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控制落料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54808 阅读:1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21 22: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控制落料机构,包括用于控制轨道内的物体按设定的方式下落的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上控制机构和下控制机构,所述上控制机构和下控制机构与轨道垂直设置,通过垂直于轨道的伸缩运动来实现对轨道内物体的阻挡和放行下落;所述上控制机构和下控制机构固定设置在与轨道平行的同一控制杆上;所述控制杆上端为可来回前后运动的自由端,控制杆下端设置有垂直于控制杆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穿过控制杆下端的通孔与安装板平行设置,固定杆的两端固定在安装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机械控制落料机构,成本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时安全可靠。(*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控制落料机构
技术介绍
目前很多机器上都会使用到落料机构,然而在一直线轨道内,当轨道内的物体在作自由落体下落时,如何实现控制单个或者需要数量的物体下落,其他同在轨道内的物体而无法下落,目前尚未见实现该功能的装置。例如;铜币纪念币的制作过程中,当投入硬币后,需要有个控制原材料铜币单个下落进入压制部位的控制落料机构。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机械控制落料机构,成本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时安全可靠。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机械控制落料机构,包括用于控制轨道内的物体按设定的方式下落的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上控制机构和下控制机构,所述上控制机构和下控制机构与轨道垂直设置,通过垂直于轨道的伸缩运动来实现对轨道内物体的阻挡和放行下落。所述上控制机构和下控制机构固定设置在与轨道平行的同一控制杆上;所述控制杆上端为可来回前后运动的自由端,控制杆下端设置有垂直于控制杆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穿过控制杆下端的通孔与安装板平行设置,固定杆的两端固定在安装板上。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控制机构伸入轨道内部的通孔,所述下控制机构为处于轨道宽度中间位置的单一挡杆,所述上控制机构伸入轨道内部形成一卡合部位,所述卡合部位为相互平行的处于轨道同一高度的两个支杆,所述支杆前端窄后端宽,所述卡合部位的前端内侧之间的距离小于物体的宽度,后端内侧之间的距离大于物体的宽度。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控制杆上部设置有用于辅助控制杆运动轨迹的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在安装板上。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机械控制落料机构设置有检测物体的感应装置。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机械控制落料机构设置有控制控制杆前后运动的控制装置。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机械控制落料机构设置有计数开关装置,包括计数开关支架;所述计数开关支架通过摇臂弹簧与控制杆上端连接。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控制装置、感应装置和计数开关装置与电脑连接。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机械控制落料机构,成本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时安全可靠。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物体在轨道内下落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上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5为本技术使用时示意图。图中1上控制机构;2下控制机构;3控制杆;4固定杆;5安装板;6卡合部位;7支架;8计数开关支架;9摇臂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更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2所示为一种机械控制落料机构,包括用于控制轨道内的物体按设定的方式下落的控制机构,该控制机构包括上控制机构I和下控制机构2,上控制机构I和下控制机构2与轨道垂直设置,通过垂直于轨道的伸缩运动来实现对轨道内物体的阻挡和放行下落;上控制机构I和下控制机构2固定设置在与轨道平行的同一控制杆3上;控制杆3上端为可来回前后运动的自由端,控制杆下端设置有垂直于控制杆的固定杆4,固定杆4穿过控制杆3下端的通孔与安装板5平行设置,固定杆4的两端固定在安装板5上;安装板5上设置有控制机构伸入轨道内部的通孔,下控制机构2为处于轨道宽度中间位置的单一挡杆,上控制机构伸入轨道内部形成一^^合部位6,如图3所示,卡合部位为相互平行的处于轨道同一高度的两个支杆,支杆前端窄后端宽,卡合部位6的前端内侧之间的距离小于物体的宽度,后端内侧之间的距离大于物体的宽度;控制杆3上部设置有用于辅助控制杆运动轨迹的支架7,支架7固定在安装板5上;机械控制落料机构设置有检测物体的感应装置(图中未标示);机械控制落料机构设置有控制控制杆前后运动的控制装置(图中未标示);机械控制落料机构设置有计数开关装置,包括计数开关支架8 ;计数开关支架通过摇臂弹簧9与控制杆3上端连接;控制装置、感应装置和计数开关装置与电脑连接。工作原理一开始,机械控制落料机构处于如图4所示的状态,上控制机构I的卡合部位6的前端内侧之间的距离小于物体的宽度,此时轨道内的物体被阻挡在上控制机构I以上的轨道内无法下落;当在机械作用下,控制杆3杆轨道靠近,下控制机构2伸入轨道内部,上控制机构I的后端进入轨道内部,此时卡合部位6的后端内侧之间的距离大于物体的宽度,轨道内的物体从上控制机构I处向下落至下控制机构2处而被挡住,上控制机构I与下控制机构2之间的距离设置为预想的物体个数的长度,这样当机械作用力消失时,机械控制落料机构恢复到如图4所示的初始状态,上控制机构I与下控制机构2之间的物体自由落体落下,上控制机构I上的轨道内的物体不会落下。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机械控制落料机构,包括用于控制轨道内的物体按设定的方式下落的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上控制机构和下控制机构,所述上控制机构和下控制机构与轨道垂直设置,通过垂直于轨道的伸缩运动来实现对轨道内物体的阻挡和放行下落。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机械控制落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控制机构和下控制机构固定设置在与轨道平行的同一控制杆上;所述控制杆上端为可来回前后运动的自由端,控制杆下端设置有垂直于控制杆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穿过控制杆下端的通孔与安装板平行设置,固定杆的两端固定在安装板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械控制落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控制机构伸入轨道内部的通孔,所述下控制机构为处于轨道宽度中间位置的单一挡杆,所述上控制机构伸入轨道内部形成一卡合部位,所述卡合部位为相互平行的处于轨道同一高度的两个支杆,所述支杆前端窄后端宽,所述卡合部位的前端内侧之间的距离小于物体的宽度,后端内侧之间的距离大于物体的宽度。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机械控制落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上部设置有用于辅助控制杆运动轨迹的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在安装板上。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机械控制落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控制落料机构设置有检测物体的感应装置。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机械控制落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控制落料机构设置有控制控制杆前后运动的控制装置。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机械控制落料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械控制落料机构设置有计数开关装置,包括计数开关支架;所述计数开关支架通过摇臂弹簧与控制杆上端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械控制落料机构,包括用于控制轨道内的物体按设定的方式下落的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上控制机构和下控制机构,所述上控制机构和下控制机构与轨道垂直设置,通过垂直于轨道的伸缩运动来实现对轨道内物体的阻挡和放行下落;所述上控制机构和下控制机构固定设置在与轨道平行的同一控制杆上;所述控制杆上端为可来回前后运动的自由端,控制杆下端设置有垂直于控制杆的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穿过控制杆下端的通孔与安装板平行设置,固定杆的两端固定在安装板上。本技术提供的机械控制落料机构,成本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使用时安全可靠。文档编号B65G47/88GK202743994SQ201220372338公开日2013年2月20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3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30日专利技术者姜勇康 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机械控制落料机构,包括用于控制轨道内的物体按设定的方式下落的控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机构包括上控制机构和下控制机构,所述上控制机构和下控制机构与轨道垂直设置,通过垂直于轨道的伸缩运动来实现对轨道内物体的阻挡和放行下落。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勇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动动乐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