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工艺装备。钻孔是机械制造行业必不可少的工序。在同一平面内,孔的位置按圆周分布,目前的加工方法是一个一个地加工或采用专用设备加工。其缺点是工效低,功率浪费大。例如在Z35钻床上加工同一材料的φ35.5和15.5两个孔,则φ15.5孔消耗功率只有φ35.5孔的四分之一,显然是大马拉小车;若要工厂配备各种功率钻床是不经济的;而专用设备只能加工尺寸完全相同的零件。如果有几个或多批零件,孔的位置分布圆尺寸大小不一,就无法解决了。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孔位相似的同类型零件而提供一种高效钻具。本技术是由动力输入轴〔1〕、齿轮〔2〕、介轮架〔3〕介轮〔4〕、介轮轴〔5〕、压紧螺钉〔6〕、转位齿轮〔7〕、钻杆齿轮〔8〕、连杆〔9〕、钻杆轴〔10〕、钻杆套筒〔11〕套筒〔12〕、圆螺母〔13〕、壳体〔14〕和拨杆〔15〕等零部件构成。其外型近似φ300×300圆柱体。本技术的特征在于增加设计了钻杆套筒装置〔11〕,在它上面铣有扁方以便与壳体〔14〕配合。本技术的特征还在于增加设计了介轮架〔3〕,并在其外圆上加有齿轮,其内圆支承于壳体〔4〕上,其上面加工支承介轮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高效可调孔位钻具,它是由动力输入轴[1]、齿轮[2]、介轮[4]、介轮轴[5]、钻杆齿轮[8]、钻杆[10]圆螺母[13]、壳体[14]和拨杆[15]等零部件构成,其特征是增加设计了介轮架[3]、压紧螺钉[6]、转位齿轮[7]连杆[9]、套筒[12]、壳体[14]和钻杆套筒[11]。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