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模板支撑体系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80787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模板支撑体系包括预制柱、预制梁、支撑座和标准节;所述预制梁的端部搭设于所述预制柱的顶部,所述支撑座固定安装在所述预制柱的侧壁上,所述标准节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标注节、所述预制梁的端面和所述预制柱的顶面共同围合成一个顶部具有开口的浇筑空间。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采用木模板在梁柱节点现浇区进行支撑时,需要现场对预埋在梁端和柱端的部分堵塞的接驳螺母进行二次攻丝作业,导致作业效率较底且浪费材料的问题。问题。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模板支撑体系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模板支撑体系。

技术介绍

[0002]针对装配式框架结构中梁柱节点现浇区的模板支撑方式,目前多采用根据传统木模板施工在梁端、柱端预留接驳螺母的加固方式;对于这种施工方式而言,其预留接驳螺母数量较多,需要在前期施工方案的前置工序完成后,设计人员根据施工方案进行逐个预埋。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容易对接驳螺母内部的接驳孔造成堵塞,导致需要进行现场二次攻丝作业;同时由于预埋件的功能仅仅是一次使用无法形成周转,也造成了材料的浪费与成本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模板支撑体系,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木模板在梁柱节点现浇区进行支撑时,需要现场对预埋在梁端和柱端的部分堵塞的接驳螺母进行二次攻丝作业,导致作业效率较底且浪费材料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模板支撑体系,包括预制柱、预制梁、支撑座和标准节;所述预制梁的端部搭设于所述预制柱的顶部,所述支撑座固定安装在所述预制柱的侧壁上,所述标准节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标注节、所述预制梁的端面和所述预制柱的顶面共同围合成一个顶部具有开口的浇筑空间。
[0005]优选的,所述支撑座由多个支撑杆相互连接构成,全部所述支撑杆围合成套箍,所述支撑座套设固定在所述预制柱的侧壁上。
[0006]优选的,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承面板和第二承面板,所述第一承面板与所述第二承面板固定连接且互相垂直,且所述支撑杆的两个端部均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承面板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用于与相邻另一所述支撑杆上的所述第一连接孔螺栓连接,且所述第一承面板与所述预制柱的侧壁相贴合;所述第二承面板上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用于与所述标准节的底面螺栓连接。
[0007]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三连接孔均为长条孔。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承面板与所述第二承面板之间还设有加强肋。
[0009]优选的,所述预制梁包括第一预制梁、第二预制梁和第三预制梁,所述第一预制梁、所述第二预制梁和所述第三预制梁呈T形搭设于所述预制柱的顶部;
[0010]所述标准节包括矩形标准节、不等边L形转角节、等边L形转角节和方形转角节,所述第一预制梁与所述第二预制梁之间通过一不等边L形转角节围合,所述第一预制梁与所述第三预制梁之间通过一矩形标准节和一方形转角节围合,所述第二预制梁与所述第三预
制梁之间通过多个矩形标准节和两个等边L形转角节围合。
[0011]优选的,所述标准节的第一侧边设有纵向连接孔、第二侧边设有横向连接孔,所述第一侧边和所述第二侧边互相平行,一个所述标准节上的所述纵向连接孔用于与另一个所述标准节上的所述横向连接孔或所述预制梁螺栓连接;一个所述标准节上的所述横向连接孔用于与另一个所述标准节上的所述纵向连接孔或所述预制梁螺栓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标准节的材质为金属。
[0013]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模板支撑体系,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中在梁柱节点现浇区进行木模板支撑措施而言,该装配式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模板支撑体系,不再需要在梁端和柱端预埋接驳螺母,避免了材料浪费,降低了施工成本,同时也避免了对造成堵塞的接驳螺母进行二次攻丝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所提供的装配式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模板支撑体系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支撑杆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矩形标准节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等边L形转角节的结构示意图。
[0019]元件标号说明:
[0020]1‑
预制柱;21

第一预制梁;22

第二预制梁;23

第三预制梁;3

支撑座;30

支撑杆;301
‑ꢀ
第一连接孔;310

第一承面板;320

第二承面板;311

第二连接孔;321

第三连接孔;41

矩形标准节;42

等边L形转角节;43

不等边L形转角节;44

方形转角节;5

纵向连接孔;6

横向连接孔;7

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技术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技术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0022]本技术所附图式所绘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发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到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的涵盖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第一”、“第二”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者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3]如图1所示,该装配式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模板支撑体系包括预制柱1、预制梁、支撑座3 和标准节,所述预制梁的端部搭设于预制柱1的顶部,且在所述预制柱1的侧壁上固定安装有支撑座3,在该支撑座3上固定安装有标准节,所述标准节围设在相邻的两个预制梁之间。所述预制柱1的顶面、预制梁的端部和标准节共同围合成一个顶部具有开口的浇筑空
间100。
[0024]具体的,如图2至图3所示,所述支撑座3由多个支撑杆30相互连接构成,该支撑杆30包括有互相垂直且固定连接的第一承面板310和第二承面板320,且在第一承面板310和第二承面板320之间设有加强肋330,在支撑杆30的两个端部还均设有第一连接孔301,在所述第一承面板310上设有第二连接孔311,作为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座3由四个支撑杆30组成,第一承面板310上的第二连接孔311与相邻的另一所述支撑杆30上的第一连接孔301螺栓连接,即相邻的两个支撑杆30之间两两相连围合成一个套箍组成所述支撑座3,从而将该支撑座3套设固定在预制柱1的侧壁上。作为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制柱、预制梁、支撑座和标准节;所述预制梁的端部搭设于所述预制柱的顶部,所述支撑座固定安装在所述预制柱的侧壁上,所述标准节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座上;所述标准节、所述预制梁的端面和所述预制柱的顶面共同围合成一个顶部具有开口的浇筑空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由多个支撑杆相互连接构成,全部所述支撑杆围合成套箍,所述支撑座套设固定在所述预制柱的侧壁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第一承面板和第二承面板,所述第一承面板与所述第二承面板固定连接且互相垂直,且所述支撑杆的两个端部均设有第一连接孔,所述第一承面板上设有第二连接孔,所述第二连接孔用于与相邻另一所述支撑杆上的所述第一连接孔螺栓连接,且所述第一承面板与所述预制柱的侧壁相贴合;所述第二承面板上设有第三连接孔,所述第三连接孔用于与所述标准节的底面螺栓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框架结构梁柱节点模板支撑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孔和所述第三连接孔均为长条孔。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强丁安磊卞成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兴邦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