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压下式板材矫正机控制系统以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362808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7 18: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压下式板材矫正机辊缝控制系统以及控制方法,该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压下机构用于带动该矫正机的工作辊运动,以调整该矫正机的工作辊的辊缝,至少一传感器,设置在该矫正机的工作辊的辊缝处,用于感测该工作辊的辊缝的实际值;一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能够获得和处理该至少一传感器的信号;至少一电机,与该至少一压下机构一一对应,用于控制该至少一压下机构运动;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将该工作辊的辊缝的实际值与辊缝的目标值进行比较和判断,并对该至少一电机进行控制。解决了现有的板材矫正机,需要操作人员手动多次反复调整,从而导致生产效率降低、易发生误操作、板材矫直效果不理想、设备故障率和能耗增加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板材矫直机,特别是有关于机械压下式板材矫正机的控制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的金属板材生产和加工企业,例如钢铁中板厂、有色金属生产企业和机械类等工厂,一般都要用到板材矫正机。待加工的板材通过板材矫正机转动的上、下工作辊后,能够使得板材的表面平整度有效改善。在这个工艺过程中,矫正机上、下工作辊辊缝的控制是一个重要的工作。现有的矫正机设备,辊缝控制一般由操作工手动调整,不仅要求操作人员有丰富的经验,而且由于机械的惯性一般难以把握,往往需要多次反复试验和调整,从而导致生产效率降低、易发生误操作、板材矫直效果不理想、设备故障率和能耗增加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以解决现有的板材矫正机,其辊缝通过操作人员手动进行调整,需要多次反复试验和调整,从而导致生产效率降低、易发生误操作、板材矫直效果不理想、设备故障率和能耗增加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机械压下式板材矫正机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压下机构用于带动该矫正机的工作辊运动,以调整该矫正机的工作辊的辊缝,其中,至少一传感器,设置在该矫正机的工作辊的辊缝处,用于感测该工作辊的辊缝的实际值;一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能够获得和处理该至少一传感器的信号;至少一电机,与该至少一压下机构一一对应,用于控制该至少一压下机构运动;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将该工作辊的辊缝的实际值与辊缝的目标值进行比较和判断,并对该至少一电机进行控制。本专利技术的机械压下式板材矫正机的控制方法,通过压下机构带动该矫正机的工作辊运动,以调整该矫正机的工作辊的辊缝,该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该工作辊的辊缝的实际值;通过变频器控制该电机;判断工作辊的辊缝的目标值是否大于该实际值;当该目标值大于该实际值时,该压下机构上升,并进行如下动作该目标值减该实际值的差与一第一值进行比较;如该目标值减该实际值的差大于该第一值,判断该目标值减该实际值的差是否大于或等于一第二值;如该目标值减该实际值的差大于或等于该第二值,则该变频器进行快速调整,如该目标值减该实际值的差小于该第二值,则该变频器进行慢速调整;如该目标值减该实际值的差小于等于该第一值,则控制该变频器使能断开;当该目标值小于该实际值时,该压下机构下降,并进行如下动作该实际值减该目标值的差与一第一值进行比较;如该实际值减该目标值的差大于该第一值,判断该实际值减该目标值的差是否大于或等于一第二值;如该实际值减该目标值的差大于或等于该第二值,则变频器进行快速调整,如该实际值减该目标值的差小于该第二值,则变频器进行慢速调整;如该实际值减该目标值的差小于等于该第一值,则控制该变频器使能断开;当该目标值等于该实际值时,该压下机构停止。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将理想状态下的进出料两侧工作辊辊缝的目标值,与实时状态下进出料两侧工作辊辊缝的实际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通过电机对压下机构的运动进行控制,以动态调整进出料两侧工作辊辊缝值,也就实现了通过电气控制的方式调整进出料两侧工作辊辊缝值,解决了现有的板材矫正机,需要操作人员手动进行调整,需要多次反复试验和调整原因,从而导致生产效率降低、易发生误操作、板材矫直效果不理想、设备故障率和能耗增加的问题。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机械压下式板材矫正机控制系统第一实施例的模块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机械压下式板材矫正机控制系统第三实施例的模块图;图4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机械压下式板材矫正机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图5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机械压下式板材矫正机的另一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I为本专利技术机械压下式板材矫正机控制系统第一实施例的模块图,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机械压下式板材矫正机控制系统包括可编程逻辑控制器I (Programmable LogicController,简称PLC),变频器2、电机3、压下机构5、工作辊9以及传感器4。在实际中,一般矫正机进料侧和出料侧会各安装一对工作辊,两对工作辊的辊缝各通过一压下机构调整,两压下机构各通过一变频器和一电机驱动,由于进料侧的工作辊和出料侧的工作辊驱动结构和方式类似,故第一实施例仅以一侧为例。简述第一实施例的机械压下式板材矫正机控制系统的具体实现方式。PLCl分别连接变频器2以及传感器4,变频器2连接电机3,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压下机构5,压下机构5连接工作辊9,传感器4设置在工作辊9的辊缝处。传感器4用于感测工作辊9辊缝的实际值。电机3用于控制压下机构5运动。PLCl能够获得传感器4传送的辊缝的实际值,并将实际值与一工作辊9辊缝的目标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PLCl对变频器2发送控制指令,使得变频器2控制电机3的运转。电机3的输出轴带动压下机构5运动,压下机构5用于带动工作辊9运动,以调整矫正机的工作辊9的辊缝。在第一实施例中,对于机械压下式板材矫正机控制系统的结构进行了描述,在第二实施例中,将对于实际中一般使用的本专利技术机械压下式板材矫正机控制系统的结构,进行进一步细化的描述。图2为本专利技术机械压下式板材矫正机控制系统第二实施例的模块图,本实施例中,控制系统对出料侧的工作辊的辊缝以及进料侧的工作辊的辊缝进行调整,因此,电机、变频器以及压下机构的数量为两个。如图2所示,进一步包括变频器12、电机13、压下机构15、工作辊19以及传感器14。PLCl分别连接变频器12和变频器2以及传感器14和传感器4。变频器2连接电机3,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压下机构5,压下机构5连接工作辊9,传感器4设置在工作辊9的辊缝处。变频器12连接电机13,电机13的输出轴连接压下机构15,压下机构15连接工作辊19,传感器14设置在工作辊19的辊缝处。传感器14用于感测工作辊19辊缝的实际值。电机13用于控制压下机构15运动。PLCl能够获得传感器14传送的辊缝的实际值,并将实际值与一工作辊19辊缝的目标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的结果,PLCl对变频器12发送控制指令,使得变频器12控制电机13的运转。电机13的输出轴带动压下机构15运动,压下机构15用于带动工作辊19运动,以调整矫正机的工作辊19的辊缝。工作辊19与工作辊9分别作为进料侧以及出料侧的工作辊。传感器4以及传感器14可以各有一个,也可以进一步细化为多个,以提高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其中,工作辊9以及工作辊19可以根据工艺需求单独调整或同时调整。例如,需要调整工作辊9时,即运行变频器2。但更多的情况是,工作辊9与工作辊19的辊缝需同时调整。调整过程需要PLCl程序控制相应的变频器运行。图3为本专利技术机械压下式板材矫正机控制系统第三实施例的模块图,如图3所示,第三实施例仅以出料侧或进料侧一侧为例,本实施例机械压下式板材矫正机控制系统包括PLC1,变频器2、电机3、压下机构5、工作辊9、传感器4、工控机8、上限位联锁装置7以及下限位联锁装置6。其中,可以在出料侧以及进料侧各设置一对上限位联锁装置7以及下限位联锁装置6。 下面简述第三实施例的机械压下式板材矫正机控制系统的具体实现方式。PLCl分别连接变频器2、传感器4、工控机8、下限位联锁装置6以及上限位联锁装置7,变频器2连接电机3,电机3的输出轴连接压下机构5,压下机构5连接工作辊9,传感器4设置在工作辊9的辊缝处。传感器4用于感测工作辊9辊缝的实际值。电机3用于控制压下机构5运动。PLCl能够获得传感器4传送的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械压下式板材矫正机控制系统,包括,至少一压下机构用于带动该矫正机的工作辊运动,以调整该矫正机的工作辊的辊缝,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传感器,设置在该矫正机的工作辊的辊缝处,用于感测该工作辊的辊缝的实际值;一可编程逻辑控制器,能够获得和处理该至少一传感器的信号;至少一电机,与该至少一压下机构一一对应,用于控制该至少一压下机构运动;其中,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将该工作辊的辊缝的实际值与辊缝的目标值进行比较和判断,并对该至少一电机进行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滨
申请(专利权)人: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