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锈钢酸洗系统酸液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74266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4: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不锈钢酸洗系统酸液过滤装置,包括筒体和收集管,筒体的下端与收集管固定连接,筒体的内腔与收集管的内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筒体的上端固定设有上封板,在筒体的壁上均匀设有过滤孔,在筒体的上部对称设有两个溢流孔。该不锈钢酸洗系统酸液过滤装置,与目前国内使用的浅槽酸洗槽构造布置相比,可有效地去除酸洗过程中产生的塑料耐磨块,防止对循环泵、阀门、管路系统的冲击破坏,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效率高,特别适用于浅槽紊流式酸洗回酸系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不锈钢酸洗系统中酸液回收装置的改进,具体地说是一种不锈钢酸洗 系统酸液过滤装置,适用于浅槽紊流式酸槽。
技术介绍
在不锈钢带的生产过程中,会用到浅槽紊流式酸槽,为保证酸洗的质量,需提高回流酸的纯净度,减少产生的铁盐,以及生产中出现的耐磨块对循环系统的泵阀、管路等产生的冲击,避免造成漏酸,这样就需定期对回酸槽的底部过滤器进行拆卸排污清理,影响了生产节奏;由于拆卸、安装极其繁琐,至少需要2个人操作才能完成,费时费力,严重影响了生产进度,给企业带来很大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价格低廉,降低工人劳动强度,适用于浅槽紊流式酸洗槽使用的不锈钢酸洗系统酸液过滤装置。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不锈钢酸洗系统酸液过滤装置,包括筒体和收集管,筒体的下端与收集管固定连接,筒体的内腔与收集管的内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筒体的上端固定设有上封板,在筒体的壁上均匀设有过滤孔,在筒体的上部对称设有两个溢流孔。本技术还通过如下措施实施所述的过滤孔的直径为10毫米,上封板的厚度为3毫米。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目前国内使用的浅槽酸洗槽构造布置相比,可有效地去除酸洗过程中产生的塑料耐磨块,防止对循环泵、阀门、管路系统的冲击破坏,并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效率高,特别适用于浅槽紊流式酸洗回酸系统。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安装示意图;图中1、筒体;2、上封板;3、过滤孔;4、溢流孔;5、收集管;6、回酸总管;7、回酸槽。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I制作本技术。该不锈钢酸洗系统酸液过滤装置,包括筒体I和收集管5,筒体I的下端与收集管5固定连接,筒体I的内腔与收集管5的内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筒体I的上端固定设有上封板2,在筒体I的壁上均匀设有过滤孔3,在筒体I的上部对称设有两个溢流孔4。所述的过滤孔3的直径为10毫米,上封板2的厚度为3毫米,所述的筒体I和上封板2都用PPH材料制成。 使用吋,将本技术固定在回 酸槽7的底部,把收集管5的下端固定连接到回酸总管6上即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不锈钢酸洗系统酸液过滤装置,包括筒体(1)和收集管(5),筒体(1)的下端与收集管(5)固定连接,筒体(1)的内腔与收集管(5)的内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筒体(1)的上端固定设有上封板(2),在筒体(1)的壁上均匀设有过滤孔(3),在筒体(1)的上部对称设有两个溢流孔(4)。

【技术特征摘要】
1.不锈钢酸洗系统酸液过滤装置,包括筒体(I)和收集管(5),筒体(I)的下端与收集管(5)固定连接,筒体⑴的内腔与收集管(5)的内腔相连通,其特征在于筒体⑴的上端固定设有上封板(2),在筒体(I)...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宜奎姚继国韩勤利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泰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