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床的中拖板润滑结构,属于机床制造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现有机床的中拖板润滑效果差等问题。本机床的中拖板润滑结构包括位于大拖板的导轨上的中拖板,中拖板两侧靠近中部处均开设有连通于导轨接触面的导油孔,中拖板上还开设有连通导油孔的加油孔。本机床的中拖板润滑结构具有润滑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 机床制造
,涉及一种润滑结构,特别涉及一种机床的中拖板润滑结构。
技术介绍
机床包括床身,床身上具有导轨,在导轨上设置有大拖板,大拖板上部具有导轨,大拖板的导轨上设有中拖板,中拖板的顶部固连有加工刀具。在加工过程中,大拖板沿着床身导轨移动,加工刀具随中拖板沿大拖板的导轨移动,从而完成对工件的加工。机床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中拖板和大拖板的导轨之间会产生较大的磨损,从而影响工件的加工精度,为了避免中拖板和大拖板的导轨过快磨损,人们设计了各种各样的拖板润滑装置,有些还申请了专利,例如中国专利文献资料公开了一种车床拖板的润滑装置,其设置于车床的导轨和拖板之间,拖板包括大拖板和中拖板,大拖板设于车床的导轨上,中拖板设于大拖板的导轨上,该装置包括一液压泵,中拖板上具有入油孔,入油孔的进口端与液压泵的出口端相连,入油孔的出口端与大拖板的导轨位置相对应,大拖板上具有能使入油孔出口端处的润滑油流至大拖板与车床导轨之间的导油结构,导油结构与液压泵的进口端相连通。上述专利中的液压泵将润滑油压入中拖板,再从导油结构进入到大拖板和车床导轨之间,最后润滑油由液压泵的进口端回流至液压泵中,使润滑油循环流动,能对机床导轨起到的润滑作用,但是上述润滑油只是经过中拖板就直接流至大拖板和车床导轨之间,使得中拖板和大拖板导轨之间的润滑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加工方便、润滑效果好的机床的中拖板润滑结构。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机床的中拖板润滑结构,包括位于大拖板的导轨上的中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拖板两侧靠近中部处均开设有连通于导轨接触面的导油孔,所述的中拖板上还开设有连通导油孔的加油孔。本机床的中拖板润滑结构通过导油孔和加油孔的设置,便能对中拖板和大拖板导轨之间进行润滑,结构简单,中拖板加工方便,另外导油孔直接连通于导轨接触面,润滑直接、润滑效果好。在上述的机床的中拖板润滑结构中,所述的加油孔包括中拖板一侧开设有的加油直孔和将两导油孔相连通的连通孔,所述的加油直孔与连通孔相连通。这样布置使得中拖板加工方便。在上述的机床的中拖板润滑结构中,所述的中拖板上开设有通往中拖板中部下方丝杆处的丝杆润滑孔,所述的丝杆润滑孔与加油直孔相连通。丝杆润滑孔的设置,使得润滑油能进入到中拖板的丝杆连接处,对丝杆进行润滑,避免中拖板与丝杆的磨损。延长了丝杆、中拖板的使用寿命。在上述的机床的中拖板润滑结构中,所述的导油孔包括水平设置的水平孔和竖直设置的竖直孔,所述的水平孔和竖直孔互相连通且竖直孔连通于加油直孔。水平孔和竖直孔的设置,使得导油孔能对中拖板与导轨的接触面进行全方位的润滑,润滑效果好。在上述的机床的中拖板润滑结构中,所述的水平孔、丝杆润滑孔和连通孔于中拖板上的开口均用堵头螺纹连接。需要清洗时,可将堵头拆卸下,对各孔进行清洗。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机床的中拖板润滑结构通过导油孔和加油孔的设置,便能对中拖板和大拖板导轨之间进行润滑,结构简单,中拖板加工方便,另外导油孔直接连通于导轨接触面,润滑直接、润滑效果好,丝杆润滑孔的设置延长了丝杆、中拖板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是本机床的中拖板润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I、大拖板;2、导轨;3、中拖板;4、导油孔;4a、水平孔;4b、竖直孔;5、加油孔;5a、加油直孔;5b、连通孔;6、丝杆润滑孔;7、堵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如图I所示,本机床的中拖板3润滑结构包括位于大拖板I的导轨2上的中拖板3,中拖板3两侧靠近中部处均开设有连通于导轨2接触面的导油孔4,中拖板3上还开设有连通导油孔4的加油孔5。进一步细说,加油孔5包括中拖板3 —侧开设有的加油直孔5a和将两导油孔4相连通的连通孔5b,加油直孔5a与连通孔5b相连通,导油孔4包括水平设置的水平孔4a和竖直设置的竖直孔4b,水平孔4a和竖直孔4b互相连通且竖直孔4b连通于加油直孔5a。为了清洗方便,水平孔4a、丝杆润滑孔6和连通孔5b于中拖板3上的开口均用堵头7螺纹连接。为了延长了丝杆、中拖板3的使用寿命,中拖板3上开设有通往中拖板3中部下方丝杆处的丝杆润滑孔6,丝杆润滑孔6与加油直孔5a相连通。本机床的中拖板3润滑结构在使用时,通过加油直孔5a向中拖板3内添加润滑油,部分润滑油经过加油直孔5a流入丝杆润滑孔6,对中拖板3中部下方的丝杆进行润滑,部分润滑油经过加油直孔5a流入中拖板3 —侧的竖直孔4b和水平孔4a,对一侧的导轨2进行全方位润滑,还有润滑油经过加油直孔5a流入连通孔5b,再流至中拖板3另一侧的竖直孔4b和水平孔4a,对另一侧的导轨2进行全方位润滑,本机床的中拖板3润滑结构润滑效果好。另外机床的中拖板3润滑结构较为简单实用,中拖板3加工方便,水平孔4a、竖直孔4b、加油直孔5a、连通孔5b和丝杆润滑孔6均连通,油路不易堵塞,使用寿命长。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精神作举例说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技术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大拖板I、导轨2、中拖板3、导油孔4、水平孔4a、竖直孔4b、加油孔5、加油直孔5a、连通孔5b、丝杆润滑孔6、堵头7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技术的本质;把它 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技术精神相违背的。权利要求1.一种机床的中拖板润滑结构,包括位于大拖板(I)的导轨(2)上的中拖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拖板(3)两侧靠近中部处均开设有连通于导轨(2)接触面的导油孔(4),所述的中拖板(3)上还开设有连通导油孔(4)的加油孔(5)。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机床的中拖板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油孔(5)包括中拖板(3) —侧开设有的加油直孔(5a)和将两导油孔(4)相连通的连通孔(5b),所述的加油直孔(5a)与连通孔(5b)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床的中拖板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拖板(3)上开设有通往中拖板(3)中部下方丝杆处的丝杆润滑孔¢),所述的丝杆润滑孔(6)与加油直孔(5a)相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床的中拖板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油孔(4)包括水平设置的水平孔(4a)和竖直设置的竖直孔(4b),所述的水平孔(4a)和竖直孔(4b)互相连通且竖直孔(4b)连通于加油直孔(5a)。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床的中拖板润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水平孔(4a)、丝杆润滑孔(6)和连通孔(5b)于中拖板(3)上的开口均用堵头(7)螺纹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机床的中拖板润滑结构,属于机床制造
它解决了现有机床的中拖板润滑效果差等问题。本机床的中拖板润滑结构包括位于大拖板的导轨上的中拖板,中拖板两侧靠近中部处均开设有连通于导轨接触面的导油孔,中拖板上还开设有连通导油孔的加油孔。本机床的中拖板润滑结构具有润滑效果好、使用寿命长等优点。文档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床的中拖板润滑结构,包括位于大拖板(1)的导轨(2)上的中拖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拖板(3)两侧靠近中部处均开设有连通于导轨(2)接触面的导油孔(4),所述的中拖板(3)上还开设有连通导油孔(4)的加油孔(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青方,
申请(专利权)人:温岭市深澳机床厂普通合伙,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