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承防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73214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轴承防脱装置,包括主轴、柱管和轴承,轴承的内圈与主轴的外壁面配合套接,轴承的外圈与柱管的内壁面配合套接,轴承设置柱管的端部,其中,该轴承防脱装置还包括:圆环状的堵盖,与柱管同心设置,该堵盖固定设置在柱管的端部,且其内侧边缘沿柱管的径向方向向内伸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轴承防脱装置通过设置圆环状的堵盖,使堵盖沿柱管的径向伸出,以抵挡轴承的脱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轴承的保持力,保证了产品的质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转向柱结构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轴承防脱装置
技术介绍
图I为现有技术中转向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转向柱是汽车上十分重要的部件,包括主轴I和柱管2,轴承3套设在主轴I的外壁,即轴承3的内圈与主轴I相配合;轴承3的外圈则与柱管2的内壁相配合。同时,轴承3靠近柱管2的端部设置。为了防止轴承3在主轴I的转动下从柱管2的一端端部内脱出,通常在柱管2的一端端部内壁面上设置三个铆点4来限定轴承3的轴向窜动,三个铆点4沿柱管2的内壁径向分布。具体地,在铆点4上铆入铆针,使该铆针与轴承3的外圈相挤压,产生过盈配合, 来防止轴承3的脱出。但是,现有的柱管2通常是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柱管2在受到铆刀的挤压后产生变形形成铆点4,变形区域容易产生裂纹或断裂,影响产品质量。同时,采用铆针来防止轴承3脱出,其对轴承3的保持力不足,当主轴I受到间歇性轴向冲击力或扭转疲劳载荷下,铆针挤压轴承3的力不足以克服轴承3与柱管2之间的摩擦力,因此仍然存在轴承3脱出的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轴承防脱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保证产品质量,提高防止轴承脱出的保持力。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轴承防脱装置,包括主轴、柱管和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主轴的外壁面配合套接,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柱管的内壁面配合套接,所述轴承设置柱管的端部,其中,所述轴承防脱装置还包括圆环状的堵盖,所述堵盖与所述柱管同心设置,所述堵盖固定在所述柱管的端部,且所述堵盖的内侧边缘沿所述柱管的径向方向向内伸出以对轴承限位。如上所述的轴承防脱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圆环状的堵盖的圆周上设置有用于与柱管连接的安装孔,所述柱管的端面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堵盖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在所述柱管上。如上所述的轴承防脱装置,其中,优选的是,还包括弹性垫圈,所述弹性垫圈设置在所述堵盖与所述轴承之间。如上所述的轴承防脱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主轴之间为过盈配合。如上所述的轴承防脱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柱管之间为过盈配口 O如上所述的轴承防脱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堵盖为金属堵盖。如上所述的轴承防脱装置,其中,优选的是所述堵盖的厚度为3_。本技术提供的轴承防脱装置通过设置圆环状的堵盖,使堵盖沿柱管的径向伸出,以抵挡轴承的脱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轴承的保持力,保证了产品的质量。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中转向柱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轴承防脱装置局部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轴承防脱装置局部剖视图,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轴承防脱装置,其中包括主轴I、柱管2和轴承3。轴承3的内圈与主轴I的外壁面相配合套接,优选的是,该轴承3的内圈与主轴I的外壁面为过盈配合。轴承3的外圈与柱管2的内壁面配合套接,优选的是,轴承3的外圈与柱管2的内壁面也为过盈配合,从而将轴承3固定在主轴I与柱管2之间。同时,轴承3的位置设置在柱管2的端部。·在实际应用中,柱管2端部的内壁面上设置有台阶状的阻挡部21,起到轴承座的作用,如图2所示,该阻挡部21限制了轴承3沿柱管2的轴向向下窜动。本实施例提供的轴承防脱装置还包括圆环状的堵盖5,与柱管2同心设置,该堵盖5固定在柱管2的端部,图2仅示出了剖开的柱管壁和堵盖5的局部,堵盖5的内侧边缘沿柱管2的径向方向向内伸出,以对轴承3限位,防止轴承3从柱管2内脱出。优选的是,堵盖5的伸出位置覆盖轴承3的外圈部分,而不会伸至轴承3的内圈部分,以避免轴承3内圈发生相对转动时,与堵盖5发生相对摩擦。上述装置当主轴I受到间歇性冲击力或扭转疲劳载荷时,即使轴承3没有保持在原有的位置,产生了沿柱管2的轴向窜动,也会在堵盖5的阻挡下,不会脱出。堵盖5在柱管2端部的固定可以有多种方式,例如焊接固定,但是优选的是,堵盖5的圆周上设置有用于与柱管2连接的安装孔51,同时柱管2的端面设置有螺纹孔,堵盖5通过螺栓6穿过上述安装孔51和螺纹孔固定连接在柱管2上。螺栓连接的方式使堵盖5能够方便拆卸,有利于维修更换。优选的是,堵盖5为金属堵盖,例如,碳钢堵盖,堵盖5的厚度为3mm,即能满足强度要求也不会使该堵盖的重量和体积超出设计需求。进一步地,该轴承防脱装置还包括弹性垫圈7,该弹性垫圈7设置在堵盖5与轴承3之间。当该装置设置有弹性垫圈7时,需保证堵盖5向内伸出至弹性垫圈7的内圈之内,防止弹性垫圈7的脱出。当轴承3发生窜动时,弹性垫圈7在窜动过程中提供额外保持力的同时吸收部分震动能量,降低了震动和噪声。当弹性垫圈7被完全压平失效后,压出力通过弹性垫圈7完全传递到堵盖5上。此时,堵盖5能提供足够的轴向保持力。堵盖5提供的保持力可达15000N以上,而现有技术通过铆点来提供保持力,其保持力仅为6000N,本实施例提供的轴承防脱装置大大降低了轴承脱出的风险。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轴承防脱装置通过设置圆环状的堵盖,使堵盖沿柱管的径向向内伸出,以抵挡轴承的脱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了轴承的保持力,保证了产品的质量。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轴承防脱装置,包括主轴、柱管和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主轴的外壁面配合套接,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柱管的内壁面配合套接,所述轴承设置柱管的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防脱装置还包括:圆环状的堵盖,所述堵盖与所述柱管同心设置,所述堵盖固定在所述柱管的端部,且所述堵盖的内侧边缘沿所述柱管的径向方向向内伸出以对轴承限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防脱装置,包括主轴、柱管和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与所述主轴的外壁面配合套接,所述轴承的外圈与所述柱管的内壁面配合套接,所述轴承设置柱管的端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轴承防脱装置还包括 圆环状的堵盖,所述堵盖与所述柱管同心设置,所述堵盖固定在所述柱管的端部,且所述堵盖的内侧边缘沿所述柱管的径向方向向内伸出以对轴承限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承防脱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状的堵盖的圆周上设置有用干与柱管连接的安装孔,所述柱管的端面设置有螺纹孔,所述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鸿鹄
申请(专利权)人:蒂森克虏伯富奥汽车转向柱长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