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属于炼钢连铸领域。
技术介绍
在连铸生产过程中,表面缺陷是影响铸机产量和连铸坯质量的主要缺陷。轻者须进行精整;严重的会导致漏钢或铸坯报废,影响铸机作业率和金属收得率。传统的人工检测方法存在着工作环境恶劣、检测效率低等问题,无法满足检测要求。表面缺陷起源于结晶器,出现裂纹的原因主要是在结晶器内坯壳所受到的应力超过了高温坯壳的抗拉强度。钢液由中间包进入结晶器内后,在弯月面区形成的凝固坯壳与铜壁紧密接触,由 于相变产生体积收缩的积累,使铸坯坯壳与铜壁分离形成气隙。一般情况下,气隙形成由结晶器角部开始,并向中心扩展。气隙形成后由于坯壳过热及钢液静压力作用,使得气隙重新消失,当坯壳达到一定厚度时,其强度可抵抗钢液静压力时,便形成了稳定的气隙。气隙的形成改变了原有的传导传热方式,形成了辐射和对流综合作用的传热方式。因此,维护好结晶器、稳定结晶器内的各项操作,保证结晶器内的均匀散热是避免产生表面缺陷的必要条件。连铸坯表面裂纹中纵向裂纹是最为常见的裂纹缺陷。表面纵向裂纹通常出现在连铸坯宽面中部且平行于浇铸方向,对于板坯结晶器,在结晶器整个宽度上应保持均匀的热流密 ...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连铸板坯表面裂纹在线预测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从温度检测系统获取温度的步骤;所述温度检测系统为:在结晶器钢液弯月面位置的下方埋入横向m排、纵向n列热电偶,m≥2;通过热电偶获取各排各点的温度Ti,i=1......n;(2)根据热电偶检测的各点实时温度,每隔5s计算一次各纵排的温度波动参数Tt,t=1......m;具体步骤为:1、温度检测系统读取各排的各个热电偶记录温度值依次为T1、T2··Ti···Tn;2、分别计算上述各纵排中同一排温度的平均值、绝对偏差及标准偏差:T‾=T1+T2··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幸伟,马春武,徐永斌,徐海伦,陈洪智,李清忠,邵远敬,叶理德,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