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影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4915989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7-03-30 04:49
一种显影盒,能相对于第一、二图像形成设备两者装卸。第一设备包括能相对于第一本体壳体以第一轴线为中心旋转的第一本体联结部,具有从第一轴线侧向与第一轴线垂直的第一径向外侧延伸的第一配合部,从第一配合部第一径向外侧端部到第一轴线间距离是第一距离,第二设备包括能相对于第二本体壳体以第二轴线为中心旋转的第二本体联结部,具有从第二轴线侧向与第二轴线垂直的第二径向外侧延伸的第二配合部,从第二配合部第二径向外侧端部到第二轴线间距离是小于第一距离的第二距离。显影盒包括能以第三轴线为中心旋转的联结部,具有能与第一配合部在旋转方向上配合的第一面和配置在第一面第三轴线方向内侧能与第二配合部在旋转方向上配合的第二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显影盒,其具有从设在本体壳体的本体联结部接受驱动力的联结部。
技术介绍
在能够安装到图像形成设备的本体壳体和从其卸下的显影盒中,通常设有与设在本体壳体的本体联结部相联结从而从该本体联结部接受驱动力的联结部。作为这种本体联结部和联结部,以往已知一种对应于目的而改变形状的本体联结部和联结部(参照专利文献1)。由此,对于用于第一目的的第一本体联结部,用于第二目的的第二联结部不能与之联结,对于用于第二目的的第二本体联结部,用于第一目的的第一联结部不能与之联结。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6677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产品出厂前对显影盒输入驱动力从而进行显影盒的印刷检验时,需要针对各种联结部准备各种本体联结部,导致检验较为繁杂。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联结部的结构,其能够与形状各异的多种本体联结部相联结。(1)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显影盒,能够相对于第一图像形成设备和第二图像形成设备两者进行安装和卸下,所述第一图像形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联结部,所述第一本体联结部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第一本体壳体以第一轴线为中心旋转,具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从所述第一轴线侧向与所述第一轴线垂直的第一径向外侧延伸,从所述第一配合部的所述第一径向外侧的端部到所述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是第一距离,所述第二图像形成设备包括第二本体联结部,所述第二本体联结部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第二本体壳体以第二轴线为中心旋转,具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从所述第二轴线侧向与所述第二轴线垂直的第二径向外侧延伸,从所述第二配合部的所述第二径向外侧的端部到所述第二轴线之间的距离是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所述显影盒包括联结部,所述联结部被设置为能够以第三轴线为中心旋转,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能够与所述第一配合部在旋转方向上相配合,所述第二面配置在所述第一面的所述第三轴线方向内侧,能够与所述第二配合部在旋转方向上相配合。根据上述结构,当将显影盒安装在了第一本体壳体时,第一本体联结部的第一配合部与联结部的第一面相配合从而传递驱动力。当将显影盒安装在了第二本体壳体时,第二本体联结部的第二配合部与联结部的第二面相配合从而传递驱动力。因此,根据上述结构,设在显影盒中的联结部能够联结两种类型的本体联结部。因此,当产品发货前对显影盒的联结部输入驱动力从而进行显影盒的印刷检查时,能够使用两种类型中的任一个本体联结部来进行检查,因此,检查时所准备的本体联结部只需一种即可,使得检查不繁杂。(2)本技术的显影盒,所述联结部具有接触面,所述接触面沿着所述旋转方向延伸,与所述第一本体联结部在所述第三轴线方向上接触。根据上述结构,能够由接触面对第一本体联结部在第三轴线方向上定位。(3)本技术的显影盒,所述联结部具有一对第一突出部并且具有一对连接部,一对所述第一突出部沿着所述旋转方向呈圆弧状延伸,在所述旋转方向的一端部具有所述第一面,夹着所述第三轴线,一对所述连接部在所述旋转方向上连接一对所述第一突出部,所述连接部的在所述第三轴线方向上的外侧的面成为所述接触面。(4)本技术的显影盒,所述联结部具有一对第二突出部,一对所述第二突出部沿着所述旋转方向呈圆弧状延伸,在所述旋转方向的一端部具有所述第二面,夹着所述第三轴线,在所述第三轴线方向上,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外侧的面被配置在与所述连接部的所述外侧的面相同的位置。(5)本技术的显影盒,所述联结部具有一对第二突出部,一对所述第二突出部沿着所述旋转方向呈圆弧状延伸,在所述旋转方向的一端部具有所述第二面,夹着所述第三轴线,在所述第三轴线方向上,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外侧的面被配置在所述连接部的所述外侧的面的内侧。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抑制第一本体联结部与第二突出部的外侧的面相干涉。(6)本技术的显影盒,所述联结部具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配置在所述第三轴线上,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本体联结部的向所述第三轴线方向内侧的移动。根据上述结构,能够由限制部对第二本体联结部在第三轴线方向上定位。(7)本技术的显影盒,在所述第三轴线方向上,所述第一面的内侧的端缘与所述第二面的外侧的端缘被配置在相同的位置。(8)本技术的显影盒,在所述旋转方向上,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被配置在相同的位置。根据上述结构,与例如第一面与第二面在旋转方向上被配置在不同位置的结构相比,能够简化联结部的形状。(9)本技术的显影盒,所述联结部具有一对第一突出部和一对第二突出部,一对所述第一突出部沿着所述旋转方向呈圆弧状延伸,在所述旋转方向的一端部具有所述第一面,一对所述第二突出部沿着所述旋转方向呈圆弧状延伸,在所述旋转方向的一端部具有所述第二面,一对所述第一突出部和一对所述第二突出部分别夹着所述第三轴线,所述第一面和所述第二面被形成为呈平齐地连接的一个面,所述一个面的在所述第三轴线方向上的内侧的端缘从所述第二面的在与所述第三轴线垂直的第三径向上的内侧的端缘呈直线状延伸到所述第一面的在所述第三径向上的外侧的端缘。根据上述结构,第一面和第二面呈平齐地连接的一个面的在第三轴线方向上的内侧的端缘从第二面的第三径向内侧的端缘呈直线状延伸到第一面的第三径向外侧的端缘,即,不具有在旋转方向上连接一对第一突出部的一对连接部。因此,与在一对第一突出部之间设置一对连接部的结构相比,能够实现轻量化。(10)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显影盒,包括:显影辊;以及联结部,能够以旋转轴线为中心旋转。所述联结部具有:圆筒部,所述圆筒部以所述旋转轴线为中心;第一面,配置在所述圆筒部的内部,用于从外部接受驱动力,所述第一面沿着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以及第二面,配置在所述圆筒部的内部,用于从外部接受驱动力,所述第二面沿着所述旋转轴线方向。所述第二面配置在所述第一面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内侧,并且配置在所述第一面的所述圆筒部的径向内侧。根据上述结构,因为用于从外部接受驱动力的面有两种,因此,能够将联结部联结到呈对第一面赋予驱动力的形状的第一本体联结部,同时能够将联结部联结到呈对第二面赋予驱动力的形状的第二本体联结部。因此,当产品发货前对显影盒的联结部输入驱动力从而进行显影盒的印刷检查时,能够使用两种类型中的任一个本体联结部来进行检查,因此,检查时所准备的本体联结部只需一种即可,使得检查不繁杂。(11)本技术的显影盒,所述联结部具有:壁部,被配置为覆盖所述圆筒部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的一端部;第一突出部,具有所述第一面,从所述壁部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突出;以及第三面,设在从所述壁部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离开的位置,与所述旋转轴线方向垂直,所述第一突出部夹着所述旋转轴线而设有一对,所述第三面在所述旋转方向上配置在一对所述第一突出部之间。(12)本技术的显影盒,所述联结部具有在所述旋转方向上连接一对所述第一突出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具有所述第三面。(13)本技术的显影盒,所述联结部具有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突出部具有所述第二面,从所述壁部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突出,在所述旋转轴线方向上,从所述壁部到所述第三面之间的距离等于从所述壁部到所述第二突出部的所述旋转轴线方向外侧的面之间的距离。(14)本技术的显影盒,所述联结部具有第二突出部,所述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显影盒,其特征在于,能够相对于第一图像形成设备和第二图像形成设备两者进行安装和卸下,所述第一图像形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联结部,所述第一本体联结部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第一本体壳体以第一轴线为中心旋转,具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从所述第一轴线侧向与所述第一轴线垂直的第一径向外侧延伸,从所述第一配合部的所述第一径向外侧的端部到所述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是第一距离,所述第二图像形成设备包括第二本体联结部,所述第二本体联结部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第二本体壳体以第二轴线为中心旋转,具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从所述第二轴线侧向与所述第二轴线垂直的第二径向外侧延伸,从所述第二配合部的所述第二径向外侧的端部到所述第二轴线之间的距离是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所述显影盒包括联结部,所述联结部被设置为能够以第三轴线为中心旋转,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能够与所述第一配合部在旋转方向上相配合,所述第二面配置在所述第一面的所述第三轴线方向内侧,能够与所述第二配合部在旋转方向上相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2015.08.06 JP 2015-1558971.一种显影盒,其特征在于,能够相对于第一图像形成设备和第二图像形成设备两者进行安装和卸下,所述第一图像形成设备包括第一本体联结部,所述第一本体联结部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第一本体壳体以第一轴线为中心旋转,具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第一配合部从所述第一轴线侧向与所述第一轴线垂直的第一径向外侧延伸,从所述第一配合部的所述第一径向外侧的端部到所述第一轴线之间的距离是第一距离,所述第二图像形成设备包括第二本体联结部,所述第二本体联结部被设置为能够相对于第二本体壳体以第二轴线为中心旋转,具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第二配合部从所述第二轴线侧向与所述第二轴线垂直的第二径向外侧延伸,从所述第二配合部的所述第二径向外侧的端部到所述第二轴线之间的距离是第二距离,所述第二距离小于所述第一距离,所述显影盒包括联结部,所述联结部被设置为能够以第三轴线为中心旋转,具有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能够与所述第一配合部在旋转方向上相配合,所述第二面配置在所述第一面的所述第三轴线方向内侧,能够与所述第二配合部在旋转方向上相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结部具有接触面,所述接触面沿着所述旋转方向延伸,与所述第一本体联结部在所述第三轴线方向上接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结部具有一对第一突出部并且具有一对连接部,一对所述第一突出部沿着所述旋转方向呈圆弧状延伸,在所述旋转方向的一端部具有所述第一面,夹着所述第三轴线,一对所述连接部在所述旋转方向上连接一对所述第一突出部,所述连接部的在所述第三轴线方向上的外侧的面成为所述接触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结部具有一对第二突出部,一对所述第二突出部沿着所述旋转方向呈圆弧状延伸,在所述旋转方向的一端部具有所述第二面,夹着所述第三轴线,在所述第三轴线方向上,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外侧的面被配置在与所述连接部的所述外侧的面相同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结部具有一对第二突出部,一对所述第二突出部沿着所述旋转方向呈圆弧状延伸,在所述旋转方向的一端部具有所述第二面,夹着所述第三轴线,在所述第三轴线方向上,所述第二突出部的外侧的面被配置在所述连接部的所述外侧的面的内侧。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述联结部具有限制部,所述限制部配置在所述第三轴线上,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本体联结部的向所述第三轴线方向内侧的移动。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三轴线方向上,所述第一面的内侧的端缘与所述第二面的外侧的端缘被配置在相同的位置。8.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旋转方向上,所述第一面与所述第二面被配置在相同的位置。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影盒,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水圭太石川悟古川昌昭吉川将成徐帆福田纮也野田龙司间濑惣一郎
申请(专利权)人: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