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冲洗外压式超滤滤芯组件及净水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331193 阅读:18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2-14 18: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冲洗外压式超滤滤芯组件及净水器,超滤滤芯组件包括滤壳和置于该滤壳内的滤芯,在滤壳的进水端设置有原水总进口,在滤壳的出水端设置有净水总出口和排污总出口;滤芯包括沿滤壳轴向设置的内筒体、设置于该内筒体靠近进水端一端的第一封头、设置于该内筒体靠近出水端一端的第二封头和置于该内筒体内的中空纤维超滤膜丝,在内筒体上设置有与原水总进口连通的原水进口,在第二封头上设置有与净水总出口连通的净水出口和与排污总出口连通的排污出口,中空纤维超滤膜丝一端的管口封闭,另一端管口与净水出口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可冲洗外压式超滤滤芯组件,冲洗效果好,能有效的增加总净水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处理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可冲洗外压式超滤滤芯组件,及使用该可冲洗外压式超滤滤芯组件的净水器。
技术介绍
目前超滤滤芯分内压式和外压式两种。内压式超滤滤芯有可冲洗结构,可以反复冲洗,使用寿命长;但是内压式超滤滤芯容易胀裂,饮水安全得不到充分的保证。外压式超滤滤芯没有膜丝断裂的危险,但不具备可冲洗结构,或者需要加反冲阀,加电控才可以冲洗,而超滤膜工作时只需要水压力足够即可,加电显得很累赘。我国水质较欧美日韩等国家差,水中杂质比日本等国家多30%左右,而超滤膜有易污染特性,在较差的水质环境下使用寿命急剧的减少。超滤滤芯标准过水量为2t(目前的技术),目前实验和实际使用一般为1.5t左右,在自来水质恶劣的情况下不到1t。目前,可冲洗滤芯能有效的增加总净水量,延长滤芯寿命,避免频繁更换滤芯,降低消费者使用成本,但冲洗效果不是很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冲洗效果好的可冲洗外压式超滤滤芯组件,以增加总净水量。本技术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使用上述可冲洗外压式超滤滤芯组件的净水器。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冲洗外压式超滤滤芯组件,包括滤壳和置于该滤壳内的滤芯,所述滤壳的一端为进水端,另一端为出水端,在滤壳的进水端设置有原水总进口,在滤壳的出水端设置有净水总出口和排污总出口;所述滤芯包括沿所述滤壳轴向设置的内筒体、设置于该内筒体靠近所述进水端一端的第一封头、设置于该内筒体靠近所述出水端一端的第二封头和置于该内筒体内的中空纤维超滤膜丝,在所述内筒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原水总进口连通的原水进口,在所述第二封头上设置有与所述净水总出口连通的净水出口和与所述排污总出口连通的排污出口,所述中空纤维超滤膜丝一端的管口封闭,另一端管口与所述净水出口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原水进口为多个,多个所述原水进口均布在所述内筒体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有所述原水进口经形成于所述内筒体外壁与所述滤壳内壁之间的通道与所述原水总进口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中空纤维超滤膜丝沿所述内筒体轴向设置,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封头和所述第二封头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封头和所述第二封头均由环氧树脂固化而成。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芯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内筒体内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的进水管,该进水管的开口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封头上,且与所述原水总进口连通,在该进水管的管壁上设置有沿所述中空纤维超滤膜丝长度方向排列的1个或多个进水孔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进水管沿所述滤壳轴向设置在所述内筒体的中央。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滤壳包括防胀外筒体、第一端盖和第二端盖,所述外筒体与所述滤壳进水端同侧的一端开口,并在该端外部套接有所述第一端盖,在所述第一端盖上设置有所述原水总进口,所述外筒体与所述滤壳出水端同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封头连接,并在该端外部套接有所述第二端盖,在所述第二端盖上设置有所述净水总出口和所述排污总出口。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端盖和所述外筒体与所述滤壳出水端同侧的一端之间形成有净水腔,所述净水出口和所述净水总出口与所述净水腔连通。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可冲洗外压式超滤滤芯组件还包括两端开口的筒状外壳,在该外壳两端开口处均设置有向内突出的台阶状凸环,所述滤壳容纳在所述外壳内,且所述第一端盖和所述第二端盖的外周侧面为与所述凸环相配合的台阶状。本技术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净水器,其包括至少一个上述的可冲洗外压式超滤滤芯组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所提供的可冲洗外压式超滤滤芯组件,由于在内筒体上设置有原水进口,故在进水伊始和制水过程中进水都在不断地冲刷中空纤维超滤膜丝外壁,能达到较好的冲洗滤芯的效果。因为排污效果好,可使滤芯的过水总量逼近2t,降低消费者使用成本,对于净水机的推广能起到积极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的可冲洗外压式超滤滤芯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上图中,100-滤壳,110-外筒体,120-第一端盖,121-原水总进口,130-第二端盖,131-净水总出口,132-排污总出口,200-滤芯,210-内筒体,211-原水进口,220-第一封头,230-第二封头,231-排污出口,240-中空纤维超滤膜丝,250-净水室,260-进水管,261-进水孔,300-净水室,400-冲洗开关,500-外壳,510-凸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可冲洗外压式超滤滤芯200组件,参见图1,可冲洗外压式超滤滤芯200组件主要由滤壳100和置于滤壳100内的滤芯200组成。所述滤壳100的一端为进水端,另一端为出水端,在滤壳100的进水端设置有原水总进口121,在滤壳100的出水端设置有净水总出口131和排污总出口132。所述滤壳100包括防胀外筒体110、第一端盖120和第二端盖130,所述外筒体110与所述滤壳100进水端同侧的一端开口,并在该端外部套接有所述第一端盖120,在所述第一端盖120上设置有所述原水总进口121,所述外筒体110与所述滤壳100出水端同侧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封头230连接,并在该端外部套接有所述第二端盖130,在所述第二端盖130上设置有净水总出口131和排污总出口132。所述滤芯200包括形成于所述滤壳100内的净水室250和置于该净水室250内的中空纤维超滤膜丝240和进水管260,所述净水室250的壁上设置有与所述净水总出口131连通的净水出口(图上未示出)和与所述排污总出口132连通的排污出口231,所述中空纤维超滤膜丝240一端的管口封闭,另一端管口与所述净水出口连通,所述进水管260的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该进水管260的开口端固定在所述第一封头220上,且与所述原水总进口121连通,在该进水管260的管壁上设置有沿所述中空纤维超滤膜丝240排列的1个或多个进水孔261。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可冲洗外压式超滤滤芯200组件,通过进水管260进水,由于在进水管260上沿中空纤维超滤膜丝240设置有多个进水孔261,故在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冲洗外压式超滤滤芯组件,包括滤壳和置于该滤壳内的滤芯,所述滤壳的一端为进水端,另一端为出水端,在滤壳的进水端设置有原水总进口,在滤壳的出水端设置有净水总出口和排污总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包括沿所述滤壳轴向设置的内筒体、设置于该内筒体靠近所述进水端一端的第一封头、设置于该内筒体靠近所述出水端一端的第二封头和置于该内筒体内的中空纤维超滤膜丝,在所述内筒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原水总进口连通的原水进口,在所述第二封头上设置有与所述净水总出口连通的净水出口和与所述排污总出口连通的排污出口,所述中空纤维超滤膜丝一端的管口封闭,另一端管口与所述净水出口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2012.06.01 CN 201220258041.71.一种可冲洗外压式超滤滤芯组件,包括滤壳和置于该滤壳内的滤芯,所
述滤壳的一端为进水端,另一端为出水端,在滤壳的进水端设置有原水总进口,
在滤壳的出水端设置有净水总出口和排污总出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包括
沿所述滤壳轴向设置的内筒体、设置于该内筒体靠近所述进水端一端的第一封
头、设置于该内筒体靠近所述出水端一端的第二封头和置于该内筒体内的中空
纤维超滤膜丝,在所述内筒体上设置有与所述原水总进口连通的原水进口,在
所述第二封头上设置有与所述净水总出口连通的净水出口和与所述排污总出口
连通的排污出口,所述中空纤维超滤膜丝一端的管口封闭,另一端管口与所述
净水出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冲洗外压式超滤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
原水进口为多个,多个所述原水进口均布在所述内筒体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冲洗外压式超滤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有
所述原水进口经形成于所述内筒体外壁与所述滤壳内壁之间的通道与所述原水
总进口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冲洗外压式超滤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
中空纤维超滤膜丝沿所述内筒体轴向设置,其两端分别固定在所述第一封头和
所述第二封头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冲洗外压式超滤滤芯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
第一封头和所述第二封头均由环氧树脂固化而成。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可冲洗外压式超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赢群王彤杨勇李松刘晓辉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