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极坐标数控钻床,设有机座(1),机座(1)上设有工作台(18)及立柱(20),立柱(20)通过套筒(21)与横梁(22)连接,横梁(22)通过其上的滑块(23)与主轴箱(24)连接,主轴箱(24)内的主轴下端设置有钻头夹具(2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18)设有支撑台(5),其通过支撑杆(4)固定在机座(1)上,支撑台(5)上坐落有旋转台面(6),在支撑台(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8),其输出轴与支撑台5相接,并与旋转台面6连接。采用了极坐标定位方式来加工回转类零件的孔系,通过步进电机驱动钻头夹具横向进给,完成极径的定位;通过步进电机驱动工作台旋转,完成极角的定位;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孔系位置的加工精度。可采用PLC控制电路控制步进电机,省掉了通用型的数控系统,使控制系统成本大大降低。(*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钻床,尤其是一种采用极坐标方式定位,加工效率、加工精度较高的数控钻床。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的摇臂式钻床,对于回转类零件上的孔系的定位和加工都是由人工来完成的,先是用专门的定位夹具将零件固定,再通过手摇驱动钻头夹具移动,实现孔系的定位,工序较繁杂,劳动强度较大,对工人的素质要求较高。并且手动操作无法实现高精度零件的定位和加工。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采用极坐标方式定位的加工效率、精度较高的极坐标数控钻床。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极坐标数控钻床,设有机座1,机座1上设有工作台18及立柱20,立柱20通过套筒21与横梁22连接,横梁22通过其上的滑块23与主轴箱24连接,主轴箱24内的主轴下端设置有钻头夹具2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18设有支撑台5,其通过支撑杆4固定在机座1上,支撑台5上坐落有旋转台面6,在支撑台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8,其输出轴与支撑台5相接,并与旋转台面6连接。所述的步进电机8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联轴套筒13,联轴套筒13通过球轴承14与支撑台5相接,联轴套筒13通过螺钉11与旋转台面6连接,在联轴套筒13与旋转台面6间设有平键12。所述的旋转台面6是通过球轴承7安装在支撑台5上。所述的横梁22设有滑动导轨15及丝杠16,滑块23同时与滑动导轨15及丝杠16相接,横梁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17,步进电机17的输出轴与丝杠16连接。所述的主轴箱24上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26,步进电机26的输出轴连接有齿轮27,齿轮27与主轴上的齿条28相啮合。所述的步进电机8、步进电机17及步进电机26上设置有PLC控制电路。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1.采用了极坐标定位方式来加工回转类零件的孔系,通过步进电机驱动钻头夹具横向进给,完成极径的定位;通过步进电机驱动工作台旋转,完成极角的定位;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孔系位置的加工精度。2.可采用PLC控制电路控制步进电机,省掉了通用型的数控系统,使控制系统成本大大降低;3.由于PLC控制程序的模块化设计,对于工件上不同分布的孔系,只需稍改程序参数或调用不同的子程序即可,编程简单、易于掌握、通用性强,大大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4.本设备仅通过对PLC控制程序的改进,便可完成阿基米德螺旋插补铣削,实现一机多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工作台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横梁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主轴箱的结构示意图。具本实施方式如图1、2、3、4、5所示一种极坐标数控钻床,设有机座1,机座1上设有工作台18及立柱20,立柱20通过套筒21与横梁22连接,横梁22通过其上的滑块23与主轴箱24连接,主轴箱24内的主轴下端设置有钻头夹具2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18设有支撑台5,其通过支撑杆4固定在机座1上,支撑台5上坐落有旋转台面6,在支撑台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8,其输出轴与支撑台5相接,并与旋转台面6连接。所述的步进电机8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联轴套筒13,联轴套筒13通过深沟球轴承14与支撑台5相接,联轴套筒13通过十字槽沉头螺钉11与旋转台面6连接,在联轴套筒13与旋转台面6间设有平键12。所述的旋转台面6是通过推力球轴承7安装在支撑台5上。所述的横梁22设有滑动导轨15及丝杠16,滑块23同时与滑动导轨15及丝杠16相接,横梁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17,步进电机17的输出轴与丝杠16连接,步进电机17通过丝杠16驱动滑块23带动钻头夹具25实现横向进给,完成极径的定位。所述的主轴箱24上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26,步进电机26的输出轴连接有齿轮27,齿轮27与主轴上的齿条28相啮合,带动钻头夹具25实现竖向进给。所述的步进电机8、步进电机17及步进电机26上设置有PLC控制电路。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孔系位置的加工精度。权利要求1.一种极坐标数控钻床,设有机座(1),机座(1)上设有工作台(18)及立柱(20),立柱(20)通过套筒(21)与横梁(22)连接,横梁(22)通过其上的滑块(23)与主轴箱(24)连接,主轴箱(24)内的主轴下端设置有钻头夹具(2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18)设有支撑台(5),其通过支撑杆(4)固定在机座(1)上,支撑台(5)上坐落有旋转台面(6),在支撑台(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8),其输出轴与支撑台(5)相接,并与旋转台面(6)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极坐标数控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进电机(8)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联轴套筒(13),联轴套筒(13)通过球轴承(14)与支撑台(5)相接,联轴套筒(13)通过螺钉(11)与旋转台面(6)连接,在联轴套筒(13)与旋转台面(6)间设有平键(12)。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极坐标数控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旋转台面(6)是通过球轴承(7)安装在支撑台(5)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极坐标数控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梁(22)设有滑动导轨(15)及丝杠(16),滑块(23)同时与滑动导轨(15)及丝杠(16)相接,横梁(2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17),步进电机(17)的输出轴与丝杠(16)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极坐标数控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轴箱(24)上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26),步进电机(26)的输出轴连接有齿轮(27),齿轮(27)与主轴上的齿条(28)相啮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极坐标数控钻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进电机(8)、步进电机(17)及步进电机(26)上设置有PLC控制电路。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极坐标数控钻床,设有机座(1),机座(1)上设有工作台(18)及立柱(20),立柱(20)通过套筒(21)与横梁(22)连接,横梁(22)通过其上的滑块(23)与主轴箱(24)连接,主轴箱(24)内的主轴下端设置有钻头夹具(2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18)设有支撑台(5),其通过支撑杆(4)固定在机座(1)上,支撑台(5)上坐落有旋转台面(6),在支撑台(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8),其输出轴与支撑台5相接,并与旋转台面6连接。采用了极坐标定位方式来加工回转类零件的孔系,通过步进电机驱动钻头夹具横向进给,完成极径的定位;通过步进电机驱动工作台旋转,完成极角的定位;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孔系位置的加工精度。可采用PLC控制电路控制步进电机,省掉了通用型的数控系统,使控制系统成本大大降低。文档编号B23B39/08GK2829949SQ20052009332公开日2006年10月25日 申请日期2005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05年11月1日专利技术者李晋, 康晶 申请人:李晋, 康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极坐标数控钻床,设有机座(1),机座(1)上设有工作台(18)及立柱(20),立柱(20)通过套筒(21)与横梁(22)连接,横梁(22)通过其上的滑块(23)与主轴箱(24)连接,主轴箱(24)内的主轴下端设置有钻头夹具(25),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作台(18)设有支撑台(5),其通过支撑杆(4)固定在机座(1)上,支撑台(5)上坐落有旋转台面(6),在支撑台(5)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步进电机(8),其输出轴与支撑台(5)相接,并与旋转台面(6)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晋,康晶,
申请(专利权)人:李晋,康晶,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1[中国|大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