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翻门机构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4989 阅读:2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上翻门机构,包括基体和门体,门体的上端铰接在基体上,基体和门体之间连接有撑杆,该撑杆的第一端铰接在铰接点上,该撑杆的第二端连接在滑槽中,该滑槽的第一端设置有撑杆支撑部,在门体的关闭位置,撑杆的第二端位于滑槽的第二端,在门体的上翻位置,撑杆的第二端滑动到滑槽的第一端并进入撑杆支撑部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上翻门机构的车辆。由于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上翻门机构中的撑杆需通过绕铰接点转动和沿滑槽滑动到撑杆支撑部中,因此在上翻过程中需要人工辅助才能实现上翻,因此能够避免使用气弹簧撑杆装置所带来的安全隐患问题,尤其是使用在车辆中能够避免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安全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上翻门领域,具体地,涉及ー种上翻门机构和使用该上翻门机构的车辆。
技术介绍
上翻门机构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中,通常门体上安装有门锁以将门体锁定,而在使用时则打开门锁并将门体上下翻起即可。现有技术中,门体多采用气弹簧撑杆装置进行门体的支撑。然而,气弹簧撑杆装置由于没有自锁功能,且安全角较小。当门体翻转较小的角度时(例如大于20°吋)则会自动开启门体,会造成一定的安全隐患。尤其是,当在车辆上应用上翻门机构时,一旦发生门锁失效的问题,由于车辆行驶时的颠颇,当门体会自动开启,此时如果使用气弹簧撑杆装置,则会使门体自动打开,导致车辆宽度或长度增加,容易发生安全隐患或物品丢失。另外,在ー些特种车辆中,例如垃圾压缩车中,由于工作环境较恶劣,长期工作后,气弹簧容易出现导杆阻塞和导杆弯曲等问题,导致上翻门开启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ー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翻门机构,该上翻门结构结构简单,可靠性闻。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该车辆使用本技术提供的上翻门机构。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上翻门机构,该上翻门机构包括基体和门体,所述门体的上端铰接在所述基体上,其中,所述基体和所述门体之间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上翻门机构,该上翻门机构包括基体(1)和门体(2),所述门体(2)的上端铰接在所述基体(1)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1)和所述门体(2)之间连接有撑杆(3),该撑杆(3)的第一端铰接在铰接点(O)上,该撑杆(3)的第二端连接在滑槽(4)中,该滑槽(4)的第一端设置有撑杆支撑部(41),在所述门体(2)的关闭位置,所述撑杆(3)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滑槽的第二端,在所述门体(2)的上翻位置,所述撑杆(3)的第二端滑动到所述滑槽(4)的第一端并进入所述撑杆支撑部(41)中。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上翻门机构,该上翻门机构包括基体(I)和门体(2),所述门体(2)的上端铰接在所述基体(I)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I)和所述门体(2)之间连接有撑杆(3),该撑杆(3)的第一端铰接在铰接点(O)上,该撑杆(3)的第二端连接在滑槽(4)中,该滑槽(4)的第一端设置有撑杆支撑部(41),在所述门体(2)的关闭位置,所述撑杆(3)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滑槽的第二端,在所述门体(2)的上翻位置,所述撑杆(3)的第二端滑动到所述滑槽(4)的第一端并进入所述撑杆支撑部(41)中。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上翻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翻门机构包括能够在所述门体(2)的上翻位置将所述撑杆(3)的第二端偏压进所述撑杆支撑部(41)的弾性件(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上翻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5)为安装在所述铰接点(0)的扭转弹簧,该扭转弹簧朝向反向于所述撑杆(3)的旋转方向偏压所述撑杆(3)。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上翻门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撑杆支撑部(41)包括第一凹槽结构(a),该第一凹槽结构(a)从所述滑槽(4)的第一端沿垂直于所述滑槽(4)且远离所述撑杆(3)的方向凹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翻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结构(a)的侧壁形成有朝向所述滑槽(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小东陈跃军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中联重科环卫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