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船用全纤维曲轴弯曲镦锻多拐分度定位装置及用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62869 阅读:2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7 19: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锻造领域,具体为一种船用全纤维曲轴弯曲镦锻过程中拐与拐之间的分度定位装置及使用方法。该装置具有底座、可调角度的定位拐支撑架、锁紧螺杆、活动垫块等,用于大型船用全纤维曲轴弯曲镦锻成形过程中,准确确定已锻拐的位置,并加以固定。在成形结束后,使新锻拐与相邻已锻拐拐臂中心线夹角为预定值。采用理论计算方式实现定位拐支撑架对已锻拐拐臂中心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的控制,再通过与底座为一体的支撑座与锁紧螺杆固定住位置已确定的已锻拐,此时成形待锻拐即获得预定的两拐间分度。采用该装置进行大型船用全纤维曲轴多拐间分度定位,能够有效减小锻件任意两拐间最大分度误差,为进一步减小曲臂轮廓方向的加工余量奠定基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锻造领域,具体地说就是一种大型船用全纤维曲轴弯曲镦锻多拐分度定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它适用于某些型号的大型船用全纤维曲轴弯曲镦锻过程,提高多拐间的分度定位精度。
技术介绍
曲轴是柴油机最重要的零件,大型船用柴油主机曲轴的价值约占整机价值的10 15%左右。目前全纤维方法生产大型船用曲轴大都采用弯曲镦锻技术。我国基本拥有该技术的生产能力,但和国际先进水平存在较大差距(1)由台阶轴镦锻发展到用光轴直接镦锻,提高了材料利用率,缩短了生产周期;(2)由一火锻一拐发展到一火锻多拐,大大提高了生产率;(3)由曲臂的自由镦锻成形发展到限制成形,使主轴径和拐径的单边余量控制在IOmm左右,曲臂侧面的单边余量只有6mm左右,曲臂周边锻到零件尺寸,黑皮使 用。我国从6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在大型整体曲轴的全纤维锻造工艺技术上做了许多有效的工作,形成了天津重型机器厂(RR法)、资阳内燃机机车车辆厂(RR法)、武汉重型铸锻厂(TR法)三个生产基地,但技术水平仍停留在国外五十年代到六十年代的镦锻水平上,主要表现在曲轴锻件余量、公差大,“缺角塌肩”现象严重,一般主轴径、拐径、曲臂侧面的单边余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大型船用全纤维曲轴弯曲镦锻多拐分度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底座、锁紧螺杆座、锁紧螺杆、高度调整导柱、高度调整螺栓、高度支撑螺栓、定位拐支撑架,具体结构如下:底座为半圆形结构,底座上的锁紧螺杆座与底座连为一体,锁紧螺杆座中横向设置锁紧螺杆,两锁紧螺杆与定位拐连杆之间设置活动垫块;底座上设置高度调整导柱、高度调整螺栓、高度支撑螺栓,高度调整导柱、高度调整螺栓、高度支撑螺栓的顶部设置活动支撑块,定位拐支撑架安装于活动支撑块上,通过高度调整导柱、高度调整螺栓、高度支撑螺栓进行高度升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震孙明月李殿中邓军疆赫明玖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辽宁五一八内燃机配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