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台对中机构及具有其的工程机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63681 阅读:1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7 20: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台对中机构及具有其的工程机械,其中,转台对中机构包括:回转件(10),安装在转台上并与转台同步转动,回转件(10)上具有定位部(11);顶杆(20),其第一端与回转件(10)抵接,顶杆(20)具有与定位部(11)配合的第一位置和与定位部(11)分离的第二位置;电气系统(30),包括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在顶杆(20)位于第一位置时发出报警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转台对中机构能够实现转台的准确对中,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工程机械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转台对中机构及具有其的工程机械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很多工程机械均具有转台,能够实现360度回转功能。以起重机为例,吊重时,转台相对车架可进行360度回转,但起重机行驶时或其他特殊工况下,又要求起重机转台回位对中。目前,起重机的对中回位通过人工控制,即采用人眼观察,上述方式使得对中精确 度不高,影响起重机的使用,同时人眼观察导致对中操作时间较长,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实现转台准确对中的转台对中机构及具有其的工程机械。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转台对中机构,包括回转件,安装在转台上并与转台同步转动,回转件上具有定位部;顶杆,其第一端与回转件抵接,顶杆具有与定位部配合的第一位置和与定位部分离的第二位置;电气系统,包括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在顶杆位于第一位置时发出报警信号。进一步地,回转件呈圆盘状或圆环状,定位部为形成在回转件的周向侧面上的凹槽或凸起。进一步地,顶杆的第一端安装有可转动的滚轮。进一步地,顶杆的中部设有沿径向凸出的第一限位部,转台对中机构还包括固定架,具有第二限位部,第二限位部位于第一限位部远离回转件的一侧,第二限位部设有用于穿设顶杆的安装孔;弹性件,套设在顶杆外侧,弹性件的两端分别抵顶在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上。进一步地,固定架还具有导向部,导向部位于第一限位部朝向回转件的一侧,导向部上具有用于导向顶杆的导向孔。进一步地,固定架还具有用于将固定架固定在车架上的连接部,连接部具有相对设置的两个U形定位缺口。进一步地,电气系统还包括报警电路,报警电路上具有两个接线端子,报警装置连接在报警电路中,顶杆位于第一位置时顶杆的第二端导通两个接线端子以使报警电路导通。进一步地,第二限位部远离回转件侧面上设有两个接线端子固定部,两个接线端子固定部均由绝缘材料制成,两个接线端子对应地安装在两个接线端子固定部上;顶杆的第二端具有与两个接线端子位置对应的两个接线触点,顶杆位于第一位置时两个接线端子与两个接线触点分别接触,顶杆位于第二位置时两个接线端子与两个接线触点分别分离。进一步地,本专利技术的转台对中机构还包括行程开关,行程开关的推杆形成顶杆,行程开关的两个接线端子与报警电路的两个接线端子分别连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工程机械,包括车架和相对车架转动的转台,还包括转台对中机构,转台对中机构为上述的转台对中机构。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回转件能够与转台同步转动,当转台需要回位对中时,使转台转动进而使回转件随之转动,顶杆的第一端始终与回转件抵接,在未对中状态下,顶杆与回转件上的定位部分离,此时顶杆处于第二位置,当回转件的定位部转动至与顶杆配合时,顶杆从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此时,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根据该报警信号,操作人员即可知道此时转台已经回位对中。通过本专利技术的转台对中机构相对于人工操作而言能够提高精准性,能够实现转台的准确对中。并且,本专利技术的转台对中机构有效地提高了对中效率。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 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转台对中机构的实施例一在转台处于对中状态下的俯视不意图;图2示出了图I的转台对中机构在转台处于对中状态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图I的转台对中机构在转台处于对中状态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图I的转台对中机构在转台处于未对中状态下的俯视示意图;图5示出了图I的转台对中机构在转台处于未对中状态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示出了图I的转台对中机构的顶杆的结构示意图;图7示出了图6的顶杆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8示出了图I的转台对中机构的固定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示出了图I的转台对中机构的回转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0示出了图I的转台对中机构的滚轮的结构示意图;图11示出了图I的转台对中机构的电气系统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1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转台对中机构的实施例二的回转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如图I至图5所示,实施例一的转台对中机构包括回转件10、顶杆20和电气系统30。回转件10安装在转台上并与转台(图中未示出)同步转动,回转件10上具有定位部11,顶杆20的第一端与回转件10抵接,顶杆20具有与定位部11配合的第一位置和与定位部11分离的第二位置,电气系统30包括报警装置,报警装置在顶杆20位于第一位置时发出报警信号。在实施例一中,回转件10能够与转台同步转动,回转件10优选固定在转台回转齿圈上,当转台需要回位对中时,使转台转动进而使回转件10随之转动,顶杆20的第一端始终与回转件10抵接,在未对中状态下,顶杆20与回转件10上的定位部11分离,此时顶杆20处于第二位置(如图4和图5所示的位置),当回转件10的定位部11转动至与顶杆20配合时,顶杆20从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如图I至图3所示的位置),此时,报警装置发出报警信号,根据该报警信号,操作人员即可知道此时转台已经回位对中。通过实施例一的转台对中机构相对于人工操作而言能够提高精准性,能够实现转台的准确对中。并且,实施例一的转台对中机构有效地提高了对中效率。能够实现顶杆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的方式有多种,在实施一中,如图5至图9所示,顶杆20的中部设有沿径向凸出的第一限位部22,实施例一的转台对中机构还包括固定架40和弹性件50。固定架40具有第二限位部41,第二限位部41位于第一限位部22远离回转件10的一侧,第二限位部41设有用于穿设顶杆20的安装孔41a,弹性件50套设在顶杆20外侧,弹性件50的两端分别抵顶在第一限位部21和第二限位部41上。弹性件50优选结构简单的弹簧。在实施例一中,回转件10呈圆盘状,定位部11为形成在回转件10的周向侧面上的凹槽。在上述结构中,在顶杆20处于第二位置时,即顶杆20与定位部11分离时,弹性件50处于压缩状态,当顶杆20即将与定位部11 (即凹槽)配 合时,弹性件50通过抵顶第一限位部21从而推动顶杆20朝向定位部11 (即凹槽)运动使得顶杆20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在图中未示出的其他实施例中,回转件10也可以呈圆盘状。能够实现顶杆2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移动的另一种实施例未在图中示出,在这种实施例中,回转件呈圆环状或圆盘状,定位部为形成在回转件的朝上的表面上的凹槽或凸起。顶杆呈L形,包括沿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杆段和垂直于第一杆段的第二杆段,顶杆的第一端(即第一杆段的一端)与定位部配合或分离使得顶杆对应的处于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在实施例一中,如图5至图7、图9和图10所示,为了减小顶杆20的第一端与回转件10之间的摩擦力,顶杆20的第一端安装有可转动的滚轮21。滚轮21优选可通过销轴安装在顶杆20的第一端。如图9和图10所示,在实施例一中,为了进一步地减小摩擦,回转件10的凹槽(即定位部)的半径尺寸为a,滚轮21的半径尺寸为b,b=a。在实施例一中,如图5和图8所示,固定架40还具有导向部42,导向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转台对中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回转件(10),安装在转台上并与所述转台同步转动,所述回转件(10)上具有定位部(11);顶杆(20),其第一端与所述回转件(10)抵接,所述顶杆(20)具有与所述定位部(11)配合的第一位置和与所述定位部(11)分离的第二位置;电气系统(30),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在所述顶杆(20)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发出报警信号。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纯新刘权岳红磊刘荣喻虎德刘翔洪秀玉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