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勇专利>正文

手动钻孔机(1)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705 阅读:2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手动钻孔机,包括一个手动传递机构,一个轴向进给机构,一个导向机构,一个间隙调整机构,手动传递机构由主轴5、与主轴5上端部相连的扳手2及与主轴5下端部相连的钻头12、套钻13构成;轴向进给机构由手轮16、蜗杆17、蜗轮8、螺母6、丝杆10构成;导向机构由上端通过箱盖7与螺母6配合下端与丝杆10相连接的护箱9构成间隙调整机构由螺母6上方的与主轴5相连的调整螺母3、设在螺母6上端部两侧的两平面轴承4构成。产品密封性能良好,工作稳定,劳动强度低、可一机多用。它可用作在输送液体或气体的管道上,不停止其输送工作进行带压钻孔以便安装分支管道的装置。(*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管道安装、维修设备领域,具体是一种手动钻孔机。现有管道安装、维修用的钻孔机,主要是将整个孔洞钻成碎屑,再进行攻丝,旋入分流阀整机与管道仅靠一根链条固定,工作时极为不稳定,因此钻孔攻丝精度差,密封性能不可靠,整机结构复杂,体积大,笨重、给施工、运输带来极大的不便。随着输送行业管道的改进,多种管道并存的城镇越来越普遍,而现有的钻孔机只适用于厚壁铸铁管的钻孔攻丝,而对薄壁钢管,塑料管、玻璃钢管及水泥管的钻孔攻丝却无能为力。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为人们提供一种密封性能良好,工作稳定,劳动强度低、一机多用的手动钻孔机。它可用作在输送液体或气体的管道上,不停止其输送工作进行带压钻孔以便安装分支管道的装置。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技术的手动钻孔机,由手轮(16)、主轴(5)、钻头(12)构成,其特点是还包括一个手动传递机构,一个轴向进给机构,一个导向机构,一个间隙调整机构,手动传递机构由主轴(5)、与主轴(5)上端部相连的棘轮扳手(2)及与主轴(5)下端部相连的钻头(12)、套钻(13)构成;轴向进给机构由手轮(16)、蜗杆(17)、蜗轮(8)、螺母(6)、丝杆(10)构成,手轮(16)套在蜗杆(17)上,蜗杆(17)与蜗轮(8)齿合,螺母(6)与蜗轮(8)相连,丝杆(10)一侧与螺母(6)螺纹配合另一侧套在主轴(5)上;导向机构由上端通过箱盖(7)与螺母(6)配合下端与丝杆(10)相连接的护箱(9)构成;螺母(6)插接在箱盖(7)的内孔中;间隙调整机构由螺母(6)上方的与主轴(5)相连的调整螺母(3)、设在螺母(6)上端部两侧的两平面轴承(4)构成。本技术的底端通过过渡盘(18)与管鞍(19)相连。本技术的还可在机座上设置排污球阀(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钻孔机与球阀或闸阀管鞍通过螺栓固定在管道上进行钻孔,省去了攻丝,其连接可靠,克服了现有技术薄壁管道钻孔攻丝,旋入分流阀所造成密封不严的缺陷,由于增加了导向机构,减少了工作时的振动,由于丝杆、螺母增加了间隙调整机构,防止了丝杆、螺母配合而产生扎刀现象,进一步提高了工作稳定性,由于采用了套料钻孔的方式,极大地减少了切削量,降低了切削力和劳动强度,从而提高了钻头及钻孔机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效率,本技术的部分零部件采用了铝合金等轻型材料制成,以使整机重量轻、体积小,操作运输方便,由于钻头体部经过了先进工艺的热处理,刃部采用了高效的硬质合金制成,不但延长了刀具使用寿命,而且能在各种金属管,塑料管、玻璃钢管及水泥管道上进行带压钻孔,拓宽了适用范围,实现了一机多用的目的。本技术尤其适用于在DN50毫米以上的管道上手动带压钻孔安装DN100~200毫米的分支管道。下面通过实施例进一步描述本技术,本技术不仅限于所述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工作状态示意图。图中1螺钉;2、扳手;3、调整螺母;4、平面轴承;5、主轴;6、螺母;7、箱盖;8、蜗轮;9、护箱;10、丝杆;11、密封套;12钻头;13、套钻;14、机座;15、排污球阀;16、手轮;17、蜗杆;18、过渡盘;19、管鞍。如图所示本技术的手动钻孔机,由手轮16、主轴5、钻头12构成,其特点是还包括一个手动传递机构,一个轴向进给机构,一个导向机构,一个间隙调整机构。手动传递机构由主轴5、与主轴5上端部相连的棘轮扳手2及与主轴5下端部相连的钻头12、位于钻头12外侧并与主轴5下端部相联的套钻13构成;工作时螺钉1将棘轮扳手2固定在主轴5上端锥方上,反复转动棘轮扳手2带动主轴5及下端部的中心钻头12、套钻13旋转,进行切削。轴向进给机构由手轮16、蜗杆17、蜗轮8、螺母6、丝杆10构成,手轮16套在蜗杆17上,蜗杆17与蜗轮(8)齿合、传动,螺母6的下端与蜗轮8用平键相连,丝杆10一侧与螺母6螺纹配合另一侧套在主轴5上;工作时摇动手轮16带动蜗杆17驱动蜗轮8使螺母6沿着丝杆10作轴向移动,实现进给。导向机构由上端通过箱盖7与螺母6配合、下端与丝杆10相连接的护箱9构成;螺母6插接在箱盖7的内孔中;护箱9与密封套11、机座14、丝杆10通过螺栓联为一体,箱盖7与护箱9能通过螺栓连为一体,螺母6与箱盖7内孔相配合,当螺母6沿着丝杆10作轴向移动时只能在箱盖7内孔中移动,实现导向,增强整机的稳定性,间隙调整机构由螺母6上方的与主轴5相连的调整螺母3、设在螺母6上端部两侧的两平面轴承4构成;当螺母6与丝杆10磨损产生间隙后,用调整螺母3进行调节,并通过平面轴承4减少了主轴5与螺母6上、下端面的摩擦力,使进给灵活自如。本技术的还可在机座上设置排污球阀(15)。本技术的底端通过过渡盘18与管鞍19相连。如图2所示在管道上装有一闸阀管鞍19,手动钻孔机与过渡盘18通过螺栓紧固在闸阀管鞍19上端,启开闸阀摇动手轮16反复转动棘轮扳手2进行钻孔,当中心钻头12及套钻13钻穿后,摇动手轮16使主轴5退回零位,启开排污球阀15排出机腔内切屑后,关闭闸阀,卸下手动钻孔机及过渡盘18,在闸阀上端部联接分支管道,最后启开闸阀,分支管道即可投入下常输送工作,作业完毕。权利要求1.一种手动钻孔(1),由手轮(16)、主轴(5)、钻头(12)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手动传递机构,一个轴向进给机构,一个导向机构,一个间隙调整机构,手动传递机构由主轴(5)、与主轴(5)上端部相连的棘轮扳手(2)及与主轴(5)下端部相连的钻头(12)、套钻(13)构成;轴向进给机构由手轮(16)、蜗杆(17)、蜗轮(8)、螺母(6)、丝杆(10)构成,手轮(16)套在蜗杆(17)上,蜗杆(17)与蜗轮(8)齿合,螺母(6)与蜗轮(8)相连,丝杆(10)一侧与螺母(6)螺纹配合另一侧套在主轴(5)上;导向机构由上端通过箱盖(7)与螺母(6)配合下端与丝杆(10)相连接的护箱(9)构成;螺母(6)插接在箱盖(7)的内孔中;间隙调整机构由螺母(6)上方的与主轴(5)相连的调整螺母(3)、设在螺母(6)上端部两侧的两平面轴承(4)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钻孔机(1)其特征在于手动钻孔机的机座上设置排污球阀(15)。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手动钻孔机,包括一个手动传递机构,一个轴向进给机构,一个导向机构,一个间隙调整机构,手动传递机构由主轴5、与主轴5上端部相连的扳手2及与主轴5下端部相连的钻头12、套钻13构成;轴向进给机构由手轮16、蜗杆17、蜗轮8、螺母6、丝杆10构成;导向机构由上端通过箱盖7与螺母6配合下端与丝杆10相连接的护箱9构成间隙调整机构由螺母6上方的与主轴5相连的调整螺母3、设在螺母6上端部两侧的两平面轴承4构成。产品密封性能良好,工作稳定,劳动强度低、可一机多用。它可用作在输送液体或气体的管道上,不停止其输送工作进行带压钻孔以便安装分支管道的装置。文档编号B23B45/00GK2499153SQ01247748公开日2002年7月10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28日专利技术者陈勇 申请人:陈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动钻孔机(1),由手轮(16)、主轴(5)、钻头(12)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个手动传递机构,一个轴向进给机构,一个导向机构,一个间隙调整机构,手动传递机构由主轴(5)、与主轴(5)上端部相连的棘轮扳手(2)及与主轴(5)下端部相连的钻头(12)、套钻(13)构成;轴向进给机构由手轮(16)、蜗杆(17)、蜗轮(8)、螺母(6)、丝杆(10)构成,手轮(16)套在蜗杆(17)上,蜗杆(17)与蜗轮(8)齿合,螺母(6)与蜗轮(8)相连,丝杆(10)一侧与螺母(6)螺纹配合另一侧套在主轴(5)上;导向机构由上端通过箱盖(7)与螺母(6)配合下端与丝杆(10)相连接的护箱(9)构成;螺母(6)插接在箱盖(7)的内孔中;间隙调整机构由螺母(6)上方的与主轴(5)相连的调整螺母(3)、设在螺母(6)上端部两侧的两平面轴承(4)构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
申请(专利权)人:陈勇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