上竖管10的活塞拔开,再将下端控制夹14打开,弧形三通连接管6左段的红液水迅速通过右段进入右竖管9,左竖管8内液面快速持续下降,中竖管7内液面慢慢下降一点后稳定不动,片刻后,左竖管8和右竖管9内的液面相平,此时中竖管7内液面高于左竖管8和右竖管9液面。此时能够得出的结论为半封闭式连通器内的一种溶液静止时,连通器开口部分的液面·相平,开口部分与封口部分的液面不定相平。第三种情况为四管连通上部一管开口三管封闭状态时,首先将连着上竖管10的活塞仍塞在左竖管8 口部,慢慢向上抽动上竖管10活塞柄,调整左竖管8和右竖管9内的液面仍处于相平位置;继续向上抽动活塞柄,将右竖管9内的红液水转移到左竖管8内后停止抽动活塞;松开上端控制夹14。此时塞左竖管8活塞时其内液体有一部分通过弧形三通连接管6进入右竖管9,抽动活塞调整后两管液面又相平;继续抽动活塞柄,当右竖管9内的红液水全部转移到左竖管8内时,上竖管10内活塞第二次上升的刻度(体积)与右竖管9被转移的液柱刻度数(容积)相等;松开上端控制夹14后,各管内状态如前,无变化。此时能够得出结论为多管半封闭连通器内的一种静止的液体,不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连通式气体压强演示器,包括三管开口连通器和多管半封闭连通器,其中三管开口连通器和多管半封闭连通器设置在固定竖板架(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管开口连通器包括直形三通连接管(2)、粗竖管(3)、细竖管(4)、曲线管(5),其中直形三通连接管(2)一端连接有粗竖管(3),另一端连接有细竖管(4),剩下的一端连接有曲线管(5);多管半封闭连通器包括弧形三通连接管(6)、中竖管(7)、左竖管(8)、右竖管(9)、上竖管(10)、两通连接管(11)、直导管(12)、通气管(13)、控制夹(14),其中弧形三通连接管(6)与中竖管(7)、左竖管(8)、右竖管(9)分别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志长
申请(专利权)人:冯志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