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浸没式超滤膜池,具体涉及浸没式超滤膜池中各种阀门和管路的设置。
技术介绍
超滤膜工艺被誉为第三代给水处理方法,能够有效地保障出水的浊度,能够完全去除水中的细菌、藻类、两虫,还能去除部分病毒。近年来随着我国采用PVC材料优质超滤膜的成功研制,使超滤膜处理工艺的建设和运行成本大幅下降。常用的超滤膜柱有管式、中空纤维、板框式和卷式等,目前市政供水中通常采用中空纤维膜,依照膜过滤时,膜前原液和膜后透过液与膜的内外相对位置关系,中空纤维超滤膜又分为内压式和外压式两种。在工程实际应用中,超滤膜组件包括柱状膜(又称容器式膜或管式膜)和浸没式膜两种形态,其中柱状膜是指将膜元件(将膜及其支撑体还有水通道材料等部件做成一体)收装在容器 里,作为膜组件使用的方式。容器式膜一般用泵向容器内部压入待过滤水,可以承受的压力较高。容器式膜既可以是内压式,也可以是外压式;浸没式超滤膜是指将中空纤维膜浸入水槽或水池中,依靠前后的水位差或者抽吸泵进行过滤的一种膜形式,浸没式膜都属于外压式。浸没式膜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原水中的颗粒物会逐渐累积在膜的外表面,从而使过滤系统的跨膜压差增加,此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浸没式超滤膜池,包括进水渠,该进水渠通过进水闸门与该膜池的配水渠相连,配水渠通过进水堰与膜池主体连接,膜池主体内设有多组膜堆,每组膜堆顶部设有集水管和曝气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管通过滤后水母管与清水渠连接,滤后水母管和清水渠之间设置有清水阀门和抽吸泵,曝气管通过曝气主管和气反冲洗控制阀与气反冲洗系统连接,滤后水母管还通过水反冲洗切换阀门和化学洗循环切换阀门分别与水反冲洗系统和化学洗循环系统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增荣,郑国兴,肖敏杰,钟燕敏,邬亦俊,于正丰,方以清,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