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明泉专利>正文

船用气缸套车削夹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72109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3-01 02: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船用气缸套车削夹具,带内孔的芯轴(1)的壁面上开径向孔,芯轴(1)的两端开轴向孔,轴向孔贯通径向孔,芯轴(1)的径向孔上安装一号闷塞(2)和二号闷塞(11)密封,一号涨套(8)和二号涨套(9)装配于芯轴(1)的轴向孔处,芯轴(1)法兰端内孔中装配导套(6),导套(6)的外圆周上的环槽的通孔贯通芯轴(1)的轴向孔,导套(6)内安装活塞(5),活塞(5)连接顶杆(4),芯轴(1)的内孔尾端装配后闷盖(10),后闷盖(10)上设顶针孔,整体构成夹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装配轻便,使用方便,转动惯量小,适用于船用气缸套的批量化生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船用柴油机气缸套的车削精加工夹具,特别适用于船用柴油机大内径气缸套的精车加工。
技术介绍
目前,船用柴油机气缸套因为其体积大、重量较重,同时产品尺寸精度、内孔和外圆的装配腰带及台肩的形位公差要求高,一般都是采用将外圆加工后,通过以外圆部位来人工找正的方法加工内孔,产品的质量保证能力小,同时操作人员的劳动量较大,对员工的操作技能要求高,所以船用气缸套批量化生产的关键工序就是精车工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船用气缸套车削夹具,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保证加工产品尺寸和形状及位置公差精度等级,同时能适用于船用气缸套的批量化生产。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法是该夹具包括芯轴、一号闷塞、顶杆、活塞、导套、一号涨套、二号涨套、后闷盖和二号闷塞,芯轴为带内孔的中空结构,芯轴的壁面上加工径向孔,芯轴的两端分别加工轴向孔,轴向孔贯通径向孔,芯轴的径向孔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一号闷塞和二号闷塞密封,一号涨套和二号涨套分别装配于芯轴的前后端位于轴向孔处,芯轴靠近法兰端内孔中装配导套,导套的外圆周加工环槽,环槽上的通孔贯通芯轴的轴向孔,导套内安装活塞,活塞连接顶杆,顶杆推动活塞向右在导套内自由的运动,一号涨套、二号涨套、芯轴、导套和活塞形成一个密闭的空腔,芯轴的内孔尾端装配后闷盖,后闷盖上设顶针孔,整体构成夹具。其中,活塞的外壁上安装密封圈。安装时,在一号涨套、二号涨套、芯轴、导套和活塞形成的密闭空腔内装满液性塑料,将气缸套放置在夹具上,顶杆外联油缸,同时将尾顶针顶紧后闷盖的顶针孔;加工时,顶杆向右移动,推动活塞右移压缩液性塑料,液性塑料涨开一号涨套和二号涨套将气缸套涨紧;当气缸套加工结束后,将顶杆左移,小活塞在液性塑料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左移,一号涨套、二号涨套弹性回复,气缸套的涨紧力消除,将气缸套从夹具取下。本技术利用中空的芯轴在两端安置一号涨套、二号涨套,在一号涨套、二号涨套、芯轴、导套和活塞形成的密闭空腔内装满液性塑料,通过导套内活塞的移动来压缩腔内的液性塑料,使得涨套外径涨大,起到定位和夹紧作用,装配轻便,使用方便,转动惯量小,保证了加工产品尺寸和形状及位置公差精度等级,适用于船用气缸套的批量化生产。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芯轴,2. —号闷塞,3.密封圈,4.顶杆,5.活塞,6.导套,7.液性塑料,8. 一号涨套,9. 二号涨套,10.后闷盖,11. 二号闷塞。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不,该夹具包括芯轴I、一号闷塞2、顶杆4、活塞5、导套6、一号涨套8、二号涨套9、后闷盖10和二号闷塞11,芯轴I为带内孔的中空结构,芯轴I的壁面上加工径向孔,芯轴I的两端分别加工轴向孔,轴向孔贯通径向孔,芯轴I的径向孔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一号闷塞2和二号闷塞11密封,一号涨套8和二号涨套9分别装配于芯轴I的前后端位于轴向孔处,芯轴I靠近法兰端内孔 中装配导套6,导套6的外圆周加工环槽,环槽上的通孔贯通芯轴I的轴向孔,导套6内安装活塞5,活塞5连接顶杆4,顶杆4推动活塞5向右在导套6内自由的运动,一号涨套8、二号涨套9、芯轴I、导套6和活塞5形成一个密闭的空腔,芯轴I的内孔尾端装配后闷盖10,后闷盖10上设顶针孔,整体构成夹具。其中,活塞5的外壁上安装密封圈3。安装时,在一号涨套8、二号涨套9、芯轴I、导套6和活塞5形成的密闭空腔内装满液性塑料7,将气缸套放置在夹具上,顶杆4外联油缸,同时将尾顶针顶紧后闷盖10的顶针孔;加工时,顶杆4向右移动,推动活塞5右移压缩液性塑料7,液性塑料7涨开一号涨套8和二号涨套9将气缸套涨紧;当气缸套加工结束后,将顶杆4左移,小活塞5在液性塑料7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左移,一号涨套8、二号涨套9弹性回复,气缸套的涨紧力消除,将气缸套从夹具取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船用气缸套车削夹具,其特征是:该夹具包括芯轴(1)、一号闷塞(2)、顶杆(4)、活塞(5)、导套(6)、一号涨套(8)、二号涨套(9)、后闷盖(10)和二号闷塞(11),芯轴(1)为带内孔的中空结构,芯轴(1)的壁面上加工径向孔,芯轴(1)的两端分别加工轴向孔,轴向孔贯通径向孔,芯轴(1)的径向孔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一号闷塞(2)和二号闷塞(11)密封,一号涨套(8)和二号涨套(9)分别装配于芯轴(1)的前后端位于轴向孔处,芯轴(1)靠近法兰端内孔中装配导套(6),导套(6)的外圆周加工环槽,环槽上的通孔贯通芯轴(1)的轴向孔,导套(6)内安装活塞(5),活塞(5)连接顶杆(4),顶杆(4)推动活塞(5)向右在导套(6)内自由的运动,一号涨套(8)、二号涨套(9)、芯轴(1)、导套(6)和活塞(5)形成一个密闭的空腔,芯轴(1)的内孔尾端装配后闷盖(10),后闷盖(10)上设顶针孔,整体构成夹具。

【技术特征摘要】
1.船用气缸套车削夹具,其特征是该夹具包括芯轴(I)、一号闷塞(2)、顶杆(4)、活塞(5)、导套(6)、一号涨套(8)、二号涨套(9)、后闷盖(10)和二号闷塞(11),芯轴(I)为带内孔的中空结构,芯轴(I)的壁面上加工径向孔,芯轴(I)的两端分别加工轴向孔,轴向孔贯通径向孔,芯轴(I)的径向孔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一号闷塞(2)和二号闷塞(11)密封,一号涨套(8)和二号涨套(9)分别装配于芯轴(I)的前后端位于轴向孔处,芯轴(I)靠近法兰端内孔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明泉严方李艳丽李美英
申请(专利权)人:王明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