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367773 阅读:2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07: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调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及其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步骤S1:在洁净的Si衬底上制备阻挡层;S2:在阻挡层上制备布拉格反射栅,布拉格反射栅由不同声波阻抗薄膜构成;S3:在布拉格反射栅上依次制备粘附层和底电极;S4:在底电极上制备多层异质结构,并作为体声波谐振器的压电层;多层异质结构由BST薄膜、BZT薄膜或BZN薄膜构成;S5:将多层异质结构进行退火处理后形成晶化薄膜;S6:在晶化薄膜上制备顶电极后获得可调薄膜体声波谐振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多层异质结构作为压电层使得体声波谐振器具有相对较低的介电损耗和漏电流,具有相对适中的介电常数和相对较高的可调性;室温下具有较大的优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体声波谐振器
,更具体地,涉及。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无线通信技术向高频、高速方向发展,人们对高频通信中常用的前置滤波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高性能、微波集成化等。目前射频系统中使用的带通滤波器主要有微波介质陶瓷滤波器和声表面波(SAW)滤波器。介质陶瓷滤波器虽然性能好但存在体积大和工艺兼容性差等问题,限制了其进一步的发展。虽然SAW滤波器具有较高的Q值,几何尺寸也比较小,但由于其叉指电极的指宽和指间距与工作频率成反比,增加了光刻工艺的难度,使其高频应用受到限制。薄膜体声波谐振器(FBAR)是一种新兴的射频滤波器。相对于传统的介质陶瓷滤波器和SAW滤波器,其工作频率高(最高可达20GHz)、温度系数小、功率容量大、损耗低、抗干扰好、体积小、成本低、可大批量生产。因此,制备一种高效率、谐振·频率可调的薄膜体声波谐振器成为了一个研究热点。可调FBAR采用Si单晶为衬底,主要结构是金属层-压电层-金属层的三明治结构。为将能量束缚在三层结构内,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在衬底和器件之间利用Si腐蚀的各项异性特性,用微机械加工工艺制备空气层以隔离能量;第二种方法是由Si02/W、Si02/Mo或Si02/Au等多层膜组成的反射层以隔断声波在衬底中的损耗。可调FBAR通常是利用铁电材料的介电常数随外加电场变化的特点实现频率可调的特性。在可调FBAR的研究中,压电层目前采用的最多的铁电材料有BST (BaxSrl-xTi03)、BZT (Ba (ZrxTi 1-χ) 03)和 PZT (Pb (ZrxTi 1_χ03)),传统的压电材料如AlN和ZnO具有较小的频率可调范围,因此一般不用在可调FBAR中。PZT构成的谐振器具有较大的可调性,但是由于本身存在迟滞的特点,在实际应用中受到了阻碍。基于顺电相的BST (BaxSrl-xTi03,x < O. 5)具有介电非线性强、漏电流损耗小,无迟滞的特点,但是BST具有的高介电常数和相对较高的介电损耗制约了其在微波可调器件中的应用。相比来说,基于顺电相的BZT薄膜具有较小的介电损耗和较为显著地温度稳定性。以前的可调FBAR通常只采用上面的一种材料作为压电层,可调率较小、漏电流密度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制备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一种材料作为压电层导致体声波谐振器的可调率较小、漏电流密度较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调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制备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I :在洁净的Si衬底上制备阻挡层;S2:在所述阻挡层上制备布拉格反射栅,所述布拉格反射栅由不同声波阻抗薄膜构成;S3 :在所述布拉格反射栅上依次制备粘附层和底电极;S4 :在底电极上制备多层异质结构,并作为体声波谐振器的压电层;所述多层异质结构由BST薄膜、BZT薄膜或BZN薄膜构成;S5 :将所述多层异质结构进行退火处理后形成晶化薄膜;S6:在所述晶化薄膜上制备顶电极后获得所述可调薄膜体声波谐振器。更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所述不同声波阻抗薄膜为Si02和W薄膜、Si02和Mo薄膜或Si02和Au薄膜。更进一步地,所述粘附层为Ti层或Ti02层,所述底电极和顶电极的材料为Pt或Au。 更进一步地,在步骤S4中,所述多层异质结构为BZT、BST和BZT三层结构、BST、BZT和BST三层结构或BZN和BST两层结构;所述BZN为Bil. 5Znl. ONbl. 507。更进一步地,在步骤S4中,BZT薄膜的厚度为50nm,BST薄膜的厚度为200nm。更进一步地,在步骤S4中,采用射频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多层异质结构,溅射参数为靶基距70mm,工作气压2. OPa,溅射功率150W,基底温度300°C,02和Ar的气体流速比为3 7,本底真空为6. 0Xl(T4Pa。更进一步地,在步骤S6中,所述顶电极为圆环形,圆环的外直径为300 μ m,内直径为60 μ m,所述顶电极的厚度为lOOnm。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根据权利上述的制备方法获得的可调薄膜体声波谐振器,所述可调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压电层为多层异质结构;所述多层异质结构由BST薄膜、BZT薄膜或BZN薄膜构成。更进一步地,所述多层异质结构为BZT、BST和BZT三层结构,BST、BZT和BST三层结构或BZN和BST两层结构;所述BZN为Bil. 5Znl. ONbl. 507。更进一步地,所述BZT薄膜的厚度为50nm,所述BST薄膜的厚度为200nm。本专利技术采用多层异质结构作为压电层;具有相对较低的介电损耗和漏电流,在同等条件下BZT、BST和BZT多层异质结构的漏电流相对于BST单层结构得到了明显的改善;相对适中的介电常数和相对较高的可调性;室温下具有较大的优值。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调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制备方法的实现流程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电层为BZT、BST和BZT复合薄膜固态装配型体声波谐振器的结构;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电层为BZT、BST和BZT复合薄膜硅反面刻蚀型体声波谐振器的结构;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BST薄膜、BZT薄膜和BZT/BST/BZT复合薄膜三种薄膜的漏电流密度。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图I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调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制备方法实现流程,具体包括SI :在洁净的Si衬底上制备阻挡层;S2 :在阻挡层上制备布拉格反射栅,布拉格反射栅由不同声波阻抗薄膜构成; S3 :在布拉格反射栅上依次制备粘附层和底电极;S4 :在底电极上依次制备BST和BZT薄膜,形成BZT、BST和BZT或BST、BZT和BST多层异质结构,并作为体声波谐振器的压电层;S5 :将BST和BZT薄膜进行退火处理后形成晶化薄膜;S6 :在晶化薄膜上制备顶电极后获得可调薄膜体声波谐振器。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基于顺电相的BST薄膜具有介电非线性强、漏电流损耗小,无迟滞的特点,但是BST具有的高介电常数和相对较高的介电损耗制约了其在微波可调器件中的应用。相比来说,基于顺电相的BZT薄膜具有较小的介电常数和介电损耗以及较为显著地温度稳定性,但是其本身的介电可调率较小。本专利技术采用BST和BZT两种材料形成一种复合结构作为压电层可以起到调和作用,改善了器件的性能。为了更进一步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调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制备方法,现参照图2和图3并结合具体实例详述如下实施例一(I)选定〈100〉晶相的娃片1,厚度为O. 5mm,先后在甲苯、丙酮和无水乙醇中超声清洗5min,用高纯N2吹干;(2)用射频磁控溅射的方法制备阻挡层2,阻挡层的材料选用Si02 ;(3)在阻挡层2上用射频磁控溅射的方法依次制备3、4薄膜,得到两对由3、4外延薄膜组成的布拉格反射栅,其中3、4可以分别是Si02、W、Si02、Mo或Si02、Au等,3、4的厚度根据不同材料选定;(4)用射频磁控溅射的方法在以上制备的布拉格反射栅上先后制备粘附层5和底电极6,其中粘附层选用Ti或Ti02,底电极选用Pt或Au等,其厚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调薄膜体声波谐振器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S1:在洁净的Si衬底上制备阻挡层;S2:在所述阻挡层上制备布拉格反射栅,所述布拉格反射栅由不同声波阻抗薄膜构成;S3:在所述布拉格反射栅上依次制备粘附层和底电极;S4:在底电极上制备多层异质结构,并作为体声波谐振器的压电层;所述多层异质结构由BST薄膜、BZT薄膜或BZN薄膜构成;S5:将所述多层异质结构进行退火处理后形成晶化薄膜;S6:在所述晶化薄膜上制备顶电极后获得所述可调薄膜体声波谐振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邱云周东祥罗为龚树萍胡云香郑志平刘欢赵俊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