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开炼机中辊筒轴承座的润滑机构,包括机架,机架中设置有用于支承前辊筒的移动轴承座,每个移动轴承座能在其底部对应的导轨上来回移动,所述的导轨均安装在机架上,在每个移动轴承座的底部沿导轨方向均至少设置有一条油槽,在每个移动轴承座的下端至少设置有一个油嘴,每个移动轴承座上的油嘴与油槽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实用,大大减少了移动轴承座与导轨之间磨损,保证了两辊筒之间辊距调整的精确度,进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开炼机。
技术介绍
开炼机是开放式炼胶机的简称,是橡胶工厂用来制备塑炼胶、混炼胶或进行热炼、出型的一种辊筒外露的炼胶机械。开炼机主要包括平行排列安装在机架上的前辊筒和后辊筒,位于操作者一侧的称之为前辊筒,另一辊筒则称之为后辊筒,每根辊筒的两端均分别支承在机架上的轴承座中,物料则在两辊筒之间反复压塑混炼,为了满足不同产品不同生产工艺的要求,前辊筒与后辊筒之间的辊距需要调整,通常后辊筒两端的轴承座固定不能 移动,前辊筒两端的轴承座活动安装在机架上,且其底部分别设置有导轨,前辊筒两端的轴承座在导轨上能够向远离后辊筒或靠近后辊筒的方向来回移动,从而改变两辊筒之间的辊距,因此将前辊筒两端的轴承座称之为移动轴承座。由于前辊筒的重量较大,支承前辊筒的移动轴承座直接在导轨上经常移动后,移动轴承座的底部与导轨表面之间会产生严重的磨损,从而导致两辊筒之间的辊距调节精确度降低,引起两辊筒之间压塑出的产品的厚度不均,质量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问题的是提供一种能大大减少移动轴承座的底部与导轨表面之间磨损的开炼机中辊筒轴承座的润滑机构。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开炼机中辊筒轴承座的润滑机构,包括机架,机架中设置有用于支承前辊筒的移动轴承座,每个移动轴承座能在其底部对应的导轨上来回移动,所述的导轨均安装在机架上,在每个移动轴承座的底部沿导轨方向均至少设置有一条油槽,在每个移动轴承座的下端至少设置有一个油嘴,每个移动轴承座上的油嘴与油槽相连通。进一步地,前述的开炼机中辊筒轴承座的润滑机构,其中,在每个移动轴承座的底部两侧沿导轨方向分别设置有一条油槽,每个移动轴承座的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油嘴,每个移动轴承座上的油嘴与油槽对应相连通。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实用,在每个移动轴承座的底部设置了油槽,通过移动轴承座上的油嘴向油槽内加入润滑油,使移动轴承座与底部的导轨表面之间有润滑油润滑,大大减少了移动轴承座与导轨之间磨损,保证了两辊筒之间辊距调整的精确度,进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所述的开炼机中辊筒轴承座的润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I中移动轴承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图2仰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4图2左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优选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I、图2、图3、图4所示,开炼机中辊筒轴承座的润滑机构,包括与后辊筒2平行排列的、安装在机架I上的前辊筒3,前辊筒3的两端分别支承在活动安装在机架I上的移动轴承座4中,每个移动轴承座4能在其底部对应的导轨5上来回移动,所述的导轨5均安装在机架I上,在每个移动轴承座4的底部两侧沿导轨5方向分别设置有一条油槽6,每个移动轴承座4的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油嘴7,每个移动轴承座4上的油嘴7与油槽6对应相连通。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分别向前辊筒3两端的移动轴承座4上的油嘴7中加入润滑油,由于每个移动轴承座4上的油嘴7与油槽6之间均相连通,这样润滑油就通过油 嘴7进入到对应的油槽6中,从而使移动轴承座4的底部与对应的导轨5之间就有润滑油润滑。在润滑油的作用下,移动轴承座4与导轨5之间的磨损大大减小,从而保证了两辊筒之间辊距调整的精确度,进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权利要求1.开炼机中辊筒轴承座的润滑机构,包括机架,机架中设置有用干支承前辊筒的移动轴承座,每个移动轴承座能在其底部对应的导轨上来回移动,所述的导轨均安装在机架上,其特征在干在每个移动轴承座的底部沿导轨方向均至少设置有一条油槽,在每个移动轴承座的下端至少设置有ー个油嘴,每个移动轴承座上的油嘴与油槽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开炼机中辊筒轴承座的润滑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每个移动轴承座的底部两侧沿导轨方向分别设置有一条油槽,每个移动轴承座的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ー个油嘴,每个移动轴承座上的油嘴与油槽对应相连通。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开炼机中辊筒轴承座的润滑机构,包括机架,机架中设置有用于支承前辊筒的移动轴承座,每个移动轴承座能在其底部对应的导轨上来回移动,所述的导轨均安装在机架上,在每个移动轴承座的底部沿导轨方向均至少设置有一条油槽,在每个移动轴承座的下端至少设置有一个油嘴,每个移动轴承座上的油嘴与油槽相连通。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实用,大大减少了移动轴承座与导轨之间磨损,保证了两辊筒之间辊距调整的精确度,进而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文档编号F16N1/00GK202756872SQ20122037970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2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2日专利技术者黄振芳, 黄晓燕 申请人:张家港市兰航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开炼机中辊筒轴承座的润滑机构,包括机架,机架中设置有用于支承前辊筒的移动轴承座,每个移动轴承座能在其底部对应的导轨上来回移动,所述的导轨均安装在机架上,其特征在于:在每个移动轴承座的底部沿导轨方向均至少设置有一条油槽,在每个移动轴承座的下端至少设置有一个油嘴,每个移动轴承座上的油嘴与油槽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振芳,黄晓燕,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兰航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