竖向预制构件可调斜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6214 阅读:2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竖向预制构件可调斜撑,其能满足各种高度结构体系、构造简单、便于搬运等。其包括:上钩,用于连接预制构件;上螺杆,上钩固定连接在上螺杆的上端;第一调节杆,其上端与上螺杆螺纹连接;第二调节杆,与第一调节杆共轴线连接,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中一方插入到另一方中,且一方有一排孔对应另一方的至少一个孔,销插入到第二调节杆和第一调节杆的所述孔中以使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下螺杆,与第二调节杆的下端螺纹连接,上螺杆和下螺杆的螺纹方向相反;以及下钩,固定连接在下螺杆的下端,用于连接结构楼面。(*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支撑构件,尤其涉及调整预制构件垂直度的支撑构件。
技术介绍
在装配式混凝土构件施工中,预制外墙板构件的垂直度调节是一道重要的施工工序,同时预制外墙板垂直度调节完成后的临时固定也是必不可少的措施。已有的预制构件垂直度调节器均有受长度、角度的限制及搬运不便等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竖向预制构件可调斜撑,其能满足各种高度结构体系、构造简单、便于搬运等。为实现所述目的的竖向预制构件可调斜撑,其特点是,包括上钩,用于连接预制构件;上螺杆,上钩固定连接在上螺杆的上端;第一调节杆,其上端与上螺杆螺纹连接;第二调节杆,与第一调节杆共轴线连接,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中一方插入到另一方中,且一方有一排孔对应另一方的至少一个孔,销插入到第二调节杆和第一调节杆的所述孔中以使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下螺杆,与第二调节杆的下端螺纹连接,上螺杆和下螺杆的螺纹方向相反;以及下钩,固定连接在下螺杆的下端,用于连接结构楼面。所述的竖向预制构件可调斜撑,其进一步的特点是,上螺杆上螺纹连接有上锁合螺套,上螺套可锁合上钩。所述的竖向预制构件可调斜撑,其进一步的特点是,下螺杆上螺纹连接有下锁合螺套,下螺套可锁合下钩。所述的竖向预制构件可调斜撑,其进一步的特点是,第一调节杆的上端焊接有上连接螺旋套,通过上连接螺旋套与上螺杆螺纹连接,且上螺杆上还螺纹连接有上锁定圈,上锁定圈紧固上连接螺旋套。所述的竖向预制构件可调斜撑,其进一步的特点是,第二调节杆的下端焊接有下连接螺旋套,通过下连接螺旋套与下螺杆螺纹连接,且下螺杆上还螺纹连接有下锁定圈,下锁定圈紧固下连接螺旋套。所述的竖向预制构件可调斜撑,其进一步的特点是,还包括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所述上连接件用于固定在预制构件上,所述下连接件用于固定在楼板结构上。所述的竖向预制构件可调斜撑,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上连接件和所述下连接件为钢环构件。所述的竖向预制构件可调斜撑,其进一步的特点是,所述第一调节杆和所述第二调节杆为钢管。本技术的竖向预制构件可调斜撑通过调节两调节杆构成的杆系长度,可满足各种高度结构体系,并且可拆卸,因此便于搬运,适用性强、便于周转、降低成本。本技术的竖向预制构件可调斜撑不仅可用于预制外墙板构件的垂直度调节,还可以用于预制外墙板构件与结构连接未达到设计强度前起到临时固定作用。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中竖向预制构件可调斜撑的轴测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在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竖向预制构件可调斜撑包括上连接件I、上钩21、上锁合螺套3、上螺杆4、上锁定圈5、上连接螺套6、第一调节杆7、销12、第二调节杆9、下连接螺套10、下锁定圈11、下螺杆12、下锁合螺套13、下钩22、下连接件14。上连接件I和上钩21的上端铰接,上钩21和上螺杆4的上端焊接。上螺杆4和 下螺杆12的螺纹为反向螺纹。第一调节杆7、第二调节杆9构成的长度可调节的杆系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上螺杆4的下端和下螺杆12的上端之间。下连接件14与下钩的下端铰接,下钩22和下螺杆12的下端焊接。上连接件I和下连接件14上分别为圆钢环构件。上螺杆4的下端螺纹连接上连接螺套6、上锁定圈5,下螺杆12的上端设有下锁定螺套13、下连接螺套10。上螺杆4的上端螺纹连接上锁合螺套3,下螺杆4的下端螺纹连接下锁合螺套13。第一调节杆7和第二调节杆9分别为圆钢管,第一调节杆7插入到第二调节杆9中,第一调节杆7、第二调节杆9在轴向分别有成排的孔,销8插入到两调节杆7、9的孔中,以使两调节杆7、9固定连接。两调节杆7、9轴向相对滑动后,再将销8插入到二者的孔中,就可以实现长度的调节。如图所示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在预制构件15上预埋连接接驳器,用螺栓固定上连接件1,在结构楼面16预埋下连接件14 ;预制构件15吊装就位后,用上钩21勾住上连接件1,并用上锁合螺套3锁定,以使上钩21的开口不会露出,利用第一调节杆7和第二调节杆9调节到合适长度后,插上销8,用下钩22勾住下连接件14,并用下锁合螺套13锁定;通过旋转第一调节杆7、第二调节杆9,顺时针则伸长杆系,逆时针旋转则缩短杆系。由于上连接件I、下连接件14和预制构件下端完全固定,伸缩杆系,就能达到调节预制构件垂直度的目的;当垂直度达到要求后,用上锁定圈5、下锁定圈11紧固调节杆7、9,在预制外墙板构件与结构连接未达到设计强度前起到临时固定作用;施工层预制构件装配并在结构达到设计强度后,按相反顺序拆除可调斜撑。权利要求1.竖向预制构件可调斜撑,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钩,用于连接预制构件; 上螺杆,上钩固定连接在上螺杆的上端; 第一调节杆,其上端与上螺杆螺纹连接; 第二调节杆,与第一调节杆共轴线连接,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中一方插入到另一方中,且一方有一排孔对应另一方的至少一个孔,销插入到第二调节杆和第一调节杆的所述孔中以使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可拆卸地固定连接; 下螺杆,与第二调节杆的下端螺纹连接,上螺杆和下螺杆的螺纹方向相反;以及 下钩,固定连接在下螺杆的下端,用于连接结构楼面。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竖向预制构件可调斜撑,其特征在于,上螺杆上螺纹连接有上锁合螺套,上螺套可锁合上钩。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竖向预制构件可调斜撑,其特征在于,下螺杆上螺纹连接有下锁合螺套,下螺套可锁合下钩。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竖向预制构件可调斜撑,其特征在于,第一调节杆的上端焊接有上连接螺旋套,通过上连接螺旋套与上螺杆螺纹连接,且上螺杆上还螺纹连接有上锁定圈,上锁定圈紧固上连接螺旋套。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竖向预制构件可调斜撑,其特征在于,第二调节杆的下端焊接有下连接螺旋套,通过下连接螺旋套与下螺杆螺纹连接,且下螺杆上还螺纹连接有下锁定圈,下锁定圈紧固下连接螺旋套。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竖向预制构件可调斜撑,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连接件和下连接件,所述上连接件用于固定在预制构件上,所述下连接件用于固定在楼板结构上。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竖向预制构件可调斜撑,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接件和所述下连接件为钢环构件。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竖向预制构件可调斜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节杆和所述第二调节杆为钢管。专利摘要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竖向预制构件可调斜撑,其能满足各种高度结构体系、构造简单、便于搬运等。其包括上钩,用于连接预制构件;上螺杆,上钩固定连接在上螺杆的上端;第一调节杆,其上端与上螺杆螺纹连接;第二调节杆,与第一调节杆共轴线连接,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中一方插入到另一方中,且一方有一排孔对应另一方的至少一个孔,销插入到第二调节杆和第一调节杆的所述孔中以使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下螺杆,与第二调节杆的下端螺纹连接,上螺杆和下螺杆的螺纹方向相反;以及下钩,固定连接在下螺杆的下端,用于连接结构楼面。文档编号E04G25/04GK202745400SQ20122032447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5日专利技术者刘强, 王俊, 徐烟生, 张志明 申请人:上海兴邦建筑技术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竖向预制构件可调斜撑,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钩,用于连接预制构件;上螺杆,上钩固定连接在上螺杆的上端;第一调节杆,其上端与上螺杆螺纹连接;第二调节杆,与第一调节杆共轴线连接,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中一方插入到另一方中,且一方有一排孔对应另一方的至少一个孔,销插入到第二调节杆和第一调节杆的所述孔中以使第一调节杆和第二调节杆可拆卸地固定连接;下螺杆,与第二调节杆的下端螺纹连接,上螺杆和下螺杆的螺纹方向相反;以及下钩,固定连接在下螺杆的下端,用于连接结构楼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王俊徐烟生张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兴邦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