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回转形铸件的连续铸造生产线,包括造型系统、传送系统、型芯安放机、上砂系统、出模系统及浇注系统,所述传送系统分合模送出段、中间传送段,停顿浇铸段、回转段、脱模段和空箱回送段以及分箱定位段,其中合模送出段和分箱定位段分别有两个电机传动。本生产线智能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产品加工形状统一,可有效保证回转形民品铸件的质量,可制造各种回转形铸件,适用范围广阔,是一种智能性及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小型铸造生产线,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铸造领域,涉及铸造生产线,尤其是一种回转形铸件的连续铸造生产线。
技术介绍
目前,民用回转形铸件产品例如锅、盆等的生产制造仍然采用传统的铸造技术,如造模、浇铸、翻砂、清洁等,工作环境恶劣,生产效率低下,制造成本较高,成品质量不统一,成品外形不一致等,严重影响了民用回转形铸件的品质。通过检索,发现如下公开专利文献I、一用于制造层叠的上下铸型的砂箱组合(CN101232961),包括至少两个竖直设置的连接杆(4),一可滑动地设置于连接杆上、并在其一侧设有一型砂吹入口的上砂箱;一可滑动地设置于连接杆的下砂箱,该下砂箱为与上砂箱配合而置于上砂箱的下方,并在其一侧设有一型砂吹入口。2、一种铸造生产线(CN201659281U),针对浇注后的铸型,在通过对每一个铸型进行落砂而在落砂之后,亦能够可靠地对每个铸型进行单独管理。铸造生产线包括输送上述铸型的平板台车;铸型输送用接受箱,其载置于上述平板台车,收纳一个上述铸型并且在底部设置有排砂用格子;落砂装置,其使该铸型输送用接受箱振动,使型砂从该铸型输送用接受箱落下;和移交装置,其使收纳上述铸型的铸型输送用接受箱移载至上述落砂装置,使完成落砂的上述铸型输送用接受箱移载到上述平板台车上。3、一种连续铸造生产线的新技术(CN201711507U),特点是采用内动力为主,外动力为辅的双动力新技术,以螺筒内的螺旋式螺杆低速旋转的同时,与螺筒内的金属熔液受冷降温呈半洁晶胶状相配合产生挤压力,将模具模口的金属产品挤压出模口进入牵引装置,切割机,能生产各种不同形状,不同规格、无限延伸的有色金属和黑色金属的连续铸造产品,能达到产量高、尺寸公差小、表面无凹凸缺陷光泽好、无气孔、材质结构紧密、设备不会损坏,小产品直径小于I毫米,特别是能达到节能减排和没有废料或减少废料的一切损失。通过技术特征对比,上述公开专利文献与本专利申请有较大不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智能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加工成本低、产品加工质量统一化的回转形铸件的连续铸造生产线。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回转形铸件的连续铸造生产线,包括造型系统、传送系统、型芯安放机、上砂系统、出模系统及浇注系统,造型系统安装在传送带的两端,该传送系统为回转形式,在造型系统的一侧边设置上砂系统,另一侧边设置型芯安放机,在型芯安放机一侧的传送带侧边设置浇注系统,在上砂系统一侧的传送带侧边设置出模系统,所述传送系统分合模送出段、中间传送段,停顿浇铸段、回转段、脱模段和空箱回送段以及分箱定位段,其中合模送出段和分箱定位段分别有两个电机传动。而且,造型系统由镜像对称设置的分箱定位段、合模送出段以及旋转模架、门式框架构成,在合模送出段和分箱定位段之间中轴部位固装旋转模架,该旋转模架为对称的两个,在旋转模架与合模送出段之间的两侧固装门式框架。而且,所述分箱定位段包括分箱段、中间段及凹模段,在分箱段、中间段及凹模段上均安装有传送带,在分箱段及凹模段的下方均横向固装有两道小车导轨,在该小车导轨上均导向运行有一移载小车,该两个移载小车均由升降电机、固定架、升降板座及两侧对称设置且竖直向上的升降板座构成,固定架导向安装在小车导轨上,在固定架下部中轴部位固装升降电机,该升降电机的滚珠丝杠固装在固定架上方所设置的升降板座上,该升降板座与固定架之间对称设置有导向杆,在升降板座两侧各对称固装一升降板,该两个升降板在分箱段或凹模段两侧运行,升降板相向折弯,在升降板的折弯部位上端面固装有一凸起,该凸起嵌装入上型箱的提耳及下型箱的定位板;在分箱段与凹模段之间的中间段下方横向固装一电机架,该电机架上中轴部位安装有一滚珠丝杠,该滚珠丝杠通过固装在电机架上的平移电机驱动;在滚珠丝杠上啮合安装一丝母,该丝母径向固装一平移板,该平移板的两端与两侧分箱段与凹模段的固定架固装。而且,所述合模送出段与分箱定位段镜像对称设置,合模送出段包括凹模翻转段、型芯安放段及合模段,凹模翻转段、型芯安放段及合模段上安装有传动带,型芯安放段的下方也安装有平移电机、平移板及电机架,凹模翻转段下方前端对称固装一对支撑油缸,在对应该支撑油缸的凹模翻转段固定架上均固装一导套,每一导套内滑动导向同轴安装一支撑杆,该支撑杆穿过活动架伸出;在凹模翻转段的两侧翻转升降板的里侧相对各安装一 L形翻转板,每一 L形翻转板的外端均固装有一凸起,在该两个翻转板上均共同固装一翻转架,在两个翻转板内的翻转架上均固装一伸出气缸,该伸出气缸的缸头端部同轴安装有一楔形滑块,该楔形滑块在翻转架内导向运行,在翻转升降板的其中一侧安装一翻转电机,该翻转电机的输出轴驱动翻转板摆转。而且,所述旋转模架固装在合模送出段和分箱定位段之间的中轴部位,在凹模段与凹模翻转段固装一旋转模架,在分箱段与合箱段之间的中轴部位固装另一旋转模架,二个旋转模架均由支撑立柱、伺服电机、支撑框架及模板构成,支撑立柱上端同轴安装一从动齿轮,该从动齿轮由固装在支撑立柱上的伺服电机的主动齿轮驱动,在从动齿轮上固装支撑框架,该支撑框架上端水平设置对称的两个模板,两个模板以支撑立柱为轴心旋转。而且,所述凹模段与凹模翻转段的旋转模架的模板上端面对称制有凹槽,该凹槽用于定位嵌装上型箱的安装凸起;分箱段与合箱段的旋转模架的模板上端面上制有与下型箱定位板所制通孔相定位嵌装的凸起。而且,所述门式框架固装在旋转模架与合模送出段之间的两侧,对应旋转模架的模板在门式框架上各固装一油缸,在该油缸缸头的下端固装压力头。而且,所述上型箱及下型箱均为钢制圆筒,上型箱与下型箱为上下同轴安装,其中上型箱的上、下端面外缘镜像对称并相对应各固装一提耳,其中上方的一对提耳制有通孔,下方的一对提耳的下底面制有安装凸起,下型箱的上、下端面外缘镜像对称并相对应各固装一定位板,在定位板上均制有通孔,上型箱与下型箱在上、下同轴安装时,上型箱所制的安装凸起嵌装入下型箱上方所固装的定位板的通孔内。本专利技术优点和积极效果为I、本生产线为智能型连续生产线,采用统一的型箱,可实现连续回转形铸件的产品铸造,成品铸件质量一致,生产效率高。2、本生产线的造型系统设计科学,结构巧妙,所设计的各种间歇运动启动、停止平稳,冲击轻小,配合行程开关、传感器可实现各种定位和防护功能以及互锁功能,有效防止设备意外碰撞。3、本生产线可由PLC或计算机编程控制,界面友好,操作方便。4、本生产线所生产的铸件紧密排列,间断输送,效率较高,定位精度达O. 2_。5、本生产线智能化程度高,生产效率高,产品加工形状统一,可有效保证回转形民品铸件的质量,可制造各种回转形铸件,适用范围广阔,是一种智能性及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小型铸造生产线,具有较高的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生产线的工艺流程简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造型系统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右视图;图4是图2的俯视图;图5是图2的模具旋转90度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3的省略传送带及门式框架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俯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锁紧凹模的结构主视图;图9是图8翻转架的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翻转架翻转180度的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9的A-A向结构剖视放大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上型箱的结构主视图;图13是图12的俯视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下型箱的结构主视图;图15是图14的俯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回转形铸件的连续铸造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包括造型系统、传送系统、型芯安放机、上砂系统、出模系统及浇注系统,造型系统安装在传送带的两端,该传送系统为回转形式,在造型系统的一侧边设置上砂系统,另一侧边设置型芯安放机,在型芯安放机一侧的传送带侧边设置浇注系统,在上砂系统一侧的传送带侧边设置出模系统,所述传送系统分合模送出段、中间传送段,停顿浇铸段、回转段、脱模段和空箱回送段以及分箱定位段,其中合模送出段和分箱定位段分别有两个电机传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江,刘寅申,满毅,赵健,章利春,
申请(专利权)人:王振江,张继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