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马达线圈绕线机,包括机架,还包括装设在机架上的理线机构、绕线机构和用于将线夹断的夹线机构,理线机构上装设有用于将线圈骨架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所述夹线机构设置在理线机构与定位机构之间,理线机构与绕线机构自动将线绕于线圈骨架的PIN脚上及线圈骨架上,并在绕线后通过夹线机构将线夹断。该马达线圈绕线机能自动将线绕在线圈骨架上及线圈骨架上的PIN脚上,能有效提高马达线圈的生产率、节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且产品合格率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绕线机,更具体地说,是涉及用于风扇马达及有刷微型马达的马达线圈绕线机。
技术介绍
传统用于风扇马达及有刷微型马达的马达线圈绕线机进行绕线时,只能将线分组绕设在线圈骨架上,但不能在装设在线圈骨架上的PIN脚上进行绕线,只能在绕线前预留线头,待在线圈骨架上绕线完成,采用人工将预留线头线绕在PIN脚上,因此传统的绕线机成品率低,浪费材料,且需要使用大量的人工,生产率低、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能自动将线绕在线圈骨架上及线圈骨架上的PIN脚上,能有效提高马达线圈的生产率、节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且产品合格率高的马达线圈绕线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提供一种马达线圈绕线机,包括机架,还包括装设在机架上的理线机构、绕线机构和用于将线夹断的夹线机构,理线机构上装设有用于将线圈骨架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所述夹线机构设置在理线机构与定位机构之间,理线机构与绕线机构自动将线绕于线圈骨架的PIN脚上及线圈骨架上,并在绕线后通过夹线机构将线夹断。本技术所述的马达线圈绕线机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机架上装设理线机构、绕线机构和用于将线夹断的夹线机构,理线机构上装设有用于将线圈骨架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所述夹线机构设置在理线机构与定位机构之间,通过定位机构对装在理线机构上的线圈骨架进行定位,再通过理线机构与绕线机构自动将线绕于线圈骨架上及装设在线圈骨架上的PIN脚上,并在绕线后通过夹线机构将线夹断。能自动将线绕在线圈骨架上及线圈骨架上的PIN脚上,有效提高马达线圈的生产率、节省材料、降低生产成本,且产品合格率闻。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所述的马达线圈绕线机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所述的马达线圈绕线机未装设机壳的立体结构图之一;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马达线圈绕线机未装设机壳的立体结构图之二 ;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马达线圈绕线机装设有机壳的立体结构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马达线圈绕线机的理线机构的立体结构图;图5是图4的分解结构立体图;图6是本技术所述的马达线圈绕线机的定位机构的立体结构图;图7是图6的分解结构立体图;图8是本技术所述的马达线圈绕线机的绕线机构的立体结构图;图9是图8的分解结构立体图;图10是本技术所述的马达线圈绕线机的夹线机构的立体结构图;图11是图10的分解结构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所述马达线圈绕线机的最佳实例,并不因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参照图I、图2、图3,提供一种马达线圈绕线机,包括机架1,还包括装设在机架I上的理线机构2、绕线机构3和用于将线夹断的夹线机构4,理线机构2上装设有用于将线圈骨架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5,所述夹线机构4设置在理线机构2与定位机构5之间,理线机构2与绕线机构3自动将线绕于线圈骨架的PIN脚上及线圈骨架上,并在绕线后通过夹线机构4将线夹断。如图4、图5所示,所述理线机构2包括与机架I固定连接的第一支座201、第二支座202、第一步进马达203和第二步进马达204,第一支座201与第二支座202上装设有第一导向杆205、第二导向杆206和第一滚珠丝杆207,所述第一导向杆205与第二导向杆206上套设有可沿第一导向杆205和第二导向杆206滑动的第一滑动块208,第一滑动块208与第一滚珠丝杆207相啮合,第一滑动块208上至少装设有一理线转轴209,所述理线转轴209与第一步进马达203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步进马达203与理线转轴209通过同步轮和同步带进行传动,理线转轴209的上端装设有用于固定线圈骨架的夹具210,所述第一滚珠丝杆207与第二步进马达204传动连接,所述第一滚珠丝杆207与第二步进马达204通过同步轮和同步带进行传动,使第一滑动块208沿Y轴向往复运动,可在第一滑动块208上装设多个理线转轴209,以满足同时在多个线圈骨架上进行绕线的需要。如图6、图7所示,所述定位机构5包括定位支架501,装设在定位支架501上部的第九导向杆502、第十导向杆503和第四驱动气缸504,所述第九导向杆502和第十导向杆503的下端与压头安装板505固定连接,所述第四驱动气缸504的输出轴与压头安装板505固定连接,压头安装板505上至少装设有一压头连接块506,该压头连接块506上装设有压头507,压头安装板505可随着第九导向杆502和第十导向杆503纵向移动使压头507压紧固定在夹具210上的线圈骨架,所述定位支架501与第一滑动块208固定连接。如图8、图9所示,所述绕线机构3包括与机架I固定连接的支架301,装设在支架301上的第三步进马达302,装设在支架301上与第三步进马达302传动连接的第二滚珠丝杆306,设置在支架301内与第二滚珠丝杆306相啮合的第二滑动块307,装设在支架301上的第三导向杆308、第四导向杆309、第五导向杆310和第六导向杆311,第二滑动块307 —端套设在第三导向杆308和第四导向杆309上,第二滑动块307另一端套设在第五导向杆310和第六导向杆311上,第二滑动块307可沿第三导向杆308、第四导向杆309、第五导向杆310和第六导向杆311作Z轴方向滑动,第二滑动块307上装设有第三支座303和第四支座304,第三支座303上装设有第四步进马达305和第一驱动气缸312,所述第三支座303和第四支座304上至少装设有一转轴314,该转轴314 —端装设有飞叉313,其另一端与第四步进马达305传动连接,第四步进马达与转轴314通过同步轮和同步带进行传动,驱动飞叉313在线圈骨架上及线圈骨架上的PIN脚上进行绕线,第一驱动气缸312与飞叉313传动连接,在线圈骨架上绕线时,第一驱动气缸312缩回;在线圈骨架上的PIN脚上绕线时,第一驱动气缸312顶出。如图10、图11所示,所述夹线机构4包括夹线机构安装板401,与夹线机构安装板401固定连接的支撑板402,与支撑板402固定连接的第五支座403、第六支座404,装设在第五支座403和第六支座404上的第七导向杆405、第八导向杆406和第二驱动气缸407,所述第二驱动气缸407的输出轴与滑轨安装板408固定连接,第二驱动气缸407可带动滑轨安装板408纵向移动,滑轨安装板408上至少装设有一滑动组件409,该滑动组件409装设有用于夹线的机械手410,夹线机构安装板401下部还装设有用于驱动该夹线机构安装板401横向移动的夹线驱动装置411。所述夹线驱动装置411是由第一限位板412、第二限位板413,装设有第一限位 板412和第二限位板413之间的第一滑轨414、第二滑轨415,第一滑轨414、第二滑轨415固定在支架301上,装设在第二限位板413上的第三驱动气缸416,所述第三驱动气缸416的输出轴与夹线机构安装板401固定连接,夹线机构安装板401可沿第一滑轨414、第二滑轨415滑动,夹线时,第二驱动气缸407驱动机械手410夹住线,第三驱动气缸416驱动夹线机构安装板401移动,使机械手410将线夹断。上述实施例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马达线圈绕线机,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设在机架(1)上的理线机构(2)、绕线机构(3)和用于将线夹断的夹线机构(4),理线机构(2)上装设有用于将线圈骨架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5),所述夹线机构(4)设置在理线机构(2)与定位机构(5)之间,理线机构(2)与绕线机构(3)自动将线绕于线圈骨架的PIN脚上及线圈骨架上,并在绕线后通过夹线机构(4)将线夹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振海,潘其圣,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益诚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