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车床钻孔自动进给装置,该装置主要有定位部分、变速部分、控制部分连接组成;由带轮传动机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齿轮传动机构、螺旋传动机构组装成变速部分,变速部分的各部件安装在箱体内,电动机皮带轮、蜗杆皮带轮等组成带轮传动机构,蜗杆、蜗轮等组成蜗轮蜗杆传动机构,Ⅰ轴组件、Ⅱ轴组件、Ⅲ轴组件连接组成齿轮传动机构,方牙螺母、钻杆组成螺旋传动机构;该装置作为卧式车床专用附件,安装方便,通用性好,操作便捷,工作稳定,自动进给,快速进退,过载保护,提升工作效益,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加工质量。(*该技术在201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领域,具体涉及车床钻孔自动进给装置。
技术介绍
卧式车床是钻削旋转类零件内孔的主要设备之一,由于卧式车床尾套筒的工作行程和传动结构所限,它的钻孔性能和工作方式不能满足和适应呈批量的在旋转类零件上钻削长深孔的要求,现有设备无法提高加工长深孔的经济效益,如购买专用钻孔设备则投资巨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车床钻孔自动进给装置,该装置作为卧式车床专用附件,克服卧式车床在旋转类零件上加工长深孔存在的不足,自动进给,快速进退,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加工质量,提升工作效率。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该装置主要有定位部分、变速部分、控制部分连接组成;由带轮传动机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齿轮传动机构、螺旋传动机构组装成变速部分,变速部分的各部件安装在箱体内,电动机皮带轮、蜗杆皮带轮等组成带轮传动机构,蜗杆、蜗轮等组成蜗轮蜗杆传动机构,I轴组件、II轴组件、III轴组件等组成齿轮传动机构,方牙螺母、钻杆组成螺旋传动机构;定位部分主要由定位套、螺帽组成,定位套的外圆和端面圆与变速部分的箱体连接;主要由偏心轴、手柄、拨叉、离合器架组成控制部分,与离合器架连接的变速部分的离合齿轮置于拨叉中间,偏心轴插入拨叉内孔,偏心轴中间经轴套用螺栓固定在变速部分的箱体上,手柄固定在偏心轴的头部。该装置作为卧式车床专用附件,安装方便,通用性好,操作便捷,工作稳定,自动进给,快速进退,过载保护,显著提升工作效益,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加工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图3为图1的B-B剖视图图4为图1的C-C剖视图图中1螺帽、2尾座体、3锁紧套、4锁紧螺杆、5定位套、6钻杆、7箱体、8从动圆锥齿轮、9向心推力轴承、10间隔套、11螺帽、12方牙螺母、13齿轮、14齿式离合器、15III轴、16主动圆锥齿轮、17弹簧、18大双联齿轮、19II轴、20小双联齿轮、21快速齿轮、22小离合齿轮、23I轴、24大离合齿轮、25圆锥式离合架、26蜗轮、27拨叉、28衬套、29偏心轴、30手柄、31蜗杆皮带轮、32电机皮带轮、33蜗杆轴、34平键、35电机轴具体实施方式如图所示,该装置主要由定位部分、变速部分、控制部分连接组成,变速部分包括有带轮传动机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I轴、II轴、III轴连接而成的齿轮传动机构和螺旋传动机构。定位部分定位部分主要由定位套5和螺帽1组成,以定位套5的外圆和端面圆与变速部分的箱体7连接,并用螺栓紧固。变速部分依次将从动圆锥齿轮8、向心推力轴承9、间隔套10等装在箱体7内端的定位套5的外径上,用螺帽11紧固,再将方牙螺母12紧固在从动圆锥齿轮上使其同轴,钻杆6螺纹端的键槽对准定位套内孔中滑动平键插入与方牙螺母接触,旋转方牙螺母使其与钻杆上的螺纹旋合,形成螺旋传动机构。将III轴15带有键槽端插入箱体外侧的轴套座孔中,并依次将齿轮13、齿式离合器14、弹簧17、主动圆锥齿轮16等装在III轴上,经内外滑动轴承座用螺栓将其固定在箱体两轴承座孔之间,形成III轴组件。将II轴19带有键槽端插入箱体外侧的轴套座孔中,并依次把小双联齿轮20、大双联齿轮18等装在II轴上,经内外轴承座用螺栓将其固定在箱体的两轴承座孔之间,形成II轴组件。将I轴23带有键槽端插入箱体外侧的轴承座孔中,并依次把大离合齿轮24、已组装圆锥式离合架25的快速齿轮21、小离合齿轮22、蜗轮26等装在I轴上,经两轴承座用螺栓将其固定在箱体的两轴承座孔之间,形成I轴组件。将两端装配向心推力轴承9的蜗杆轴33分别经内外轴承座用螺栓固定在箱体的两轴承座孔之间,使蜗杆与蜗轮26啮合,并在蜗杆开有键槽端装上平键34,形成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在蜗杆轴33上安装蜗杆皮带轮31,在电机轴35上安装电机皮带轮32,将三角皮带装在蜗杆和电机皮带轮上组成带轮传动机构。通过以上各部件的连接形成完整而独立的变速部分。控制部分与圆锥式离合器架25连接的快速齿轮21置于拨叉27中间,偏心轴29圆柱端插入拨叉的内孔,偏心轴中部经衬套28用螺栓固定在箱体7上,装好弹簧、钢球的手柄30用螺栓固定在偏心轴的方头部,形成控制部分,操作手柄与装在箱体上的电机倒顺开关相互配合使用,达到控制钻孔装置。在设计中箱体和从动圆锥齿轮同以定位套为安装基准,从而保证了从动圆锥齿轮与主动圆锥齿轮装配位置的精度要求,而安装在从动圆锥齿轮上的方牙螺母与定位套内孔中的钻杆属同一安装基准件,因而满足了方牙螺母在旋转时能带动钻杆上的螺纹使钻杆在T形导向键的作用下,与定位套作相对直线往复运动,实现钻杆带动钻头达到自动进给和快速运动的目的。加上定位套外径尺寸与车床尾座套筒外径尺寸要求相同,属于同一安装基准,因此钻杆与车床主轴的同轴度能满足钻杆在旋转类零件上钻削孔的技术要求。在工作中,当上下扳动偏心轴29上的手柄30时,拨叉27便带动快速齿轮21作轴向滑动,并在圆锥式离合器架25的作用下使快速齿轮21两端上的外花键分别与小离合齿轮22上的内花键或大离合齿轮24上的内花键啮合,将I轴小离合齿轮和大离合齿轮的线速度分别传递给II轴19上的大双联齿轮18或小双联齿轮20,并将大双联齿轮或小双联齿轮各自输出较低的线速度传递给III轴15上的齿轮13,使III轴分别获得两个更慢的线速度,再经主动圆锥齿轮16带动从动圆锥齿轮8,由方牙螺母12使钻杆6实现粗、细进给运动。而钻杆的快进运动是将快速齿轮的线速度经II轴齿轮直接传递给III轴齿轮,再由主动圆锥齿轮带动从动圆锥齿轮使方牙螺母带动钻杆作快进往复运动。快退运动是经倒顺开关控制电动机反转来实现,它的传动结构与快进相同。在快速进退进程中为防钻杆承受的轴向力过大,由齿式离合器14克服弹簧17的压力与齿轮13打滑并发出哒哒的声响以示预警,起过载保护作用。钻杆的三种运动速度1)快速进退运动=电机转速×(D1Z1Z3Z8Z12/D2Z2Z8Z10Z13)×T =1000×(251×1×45×15×25/565×20×15×45×50)×12=133.2mm/分2)细进给运动=电机转速×(D1Z1Z4Z8Z12/D2Z2Z9Z10Z13)×T=1000×(251×1×15×15×25/565×20×45×45×50)×12=14mm/分3)粗进给运动=电机转速×(D1Z1Z5Z1Z12/D2Z2Z6Z11Z13)×T=1000×(251×1×20×15×25/565×20×40×45×50)×12=22.2mm/分该装置可直接与C6-140系列车床组合使用或利用衬套与尾座孔较大的车床组合使用。权利要求1.车床钻孔自动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主要由定位部分、变速部分、控制部分连接组成,安装在箱体内的变速部分包括有带轮传动机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I轴、II轴、III轴连接而成的齿轮传动机构和螺旋传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床钻孔自动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定位部分主要由定位套(5)和螺帽(1)组成,以定位套(5)的外圆和端面圆与变速部分的箱体(7)连接,并用螺栓紧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床钻孔自动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将从动圆锥齿轮(8)、向心推力轴承(9)、间隔套(10)等装在箱体(7)内端的定位套(5)的外径上,用螺帽(1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车床钻孔自动进给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主要由定位部分、变速部分、控制部分连接组成,安装在箱体内的变速部分包括有带轮传动机构、蜗轮蜗杆传动机构、Ⅰ轴、Ⅱ轴、Ⅲ轴连接而成的齿轮传动机构和螺旋传动机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文志,
申请(专利权)人:淮阴工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