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零污染油水置换水 下储油系统,属于海洋石油生产储存工程领域。
技术介绍
油水置换原理是比较古老的理论,在石油钻采领域较多的应用于向油井内注水来提高原油的产量等。海上石油生产的储存目前都采用浮式储存,比较主流的大型生产储油装置是FPS0,应用于大型油田的开采。但随着石油资源开发的历史越来越长,大规模整装油田的发现越来越少,新发现的油田有很大一部分属于边际油田范畴。对海上边际油田的开发,如果采用常规技术和设备,受到储量、地质油藏条件等不确定性因素的限制,很难得到令人满意的资金收益率。可移动自升式生产储油平台装置可以实现边际油田的开发,可以有效的控制边际油田开发的风险。根据油水置换法开发“零”排放水下储油方案,应用于自升式可移动生产储油平台等小型石油生产装置,可以有效降低生产储油平台总体方案的投资成本,简化储运流程,避免由泵的故障或误操作引起储油舱的过压,保证系统安全运行,降低运营成本,且实现海水含油量小于MO等规范允许的含油量排放。目前国内没有类似油水置换法的水下储油方案应用于海上油田的生产储油平台等相关装置,没有相关的设计和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零污染油水置换水下储油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储油系统包括依次设于同一水平面上的储油舱、过渡舱和海水进/排舱;所述储油舱与所述过渡舱通过连通管路Ⅰ相连通,且所述连通管路Ⅰ的一开口端设于所述储油舱的下部,另一开口端设于所述过渡舱的上部;所述过渡舱与所述海水进/排舱通过连通管路Ⅱ相连通,其所述连通管路Ⅱ的一开口端设于所述过渡舱的下部,另一开口端设于所述海水进/排舱的上部;所述海水进/排舱通过连通管路Ⅲ与外界相连通,且所述连通管路Ⅲ的一开口端设于所述海水进/排舱的下部,另一开口端设于所述海水进/排舱的上部;所述储油舱的顶部与原油塔泵相连通;所述储油舱的侧壁上近其底部处设有油水界面 ...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杰,王春升,谭越,董庆辉,陈国龙,冷阿伟,郑晓鹏,张理,平朝春,石云,王建文,赵雷,张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中海油研究总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