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床进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0362443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4-08-27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机床制造领域,具体为一种车床进给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电机通过支撑座固定于床鞍上,电机轴与丝杠通过联轴器连接。丝杠两端以轴承(轴承单元)支撑,丝杠螺母固定在滑板上,电机、电机支撑座、丝杠、丝杠尾端支撑座构成进给部件的主体结构。电机端的支撑轴承为深沟球轴承,深沟球轴承外圈与电机支承座孔间的配合为间隙配合;尾端轴承单元和支承座孔间存在尺寸差,有较大间隙。该结构通过导轨的导向作用来校直丝杠,避免了反复打表、配磨调整垫调整丝杠和导轨之间位置关系的繁琐过程,提高了装配效率。(*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床进给机构
本技术属于机床制造领域,具体为一种车床进给机构。
技术介绍
中国技术专利(专利号:CN200520139616.3)公开一种直线电机驱动的数控车床进给机构,其包括设置在直线电机动子上的滑台,滑台上设有刀架。直线电机定子安装在底座上,直线导轨座与滑台连接。直线电机的动子和定子置于两导轨内侧和滑台底面形成的空间内,直线电机的动子和定子采用卧式安装,其主要是解决普通数控车床不能加工非圆截面零件的技术问题,并有效解决直线电机应用的密封、防磁、散热和安全防护等问题,借助高精度直线滚动导轨、光栅尺反馈元件,以及优化结构设计,减轻运动惯量等措施来提高进给运动的响应速度和进给位置精度。目前,车床进给机构中丝杠支撑结构或采用一端支撑、一端固定,或采用一端固定、一端自由,或采用两端固定的支撑方式。固定端轴承与支撑座孔之间为配合尺寸。丝杠与导轨的位置关系通过反复打表调整,并且配磨调整垫来实现两支撑座的等高,支撑座加工要求高,费时费力,丝杠容易憋劲,影响传动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床进给机构,以简化机床进给结构,降低丝杠的安装难度,提高装配效率。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车床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床鞍上安装支撑座Ⅰ及支撑座Ⅱ,丝杠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支撑座Ⅰ及支撑座Ⅱ上,丝杠通过丝杠螺母安装于滑板上;支撑座Ⅰ上安装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杠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丝杠的另一端安装与支撑座Ⅱ固定配合的轴承单元;丝杠另一端的轴承单元通过螺钉与支撑座Ⅱ固定,轴承单元径向和支撑座Ⅱ的轴承孔之间有尺寸差;丝杠在电机的一端与支撑座Ⅰ之间通过深沟球轴承支撑;深沟球轴承通过轴承挡圈在丝杠上固定;深沟球轴承外圈与支撑座Ⅰ的孔之间配合为间隙配合;丝杠螺母和滑板上丝母座的安装孔之间存在尺寸差,丝杠螺母通过法兰端面定位并固定在滑板的丝母座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床进给机构,其特征在于:床鞍上安装支撑座I及支撑座II,丝杠的两端分别设置于支撑座I及支撑座II上,丝杠通过丝杠螺母安装于滑板上; 支撑座I上安装电机,电机的输出端与丝杠的一端通过联轴器连接,丝杠的另一端安装与支撑座II固定配合的轴承单元;丝杠另一端的轴承单元通过螺钉与支撑座II固定,轴承单元径向和支撑座II的轴承孔之间有尺寸差; 丝杠在电机的一端与支撑座I之间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宇鹏林剑峰孔祥志李晓岩杨迪乔保中曹众狄子建金铁路平侯剑锋
申请(专利权)人:沈机集团香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香港;8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