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6524 阅读:1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8 04:25
一种显影盒,能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串联式感光单元上,所述串联式感光单元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可滑动至抽出位置和安装位置,所述显影盒包括:外壳;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在外壳的一端部的用于运送显影剂的显影剂承载体;设置在外壳的另一端部上的一对直立部分,该直立部分沿显影剂承载体的轴向彼此间隔,并从外壳的另一端部向显影盒的分离方向延伸;以及可弹性变形的联接部分,该联接部分沿显影剂承载体的轴向延伸,用于将直立部分彼此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显影盒,该显影盒设置在诸如彩色激光打印机之类的图像形成设备上。
技术介绍
包含多个感光体和多个显影盒的串联式彩色激光打印机作为电子照相系统(electro photographic system)彩色打印机已为人所知。其中,所述多个感光体分别对应黄色、洋红、青色和黑色调色剂,且沿预定方向平行设置;所述多个显影盒分别与所述多个感光体相对应,用于供给各种颜色的调色剂。例如,包含用于储存调色剂的显影框和设置在所述显影框上壁处的抓取部的显影盒就曾被提出作为设置在串联式彩色激光打印机上的显影盒(作为示例,请参见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布 No. 2007-101637)。在这样的显影盒中,显影盒抓取部包含由显影框的上壁下凹形成的凹陷和设置在所述凹陷后端部的把手,而把手则包含从所述凹陷在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向上延伸的抓握侧壁和在所述抓握侧壁的上端部之间延伸的抓握中间部。这种显影盒安装在以可拆卸的方式装配在主体外壳中的鼓单元上,且彼此平行设置。然而,在日本未审查专利公布No. 2007-101637所描述的显影盒中,把手包含向上延伸的抓握侧壁和在所述抓握侧壁的上端部之间延伸的抓握中间部。换而言之,该把手形成为向上关起。因此,当鼓单元安装在主体外壳中时,周边的构件可能会从上方阻碍把手(与把手发生干涉)。在这种情况下,把手或者与把手发生干涉的周边的构件可能发生损坏。如,为减小把手的上突量,可以增大显影框凹陷的尺寸以减小把手的上突量,从而使周边的构件不会轻易与把手发生干涉。然而,如果为减小把手的上突量而增大显影盒凹陷的尺寸,则导致因为这样的显影盒是平行设置在鼓单元中的,使用者为抓取把手要将他/她的手指伸入显影盒与邻近的另外一个显影盒之间的空间内,所以抓取把手可能比较难。此外,当显影盒的凹陷尺寸增大以后,显影盒调色剂储存室的尺寸就相应的减小,因而储存的调色剂量也会减少。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显影盒,该显影盒能够容易地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串联式感光单元上,并能在串联式感光单元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本体进行滑动时防止因周边的构件的干涉所导致的破损。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可以提供一种显影盒,该显影盒能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串联式感光单元上,所述串联式感光单元相对于图像形成设备可滑动至抽出位置和安装位置,该显影盒包括外壳;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在外壳的一个端部、用于承载显影剂的显影剂承载体;设置在外壳的另外一个端部上的一对直立部分,该直立部分沿显影剂承载体的轴向彼此间隔,以从外壳的所述另外一个端部向显影盒的分离方向延伸;和可弹性变形的联接部分,该联接部分沿显影剂承载体的轴向延伸,用于将所述直立部分彼此连接。附图说明图I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作为图像形成设备的一个示例的彩色激光打印机的侧剖视图。图2是当从右上方看去时图I中所示处理单元的立体图。图3是图I中所示处理单元的俯视图。图4是图3中所示左侧板的右视图。图5是当从右上方看去时图I中所示显影盒的立体图。图6是从右前侧看去时图I中所示显影盒的立体图。图7是图示图I中所示处理盒被安装到主体外壳中的示意图,其显示状态为洋红色显影盒位于脱离位置,其余显影盒位于成像位置。图8是图示紧随图7所示状态之后处理盒被安装到主体外壳中的示意图,其显示状态为洋红色显影盒的把手被抵接构件从上方抵接。图9是图示紧随图8所示状态之后处理盒被安装到主体外壳中的示意图,其显示状态为洋红色显影盒绕枢轴转动,从分离位置转至成像位置。图10是图示紧随图9所示状态之后处理盒被安装到主体外壳中的示意图,其显示状态为洋红色显影盒的把手发生偏斜,并且洋红色显影盒经过抵接构件的下方空间。图11是图示图I中所示处理盒从主体外壳中分离的示意图,其显示状态为洋红色显影盒的把手被抵接构件从后侧抵接。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第一实施例>I.颜色激光打印机的总体结构如图I所示,作为图像形成设备的一个示例的彩色激光打印机I是横向直接串联式彩色激光打印机。该彩色激光打印机I包含用于馈送片状物P的馈纸部3和在作为图像形成设备本体的一个示例的主体外壳2中于被馈送的片状物上形成图像的图像形成部4。(I)主体外壳主体外壳2为盒状,侧视大致成矩形,用以容纳馈纸部3和图像形成部4,用于附接/分离处理单元9 (稍后描述)的附接/分离口 30形成在主体外壳2的一个侧壁上(见图7)。此外,用于覆盖所述的附接/分离口 30的前盖5设置在该侧壁上。前盖5可以其下端部为支点相对于主体外壳进行摆动,并向一侧倾斜,从而露出附接/分离口 30。在以下描述中,假定设有前盖5的一侧(图I中的左侧)为前侧,与前侧相反的一侧(图I中的右侧)被假定为后侧。左侧和右侧是以彩色打印机I被从前侧看去时参照彩色打印机I而设定的。换而言之,图I所在平面的前侧为右侧,图I所在平面的背侧为左侧。(2)馈纸部馈纸部3包含用于存储片状物P的馈纸盘6。馈纸盘6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主体外壳2的底部。一对阻力棍(resist rollers) 7设置在馈纸盘6的前端部的上方。·存储在馈纸盘6中的片状物P被逐一送到阻力辊7之间的间隙,然后在预定的时刻被输向(感光鼓14 (以后描述)和传送带22 (以后描述)之间的)图像形成部4。(3)图像形成部图像形成部4包含扫描单元8、作为串联式感光单元示例的处理单元9、转印单元10、和定影单元11。(3-1)扫描单元扫描单元8设置在主体外壳2的上部。如虚线所示,扫描单元8基于图像数据分别向四个感光鼓14 (下文描述)发射激光束,使感光鼓14 (下文描述)曝光。(3-2)处理单元(3-2-1)处理单元的结构处理单元9位于扫描单元8的下方和转印单元10的上方,并包含作为框架示例的处理框12和分别与各颜色相对应的多(四)个显影盒13。处理单元9被设置为可滑动到安装位置和抽出位置,通过附接/分离口 30,在安装位置,处理单元9能够被安装在主体外壳2中(见图I)以便能够进行图像形成,在抽出位置,处理单元9被抽出主体外壳2 (见图7)。处理框10相对于主体外壳2可沿前后方向滑动,并支撑作为感光体不例的感光鼓14、栅控式电晕充电器15和鼓清洁棍16。多(四)个感光鼓14在前后方向上间隔设置,沿左右方向彼此平行。具体而言,黑色感光鼓14K、黄色感光鼓14Y、洋红色感光鼓14M、以及青色感光鼓14C从前侧向后侧依次设置。栅控式电晕充电器15设置在感光鼓14后侧的斜上方,有间隔地与感光鼓14相对。鼓清洁辊16位于感光鼓14的后侧,分别与各感光鼓14相对并接触各感光鼓14。各显影盒13分别以可拆卸的方式被处理框12支撑在感光鼓14的上方,与各感光鼓14相对应。具体而言,黑色显影盒13K、黄色显影盒13Y、洋红色显影盒13M、以及青色显影盒13C从后侧向前侧依次设置。各显影盒13均包含作为显影剂承载体的示例的显影辊17。显影辊17以可旋转的方式被支撑在相应的显影盒13的下端,且从后侧露出,并从上侧与感光鼓14相对并接触,如下文描述的那样。各显影盒13包含用于向相应的显影辊17供给相应的调色剂的供给辊18和用于调节被供至显影辊17的调色剂的厚度的层厚调节片19,作为对应于各颜色的显影剂的示例的调色剂存储在供给辊18和层厚调节片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影盒,所述显影盒包括:外壳;显影辊,所述显影辊以可转动的方式支撑在所述外壳的一端部;一对直立部分,所述直立部分设置在所述外壳的另一端部,所述直立部分沿显影辊的轴向彼此间隔,以从所述外壳的所述另一端部向第一方向延伸,所述第一方向是从所述外壳的所述一端部向所述另一端部的方向;以及可弹性变形的联接部分,所述联接部分沿所述显影辊的轴向延伸,用于将所述直立部分彼此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桥本淳一岸勳朗冈部靖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