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938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钻头具有带输屑槽的轴和带二个或更多切削件的钻头头部,每个切削件具有在断屑面和后面间形成的切削刃,切削刃至少在钻头几何中心即转动轴线附近有一弯曲部分。每个切削件的切削刃以其弯曲部分定位,使从中心线延伸并与所述弯曲部分相切的直线上的切点远离钻头中心线,紧靠中心线切削刃终止于一小的中心冲头部分,中心冲头部分为各切削刃所共用并延伸于切削件之间,用于使钻头定心。(*该技术在201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钻头,这种钻头具有带输屑槽的轴和在轴的前部的钻头头部,带有两个或更多个切削件,每个切削件具有至少一条切削刃,切削刃界定于一断屑面和一后面之间,切削刃至少在钻头几何中心线即转动轴线附近具有一弯曲部分。一种上述钻头公开于专利文献SE-B-440324(和SE-A-7812393-2)。这种公知的钻头具有良好的切削性能,可在高速下钻削。但是,美中不足的是,这种钻头的定心性能不好。相对于切过钻头中心转动轴线与平行于切削刃的直线的主要部分的主平面成60°-70°锐角的一个基准平面,每条切削刃的弯曲部分稍稍突出该基准平面,同时,每个切削件的后面(在转动方向位于切削刃的后面)作为一不间断的表面一直延伸至切削刃的弯曲部分。另外,上述弯曲部分在紧靠钻头中心线处已开始弯曲。这种几何形状使两条切削刃构成錾子状结构,在两切削刃会聚区域在纵向上有显著的延伸。当这种錾子状结构抵压工件以便钻入工件时,容易在工件表面横向滑动。实际上,工件的钻入表面很少是完美的平面,很少绝对地垂直于钻头的转动轴线。恰恰相反,工作的钻入表面常常是粗糙不平的,可能局部倾斜或者整个与钻头轴线倾斜几度角。而且钻头以很大力抵压工件时,钻头的錾子状结构倾向于至少横向移动一点,定心性能较差。在刚刚钻入工件时,这种倾向更为显著,在钻头已钻入工件时,这种较差的定心性能仍然存在,造成工件及钻头本身的振动。当使用较长钻头时(钻头长度等于或超过钻头直径3.5倍时),尤其是工件装卡不稳时,上述问题更为显著。当发生振动时,会影响钻孔的质量和钻头的耐用性。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消除上述已知钻头的缺陷,提供一种具有良好定心性能的钻头。因而本专利技术首要的目的是提供钻头头部的一种几何形状,这种几何形状在抵接工件和最初钻入工件时具有良好的自动定心性能,而且在工件中继续钻进时也能保持这种良好的定心性能,而且这种良好的定心性能无需很大的进给力即可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是无需显著减少切削刃的有效长度即可实现良好的定心性能。按照本专利技术,至少上述主要目的是通过权利要求1特征部分所述的技术特征实现的。本专利技术的推实施例由权利要求2-8限定。现对照以下附图详述本专利技术附图说明图1是按照本专利技术钻头的前端即自由端的立体图;图2是相对于图1旋转90°的相似的立体图;图3是钻头头部的侧视图;图4是图3所示钻头头部的局部端视图;图5是图3所示钻头转动90°后的第二个侧视图;图6是钻头头部的钻尖的中央部分的放大视图,与图4的端视方式相同;图7是钻头头部钻尖的中央部分的放大视图,与图3的侧视方式相同;图8是沿图3Ⅷ-Ⅷ线的局部剖面图;图9是沿图中Ⅸ-Ⅸ线的剖面图;图10是在图6中的基准平面B-B看去的示意图。图1和2所示的钻头具有一轴1和整体标号为2的一钻头头部。在轴1上形成两条螺旋槽3,3′,这两条槽是由相似的螺旋形凸出刃带4,4′界定的。钻头头部2在本例中具有两个相同的但反向的切削件5,5′,这两个切削件在一共用的主平面A-A中互为延伸,主平面A-A切割钻头的中心线即转动轴线(在图3中该轴线标为C)。在图2中,基准平面B-B也穿过钻头中心线,但是,与主平面A-A成锐角,更具体说,成大约60°角。在本实施例中,切削件5,5′为一共同切削体的组成部分,例如为一硬质合金的组成部分,硬质合金通过焊缝6固定在轴上,然后磨至图中所示的最终形状。虽然在实际中推荐使用本实施例,但是在钻头头部作为钻轴1的整体部分磨出的两个切削件5,5′也在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之内。每个切削件5,5′具有一切削刃7,在断屑面8和后面9之间形成。后面9相对于切削件的总宽度来说具有一减小的宽度,这是由于制造钻头头部的工件在钻头转动方向看去在后面之后的区域具有一下沉表面10。由于后面9的宽度减至钻头头部总宽度之大约一半,故简化和加快了后面的必要刃磨。每条切削刃7具有一主要部分11,在本例中主要部分11基本是直的,从钻头头部的外周开始延伸,接着是靠近钻头中心线的曲线部分12。在形成断屑面8时为简化磨削也限制了其宽度,为此,在钻头头部坯件上在断屑面圆周部分之下形成一凹槽,该凹槽一面由倾斜平面13,另一面由拱形面14界定。切削刃7的圆周端有一刃部15,刃部15基本是轴向的,在刃部15之后是一缘面16,因钻头头部的端面已形成至少一个在界线18之后的区域内的下沉表面17,故限制了缘面16的宽度。由于有了上述轴向的刃部,就可以刃磨切削件而不改变钻头部的有效直径。参阅图1和2,应注意到,每条输屑槽3在切削件5,5′之间的区域内在一受限的空间(图1中标号为19)内结束。更具体来说,上述受限的空间19位于一切削件的曲线切削刃部分和另一切削件的下沉的后面10的内端之间。有关这一点在中间的主平面A-A两侧是一样的。参阅图1和2对本专利技术的钻头形状作了基本介绍后,现参阅图3-10,更详细地描述钻头的几何形状。在图3中,D-D是穿过钻尖垂直于中心线C的假想平面。按照图示实施例,上述横向平面D-D和直的切削刃部分11之间的夹角α大约为20°,这就是说,锐尖角为大约140°,这是可以上下变动的普通的钻尖角。在这方面应提及的是,缘面16相对于中心线C稍许倾斜,更具体来说,这使缘面的后部比前部稍靠近些中心线C(图中观察不到),因此,使缘面有一定的后角。实际上这一后角极小。在图4中,每个切削件5,5′的主后面9具有在弯曲的切削刃部分12的区域内磨出的副后面20,副后面20由一条界线21界定,在本例中界线21基本是直的。在图6中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要点。图6比图4放大8倍来表示钻头头部的钻尖部分,表示切削刃7的弯曲部分12是如何从直的主要部分11沿着一扇形的曲线延伸的,所述扇形有一圆心角β,在图示实施例中β大约为68°,(因此其余角ψ大约为22°)。另外,按照图示实施例,接着切削刃的弯曲部分12的是靠近钻头中心线的第二个直的切削刃部分22。对照图2时曾提到的基准平面B-B按照本实施例向主平面A-A倾斜,更具体来说,倾斜角等于圆心角β,即大约68°。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特征是,两个切削件的切削刃7,7′靠近钻头的中心,靠内侧的直的切削刃部分22,22′距基准平面向外一个距离(或者当以钻头转动方向看时,从上述平面向后一个距离),因而紧靠钻头中心线的切削刃终结于一个延伸于两切削件5,5′之间的共同的微小部分23,用作为钻头定心的中心冲头。因此,每条切削刃的弯曲部分12的定位使得一条假想直线E(图6中由虚线示出)上的切点24远离钻头中心线C,上述假想直线E切过钻头的中心线且由切削刃的弯曲部分22,22′所共同触及。从图6可见,靠着钻头中心线的切削刃的直线部分22基本平行于基准平面B-B延伸,因而切削件5上的切削刃部分22的假想延长线25平行于另一切削件5′的相应的切削刃的直线部分22′,与其相距一定距离a。在图示实施例中,距离a大约为0.3mm,不过,稍小或稍大于此值也是可行的。然而,实际上距离a应介于0.05mm和0.50mm。中心冲头部分23具有在钻头绝对中心的边线(breakline)26,该线是在磨削有关切削件的后面9时形成的。边线26的尺寸b应小于距离a,大约为0.1mm,虽然中心冲头部分的这个宽度值可以变化,但它应该在0.05至0.25mm的范围内。切削刃的直线部分22,22′转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钻头,具有带输屑槽(3,3′)的轴(1)和带有两个或更多切削件(5,5′)的钻头头部(2),每个切削件设有至少一条切削刃(7),切削刃在断屑面(8)和后面(9)之间形成且在钻头的几何中心线,即转动轴线(C)附近具有一弯曲部分(12),其其特征在于:各切削件(5,5′)的切削刃(7)以切削刃的弯曲部分(12)定位,使从钻头中心线(C)延伸且与所述弯曲部分(12)相切的直线(E)上的切点(24)远离中心线(C),而且靠着且临近所述中心线的切削刃终止于一个小的中心冲头部分(23),中心冲头部分(23)为各切削刃所共用且在切削件(5,5′)之间延伸,用于使钻头定心。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蒂芬林德布洛姆古斯塔夫斯约丁
申请(专利权)人:桑德维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SE[瑞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