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喜斌专利>正文

多用角度钻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706 阅读:2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多用角度钻模,包括基础板和盖板,基础板上设有基准孔,基础板上按等分角或不同夹角沿半径方向设有多排小钻孔,基础板上设有盖板,基础板的基准孔中通过螺钉连接盖板和固定心轴,基础板上小钻孔内设有三点定心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创造并应用了孔位数序分类法、角度组合合角法、数环定位法及三点定中心法等方法,实现了能保证加工质量、操作简单、应用方便的分度角钻孔的模具化。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在零件平面上很方便的加工出任意夹角的两个孔或等分圆周二、三、四、五、六、八等等分角的各孔,而且在距基准中心沿半径方向≥8毫米的基础上每隔0.5毫米就能提供一个φ2.5毫米的底孔,以保障各种零件生产中角度与尺寸的需要。(*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零(部)件加工的分度角间孔的加工中孔位确定的装置,特别是多用角度钻模。技术背景工厂里有句俗话叫车工怕车杆,钳式怕打眼(钻孔)。钳工钻孔是个比较难干的活,首先是按图纸在零件上划线,然后按线加工孔时要保证图纸上所要求的相互间的位置公差,特别是夹角、等分角间的孔,每加工一个孔要照顾相互间几个方向的位置公差,其中一项超差也会给装配时造成困难,虽然它是常规工艺加工方法,因它工步多,操作麻烦,又需反复测量甚至纠正孔偏差,效率低,质量还不容易保证。近年来采用在机床上定位钻孔,零件需要往机床上装卡、定位、校正、计算每个需要加工孔的座标尺寸,再按每组数据移动机床加工,其特点是位置公差虽容易保证,但每个零件在机床上占用时间较长,计算操作等也较繁琐,效率很低,成本高,不经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多用角度钻模,实现保证加工质量、操作简单、应用方便的分度角钻孔的模具化。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多用角度钻模,包括基础板和盖板,基础板由一块圆形板或两块相同的扇形板组合构成,基础板上设有基准孔,基础板上按等分角或不同夹角沿半径方向设有多排小钻孔,两块扇形基础板连接固定板条,固定板条上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角度钻模,包括基础板(1)和盖板(2),其特征在于:基础板(1)由一块圆形板或两块相同的扇形板组合构成,基础板(1)上设有基准孔(3),基础板(1)上按等分角或不同夹角沿半径方向设有多排小钻孔(4),两块扇形基础板(1)连接固定板条(5),固定板条(5)上设有滑槽(6),一块扇形基础板(1)与固定板条(4)固定连接,另一块扇形基础板(1)上设有可在滑槽(5)中滑动的螺钉(7),基础板(1)上设有盖板(2),盖板(2)由一块圆形板或两条扇形条构成,圆形盖板(2)上设有等分角槽(8),基础板(1)的基准孔(3)中通过螺钉(9)连接盖板(2)和固定心轴(10),基础板(1)上小钻孔(3)内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喜斌刘书民
申请(专利权)人:刘喜斌刘书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7[中国|西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