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融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55737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对沥青进行加热融化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在建材行业中对凝固成块状的沥青进行融化的沥青融化装置,包括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的融化管,在融化管的外壁上安装有对该融化管进行加热的第一加热单元,在出口端安装有对沥青进行加热并防止未融化的沥青滑出融化管的第二加热单元,所述第二加热单元设置有供融化为液态的沥青流出的间隙部,采用外壁设有第一加热单元的融化管对沥青进行加热融化,其加热部分仅限于融化管内部的沥青,因而加热区域小,耗能也显著降低,所设的第二加热单元能防止未融化的沥青滑出融化管,同时其对沥青的加热作用避免了块状沥青在出口端堆积而堵塞出口端。(*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沥青融化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浙青进行加热融化的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在建材行业中对凝固成块状的浙青进行融化的浙青融化装置。
技术介绍
部分在建材行业中用到的浙青为凝固成块状的结构,比如天然开采的湖浙青或岩浙青等,这些浙青在使用时必须先加热融化,才能与其他的建筑原料进行混合,以被用于铺路等场合。现有的浙青融化装置采用一个较大的存储池,在其内部铺设有加热用的管路。由于在加热过程中必须对存储池内的全部浙青进行长时间的加热,因而其耗能非常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浙青融化装置,其不需对存储池内的全部浙青进行加热,从而能降低能耗。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浙青融化装置,包括具有入口端和出口端的融化管,在融化管的外壁上安装有对该融化管进行加热的第一加热单元,在出口端安装有对浙青进行加热并防止未融化的浙青滑出融化管的第二加热单元,所述第二加热单元设置有供融化为液态的浙青流出的间隙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所述第二加热单元包括横向设置并能使导热流体在其内部流通的导入管和导出管,以及相间隔地排列设置在导入管与导出管之间并将其连通的中间管。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所述中间管具有向融化管的外部方向圆滑凸出的弯曲段。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包括多根扣合在融化管外表面的半管,所述半管与融化管的外表面密封地焊接为一体以形成的可供导热流体流过的通道,并且所述半管之间相互连通。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所述第一加热单元与第二加热单元相互连通。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所述融化管为倾斜设置,在融化管的内部安装有对装入的浙青进行阻挡以减缓其下滑速度的突出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在融化管的外表面安装有保温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如下I、采用外壁设有第一加热单元的融化管对浙青进行加热融化,其加热部分仅限于融化管内部的浙青,因而加热区域小,耗能也显著降低,所设的第二加热单元能防止未融化的浙青滑出融化管,同时其对浙青的加热作用避免了块状浙青在出口端堆积而堵塞出口端;2、第二加热单元采用通入导热流体的导入管和导出管及中间管的结构,具有加热效果显著且结构紧凑的特点,并且可以选择适当的管径而提高结构的强度;3、中间管设置圆滑凸出的弯曲段能够在装入浙青的过程中缓冲浙青对中间管的撞击力;4、第一加热单元采用焊接于融化管外表面的半管,其传热效果好,结构可靠;5、第一加热单元与第二加热单元相互连通,可以简化其与供热装置的连接结构;6、融化管倾斜设置,易于浙青的装入,设置的突出部可以减缓浙青对第二加热单兀的撞击力;7、在融化管外表面安装保温层能够减少散失的热损耗进一步降低能耗。附图说明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第二加热单元的示意图。图中10_融化管,11-入口端,12-出口端,13-半管,14-突出部,21-导入管, 22-导出管,23-中间管,24-弯曲段,30-浙青。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及图2所示,本实施例涉及的浙青融化装置,包括一个可以装入待融化的块状浙青的矩形的融化管10,该融化管10为倾斜设置,它的两端分别为入口端11和出口端 12,浙青由入口端11装入后被加热融化,变成粘稠的液态后从出口端12流出。融化管10 的外壁上安装了第一加热单元,用于对融化管10进行加热,在出口端12处安装了第二加热单元,该第二加热单元对块状的浙青进行阻挡,防止其没融化完毕之前从出口端12滑出, 并且它本身可以对浙青进行加热,以防止浙青在出口端12处产生堆积而堵塞出口端12,第二加热单元上设置的间隙部能供融化完毕的液态浙青流出。第一加热单元包括了多根扣合在融化管10外表面的半管13,这些半管13是由裁成长条状的钢板卷制而成的半圆形结构。这些半管13设置为相互连通,在半管13扣合在融化管10上之后,在两者的接缝处密封地焊接,从而将两者连接为一体,最终在半管13与融化管10之间形成能供导热流体流过的通道,用加热装置通入导热流体后,即可对融化管 10进行加热作业。其中,常用的导热流体为被加热后的导热油,它具安全温度易控的优点, 高温燃气等流体也可以被采用,不过由于温度不宜掌握而限制了它的应用。第二加热单元包括横向设置的导入管21和导出管22.以及将二者相连通的多根中间管23,这些中间管23相间隔地排列设置在导入管21与导出管22之间,并且,相邻的中间管23之间的空隙形成了第二加热单元的间隙部,导入管21和导出管22固连在矩形融化管10的两对应内壁上。该第二加热单元同样可以通入作为导热流体的导热油,对出口端 12处的浙青进行加热。中间管23具有向融化管10的外部方向圆滑地凸出的弯曲段24,其可以缓冲浙青从入口端11处向中间管23滑动时对中间管23产生的撞击力。在融化管10 的内部也安装有对浙青进行阻挡以减缓其下滑速度的突出部14,突出部14与弯曲段24的共同作用保证了本浙青融化装置的抗撞击能力,大大地延长了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次数。第二加热单元与第一加热单元相互连通,这样只需要很简单的管路设备即可对两者同时进行供热,减少了外部设备的复杂程度。而在融化管10的外表面安装有保温层,能够降低融化管10散失的热量,进一步的降低能耗。在使用时,将块状的浙青由入口端11装入融化管10内,浙青沿着融化管10的倾斜内壁滑入底部的中间管23处,滑落过程中受到突出部14的阻碍作用而降低了对中间管23的撞击力。融化管10被加满浙青后,开动第一加热单元及第二加热单元使浙青融化,融化后的液体浙青由相邻的中间管23之间形成的间隙部流出融化管10,最后可以被置入存储池内存储起来。权利要求1.一种浙青融化装置,包括具有入口端(11)和出口端(12)的融化管(10),在融化管(10)的外壁上安装有对该融化管(10)进行加热的第一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在出口端(12)安装有对浙青进行加热并防止未融化的浙青滑出融化管(10)的第二加热单元,所述第二加热单元设置有供融化为液态的浙青流出的间隙部。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浙青融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加热单元包括横向设置并能使导热流体在其内部流通的导入管(21)和导出管(22),以及相间隔地排列设置在导入管(21)与导出管(22)之间并将其连通的中间管(2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浙青融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管(23)具有向融化管(10)的外部方向圆滑凸出的弯曲段(2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浙青融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包括多根扣合在融化管(10)外表面的半管(13),所述半管(13)与融化管(10)的外表面密封地焊接为一体以形成的可供导热流体流过的通道,并且所述半管(13)之间相互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浙青融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单元与第二加热单元相互连通。6.根据权利要求I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浙青融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融化管(10) 为倾斜设置,在融化管(10)的内部安装有对装入的浙青进行阻挡以减缓其下滑速度的突出部(14)。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浙青融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在融化管(10)的外表面安装有保温层。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对沥青进行加热融化的装置,尤其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沥青融化装置,包括具有入口端(11)和出口端(12)的融化管(10),在融化管(10)的外壁上安装有对该融化管(10)进行加热的第一加热单元,其特征在于:在出口端(12)安装有对沥青进行加热并防止未融化的沥青滑出融化管(10)的第二加热单元,所述第二加热单元设置有供融化为液态的沥青流出的间隙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茂起张贵勇耿英华
申请(专利权)人:冀州信诚化工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