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点火装置壳体防变形补焊方法,通过将点火装置固定到一个防变形工装上定形,并对裂纹部位在裂纹末端打止裂孔,然后用合金旋转锉对裂纹部位开槽和周围进行打磨,采用氩弧焊补焊方法对裂纹进行补焊,并用超声波对焊缝进行消除应力,最后着色检查,检查结果能够满足发动机修理的技术要求,可以装机使用。该方法为发动机点火装置裂纹故障的排除奠定了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发动机修理技术,特别提供。
技术介绍
发动机点火装置壳体是发动机外涵道主要密封部件,发动机在大修过程中发现点火装置由于在长期使用中振动等原因造成根部裂纹,导致整个点火装置不能使用,目前尚 没有裂纹修复方法和可替换的自制件,如果点火装置壳体裂纹,就只能报废,造成巨大的经济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将点火装置固定到一个防变形工装上定形,并对裂纹部位在裂纹末端打止裂孔,然后用合金旋转锉对裂纹部位开槽和周围进行打磨,采用氩弧焊补焊方法对裂纹进行补焊,并用超声波对焊缝进行消除应力,最后着色检查,检查结果能够满足发动机修理的技术要求,可以装机使用。该方法为发动机点火装置裂纹故障的排除奠定了基础。本专利技术具体提供了,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I)、将发动机点火装置壳体固定在防变形工装上;(2)、用着色检测方法确定裂纹长度,然后在裂纹部位的末端打Φ2 3πιπι的止裂孔,用合金旋转锉对裂纹开槽,并对裂纹周围进行打磨,打磨至出现金属光泽;(3)、用氩弧焊补焊方法对裂纹部位进行补焊,焊接参数为电流种类直流、正极性;电流40 50Α;氩气流量焊枪,14 16L/min ;背面吹氩气8 10L/min ;电极镧族元素钨Φ 2. O ;焊料BT20-ICB或 TA1,Φ I. 2-φ I. 6 ;(4)、对焊瘤进行打磨,使焊瘤不高于基体表面O. 3mm ;(5)、对焊缝区域进行超声波消除应力,工艺参数如下冲击振幅空载电流1. (Tl. 6A ;预压力枪自重IOON ;冲击速度300 500mm/min;冲击次数3次;冲击频率20KHz;(6)、用着色法对焊缝进行检查,没有裂纹为合格;(7)、对点火装置壳体进行工厂试车验证,验证后对焊缝着色检查,着色检查合格允许装机使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航空发动机点火装置壳体防变形补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变形工装为圆环型固定工装1,该固定工装I上均匀分布了 12个通孔(如图1、2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航空发动机点火装置壳体防变形补焊方法,其特征在于为防止在氩弧焊补焊过程中热应力引起的零件变形,在焊接过程中,采用分段焊接方式将焊缝从一端开始,焊接一段,隔开一段再进行焊接,然后等温度降到100°c以下后,再将没有焊接的地方进行焊接,这样焊接可以防止零件变形。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方法已成功修复完成10台点火装置,并已经装机使用,创造经济价值约50万人民币,该方法可以推广应用于其它相关零件的修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旦-5^ O附图说明图I防变形工装剖视·图2防变形工装俯视图;图3点火装置固定在防变形工装上的剖视图;图4点火装置固定在防变形工装上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I针对根部产生裂纹的点火装置壳体,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补焊方法修复,其具体步骤如下(I)、将发动机点火装置壳体固定在固定工装I上(如图3、4所示);(2)、用着色检测方法确定裂纹长度,然后在裂纹部位的末端打Φ2πιπι的止裂孔,用合金旋转锉对裂纹开槽,并对裂纹周围进行打磨,打磨至出现金属光泽;(3)、用氩弧焊补焊方法对裂纹部位进行补焊,在焊接过程中,采用分段焊接方式将焊缝从一端开始,焊接一段,隔开一段再进行焊接,然后等温度降到100°c以下后,再将没有焊接的地方进行焊接,焊接参数为电流种类直流、正极性;电流40 50Α;気气流量焊枪,14L/min ;背面吹氩气8L/min ;电极镧族元素钨Φ 2. O ;焊料ΦI. 6 的 BT20-ICB ;(4)、对焊瘤用砂轮进行打磨,打磨时不允许碰伤基体材料,打磨后焊瘤不高于基体表面O. 3mm ;(5)、用HY2050型超声波冲击装置对焊缝区域进行超声波消除应力,选择与零件焊缝相适应的冲击头对焊缝进行冲击处理加工,冲击枪的冲击头垂直于焊缝的方向上作摆动,并沿焊缝长度方向来回移动,工艺参数如下冲击振幅空载电流1. (Tl. 6A ;预压力枪自重100N ;冲击速度300 500mm/min;冲击次数3次;冲击频率20KHz;(6)、用着色法对焊缝进行检查,没有裂纹为合格;(7)、对点火装置壳体进行工厂试车验证,验证后对焊缝着色检查,着色检查合格允许装机使用。实施例2 工艺流程同实施例1,区别在于在裂纹部位的末端打Φ3πιπι的止裂孔,用氩弧焊补焊方法对裂纹部位进行补焊时,氩气流量为焊枪16L/min ;背面吹氩气9L/min ;焊料Φ1.2 的 TA1。焊后试验结果通过从裂纹报废的点火装置壳体中选取10台份,按照实施例1、2的步骤进行补焊,补焊结果如表I:表I补焊结果权利要求1.,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1)、将发动机点火装置壳体固定在防变形工装上; (2)、用着色检测方法确定裂纹长度,然后在裂纹部位的末端打Φ2 3πιπι的止裂孔,用合金旋转锉对裂纹开槽,并对裂纹周围进行打磨,打磨至出现金属光泽; (3)、用氩弧焊补焊方法对裂纹部位进行补焊,焊接参数为 电流种类直流、正极性;电流:4(Γ50Α ; 氩气流量焊枪,iri6L/min ; 背面吹IS气8 10L/min ; 电极镧族元素鹤Φ2. O ;焊料BT20-ICB 或 TA1,Φ I. 2-Φ I. 6 ; (4)、对焊瘤进行打磨,使焊瘤不高于基体表面O.3mm ; (5)、对焊缝区域进行超声波消除应力,工艺参数如下 冲击振幅空载电流1. (Tl. 6A ; 预压力枪自重IOON ; 冲击速度300 500mm/min ; 冲击次数3次; 冲击频率20KHz ; (6)、用着色法对焊缝进行检查,没有裂纹为合格; (7)、对点火装置壳体进行工厂试车验证,验证后对焊缝着色检查,着色检查合格允许装机使用。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航空发动机点火装置壳体防变形补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变形工装为圆环型固定工装(1),该固定工装(I)上均匀分布了 12个通孔。3.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航空发动机点火装置壳体防变形补焊方法,其特征在于为防止在氩弧焊补焊过程中热应力引起的零件变形,在焊接过程中,采用分段焊接方式将焊缝从一端开始,焊接一段,隔开一段再进行焊接,然后等温度降到100°c以下后,再将没有焊接的地方进行焊接。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将点火装置固定到一个防变形工装上定形,并对裂纹部位在裂纹末端打止裂孔,然后用合金旋转锉对裂纹部位开槽和周围进行打磨,采用氩弧焊补焊方法对裂纹进行补焊,并用超声波对焊缝进行消除应力,最后着色检查,检查结果能够满足发动机修理的技术要求,可以装机使用。该方法为发动机点火装置裂纹故障的排除奠定了基础。文档编号B23K9/235GK102941396SQ20121037551公开日2013年2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9日专利技术者任武, 齐歆霞, 李丹, 王虎威, 陈继清 申请人: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航空发动机点火装置壳体防变形补焊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将发动机点火装置壳体固定在防变形工装上;(2)、用着色检测方法确定裂纹长度,然后在裂纹部位的末端打φ2~3mm的止裂孔,用合金旋转锉对裂纹开槽,并对裂纹周围进行打磨,打磨至出现金属光泽;(3)、用氩弧焊补焊方法对裂纹部位进行补焊,焊接参数为:电流种类:直流、正极性;电流:40~50A;氩气流量:焊枪,14~16L/min;背面吹氩气:8~10L/min;电极:镧族元素钨φ2.0;焊料:BT20?ICB或TA1,φ1.2?φ1.6;(4)、对焊瘤进行打磨,使焊瘤不高于基体表面0.3mm;(5)、对焊缝区域进行超声波消除应力,工艺参数如下:冲击振幅空载电流:1.0~1.6A;预压力:枪自重100N;冲击速度:300~500mm/min;冲击次数:3次;冲击频率:20KHz;(6)、用着色法对焊缝进行检查,没有裂纹为合格;(7)、对点火装置壳体进行工厂试车验证,验证后对焊缝着色检查,着色检查合格允许装机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武,齐歆霞,李丹,王虎威,陈继清,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黎明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