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沥青融化搅拌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355738 阅读:1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2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建材行业中的融化搅拌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对天然开采的凝固为固态的湖沥青进行处理的湖沥青融化搅拌系统,包括保温搅拌罐,还包括与该保温搅拌罐的罐体相连通的融化装置,所述融化装置包括外壁安装有第一加热单元及第二加热单元的融化仓,所述第二加热单元设置有供融化为液态的湖沥青流入所述保温搅拌罐的间隙部,湖沥青在融化装置中融化完成后进入保温搅拌罐,保温搅拌罐和融化装置都可以连续生产,避免了间歇停工,从而提高了产量,由于只对融化装置进行高温加热,保温搅拌罐的温度较低,因而避免了对全部的沥青进行高温加热,降低了能耗。(*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材行业中的融化搅拌系统,尤其涉及一种对天然开采的凝固为固态的湖浙青进行处理的湖浙青融化搅拌系统。
技术介绍
湖浙青是开采于天然浙青湖中的固态浙青,其与石化行业提炼燃油后剩余的浙青相比,价格低廉,性能优良,是理想的建筑材料。湖浙青在使用时必须先加热融化为液态才能使用。由于湖浙青内含有火山灰等杂质成分,这些成分虽然改善了湖浙青的使用性能,但是在湖浙青被融化时这些成分会沉淀,从而使湖浙青产生分层现象,必须被不断的搅拌。在生产筑路建材的现有技术中,有一种浙青改性技术,是在浙青中混入废旧轮胎等橡胶制品经切割粉碎后制成的橡胶颗粒。在此技术中,为了防止橡胶颗粒与浙青久置分层,工程技术人员设计了具有加热保温功能的保温搅拌罐,用于对浙青与橡胶的混合物进行搅拌。如果用这种保温搅拌罐来融化搅拌湖浙青,必须在湖浙青完全融化后才能开始搅拌,否则固体形态的湖浙青将会打坏搅拌桨叶,因而此设备只能间歇性的进行工作,产量较低,并且融化湖浙青时必须对全部罐体进行高温加热,耗能比较严重。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湖浙青融化搅拌系统,其能够实现连续工作,产量较高,耗能较低。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湖浙青融化搅拌系统,包括对液体浙青进行保温搅拌的保温搅拌罐,还包括与该保温搅拌罐的罐体相连通的融化装置,所述融化装置包括外壁安装有第一加热单元的融化仓,所述融化仓具有向其内部填装湖浙青的入口端及与保温搅拌罐相连通以将融化的湖浙青导入保温搅拌罐的出口端,在出口端安装有对浙青进行加热并防止未融化的湖浙青滑入保温搅拌罐的第二加热单元,所述第二加热单元设置有供融化为液态的湖浙青流入所述保温搅拌罐的间隙部。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所述融化仓倾斜地设置在罐体外侧,出口端与罐体的下部相连通。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所述第二加热单元包括横向设置并能使导热流体在其内部流通的导入管和导出管,以及相间隔地排列设置在导入管与导出管之间并将其连通的中间管。所述中间管具有向融化仓的出口端外部方向圆滑凸出的弯曲段。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所述第一加热单元包括多根扣合在融化仓外表面的半管,所述半管与融化仓的外表面密封地焊接为一体以形成的可供导热流体流过的通道,并且所述半管之间相互连通。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所述保温搅拌罐的罐体内部安装有竖直搅拌轴,在搅拌轴上安装有至少一组搅拌桨叶,在罐体的上部安装有驱动搅拌轴转动的电机,在罐体下部设有出料口,在罐体的上部设有排气孔,在罐体的外壁上设置有对该罐体加热的保温加热单元。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所述保温加热单元包括多组扣合在罐体外壁上并与其密封地焊接为一体的半管,所述半管与罐体外壁围合成可供导热流体流过的通道,所述多组半管之间相互连通。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所述罐体的底部为倒锥形,所述搅拌桨叶为纵向设置的三组,其最下方一组的搅拌桨叶位于罐底的倒锥形区域内,且其长度小于上部其余两组的长度。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在入口端安装有可启闭的仓门,以及在仓门打开时向融化仓内供料的供料装置;在罐体上设置有根据罐体内浙青液位高度而控制所述供料装置动作的控制装置。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还包括净化融化仓及保温搅拌罐内的废气的气体净化>J-U ρ α装直。作为对本技术的限定,在融化仓及罐体的外壁上设有保温层。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有益效果如下I、湖浙青在融化装置中融化完成后进入保温搅拌罐,保温搅拌罐和融化装置都可以连续生产,避免了间歇停工,从而提高了产量,由于只对融化装置进行高温加热,保温搅拌罐的温度较低,因而避免了对全部的浙青进行高温加热,降低了能耗;2、融化仓倾斜地设置在罐体外侧,出口端与罐体的下部相连,可以使得固态的湖浙青自动的滑入融化仓内,而罐体内的浙青液面也能够平稳的变化,不会影响保温搅拌罐的正常运行,有利于连续生产;3、第二加热单元采用管路加热,结构牢固可靠,加热效率高,易于制造,所设的弯曲段能缓冲湖浙青在滑落时的撞击力;4、第一加热单元及保温加热单元采用半管加热,结构牢固可靠,加热效率高,且在日常生产中免于维护;5、罐体内设置竖直搅拌轴,利于保持搅拌轴的稳定,上部设排气孔有利于浙青顺利的进入罐体内;6、搅拌桨叶设置为多组,并将罐体的底部设为倒锥形,能够更均匀的对湖浙青进行搅拌,消除了搅拌死角;7、设置控制装置能根据罐体内液面的变化而自动的进行填料,减轻了工人劳动强度,提高了效率,设置气体净化装置能够吸收浙青在搅拌过程中释放的有害气体,避免了环境的污染,设置保温层能降低散失的热量,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第二加热单元的示意图。图中1-罐体,2-搅拌轴,3-搅拌桨叶,4-电机,5-控制装置,6-出料口,7_排气孔,9-半管,10-融化仓,11-入口端,12-出口端,13-仓门,14-供料装置,15-突出部,21-导入管,22-导出管,23-中间管,24-弯曲段,50-保温搅拌罐,100-融化装置,150-气体净化装置,160-过滤器,170-浙青泵。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及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湖浙青融化系统,包括外壁面上均设有保温层的保温搅拌罐50及融化装置100,融化装置100与该保温搅拌罐50连通。块状的湖浙青首先在融化装置100内被融化成液态,然后流入保温搅拌罐50被充分的搅拌,搅拌完成后被取出以供使用。保温搅拌罐50具有一个封闭的罐体1,在罐体I内部安装了竖直的搅拌轴2,搅拌轴2上成组地安装了搅拌桨叶3,该搅拌桨叶3至少需要安装一组,为了充分搅拌,本实施例共设置了三组。在罐体I的上部安装有驱动搅拌轴2转动的电机4,罐体I的下部为倒锥形,搅拌桨叶3的最下方一组位于此倒锥形区域内,且该组的长度小于上部其余的两组。在罐体I的外壁上设置有加热保温单元对其进行保温加热,该保温加热单元包括多组扣合在罐体I的外壁上的半管9,这些半管9是由裁成长条状的钢板卷曲成的长条的具有半圆槽状横截面的结构,这些半管9密封地与罐体I焊接为一体,并且这些半管9之间相互连通。半管9与罐体I的外壁围合形成的通道可供导热油等导热流体通过,通过导热流体对罐体I进行保温加热。融化单元100包括一个融化仓10,该融化仓10倾斜设置在罐体I的外侧,该融化仓10的上端为入口端11,下部为与罐体I的内部连通的出口端12,在融化仓10的外壁上安装有第一加热单元用于对由入口端11装入融化仓10的湖浙青块进行加热,该第一加热单元采用与罐体I外壁的保温加热单元相同的结构。它同样由半管9密封地焊接在融化仓10的外壁面形成,在其内部通入导热油等导热流体。在融化仓10的出口端12设置有第二加热单元,该第二加热单元一方面对湖浙青进行加热使其融化,另一方面兼有对未融化的湖浙青进行阻挡的作用,防止未融化的湖浙青进入到保温搅拌罐50中。在第二加热单元设置的间隙部供融化为液态后的湖浙青流入罐体I内。第二加热单元主要包括一个横向设置的导入管21和导出管22,在两者之间相间隔地排列了多根中间管23,这些中间管23与导入管21和导出管22分别连通。在通入导热油等导热流体后,可以用来对湖浙青进行加热,中间管23可以选择适当的壁厚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湖沥青融化搅拌系统,包括对液体沥青进行保温搅拌的保温搅拌罐(5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该保温搅拌罐(50)的罐体(1)相连通的融化装置(100),所述融化装置(100)包括外壁安装有第一加热单元的融化仓(10),所述融化仓(10)具有向其内部填装湖沥青的入口端(11)及与保温搅拌罐(50)相连通以将融化的湖沥青导入保温搅拌罐(50)的出口端(12),在出口端(12)安装有对沥青进行加热并防止未融化的湖沥青滑入保温搅拌罐(50)的第二加热单元,所述第二加热单元设置有供融化为液态的湖沥青流入所述保温搅拌罐(50)的间隙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茂起张贵勇耿英华
申请(专利权)人:冀州信诚化工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