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安全互锁装置的车床溜板箱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35102 阅读:3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安全互锁机构的车床溜板箱,所述互锁机构设于拔叉轴8、纵向运动输出轴24和手动轮轴18三轴之间,互锁机构主要由齿轮4、齿条3、拔块14、拔叉13、拔叉15以及分别设于纵向运动输出轴24和手动轮轴18上的二组钢球27-弹簧26-定位销25组成,控制二定位销25位置的拨叉13、15与控制纵-横向运动输出的拔叉7同设于拨叉轴8上,并由同一手柄9控制,三者啮合位置相互错开,相互锁紧。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纵横向机动进给、纵向快速移动以及纵向手动移动相互之间运动互锁,特别是当纵、横机动进给和快进电机快速移动时,手动移动的大手轮不跟转,提高了操作者的安全性,延长了快速移动装置的工作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普通卧式车床部件,特别是一种具有安全互锁装置的车床溜板箱
技术介绍
目前,一般普通卧式车床的溜板箱在纵、横向机动进给和机动快速移动时,溜板箱手动进给的大手轮跟着机动进给一起快速旋转,旋转时,非常不安全,大手轮上的把手很容易刮到操作者,造成人身伤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中溜板箱在纵、横向机动进给和快速移动时,溜板箱大手轮的把手跟着一起旋转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安全互锁装置的车床溜板箱,它可使溜板箱在纵、横向机动进给和机动快速移动时, 溜板箱大手轮不旋转,保证操作者的人身安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设有输入轴21、过渡轴22、横向运动输出轴6、纵向运动输出轴24、手动轮轴18和拔叉轴8;输入轴21上设有机动动力输入蜗轮20、柱形传动齿轮10;过渡轴22上设有选择纵向或者横向机动进给的滑移传动齿轮11和齿轮23;纵向运动输出轴24上设有可外接电机的快进蜗轮19;手动轮轴18上设有手动移动的大手轮17和传动小齿轮16;横向运动输出轴6上设有横向运动输出齿轮5,拔叉轴8上设有使滑移传动齿轮11选择纵向或者横向机动进给的拨叉7,其特征在于拔叉轴8、纵向运动输出轴24和手动轮轴18之间设有互锁机构,该互锁机构的拨叉13、15与纵、横向机动进给滑移传动齿轮11的拔叉7设于同一拨叉轴8上,并由同一手柄9控制,当纵向机动进给、横向机动进给、纵向快速移动机构工作时,纵向手动移动的手动轮轴18与上述机构脱开,手动轮轴18上的大手轮17处于锁定状态。所述互锁机构由齿轮4、齿条3、齿条轴2、拔块14、拔叉13、拔叉15、以及二组钢球27-弹簧26-定位销25组成。齿轮4设于拨叉轴8上,齿轮4与齿条3相啮合,齿轮3与拔块14由螺钉固定成一体;拔叉13和拨叉15分别设于蜗轮19和小齿轮16的外侧,拨块14设于二拔叉13、15之间并与之相连,二拨叉13、15的位置由拔块14同时控制。二组钢球27-弹簧26-定位销25分别设于纵向运动输出轴24与蜗轮19对应的销孔中和手动轮轴18与小齿轮16对应的销孔中;钢球27、定位销25在外力和弹簧26张力的作用下可在销孔中自由移动;拔叉13和拔叉15上分别设有周向环槽,拔叉13和拔叉15可在拨块14的控制下在蜗轮19和齿轮16的轴套上滑动,当拔叉13或者拔叉15的周向环槽移动到钢球27的外侧时,所在轴上的钢球27在弹簧26的弹力作用下可退入拔叉(13或15)的周向环槽中,定位销25插入所在轴(24或18)上的齿轮(19或16)销孔内;二拨叉(13或15)上的环槽位置相互错开,以保证在同一时刻只有一个定位销插入其所在轴上的蜗轮19或齿轮16的销孔中,使齿轮(19或16)与轴(24或18)通过定位销25联接。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纵、横向机动进给、纵向快速移动以及纵向手动移动相互之间运动互锁,特别是当纵、横向机动进给和快速移动时,溜板箱手动轮轴与上述机构脱开处于锁紧状态,手轮的手柄不跟着机动进给轴一起旋转,保证了操作工人的工作安全,且结构简单、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延长了快速移动装置的工作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亦是图2的A-A剖视图;图2为图1的B-B剖视图;图3为图1的C-C剖视图;图4为图2的局部放大视图。图中标号溜板箱箱体1,齿条轴2,齿条3,齿轮4,传动齿轮5,横向运动输出轴6,拔叉7,拔叉轴8,手柄9,柱形传动齿轮10,传动齿轮11,传动齿轮12,拔叉13,拔块14,拔叉15,小齿轮16,大手轮17,手动轮轴18,快进蜗轮19,动力输入蜗轮20,输入轴21,过渡轴22,齿轮23,纵向运运输出轴24,定位销25,弹簧26,钢球27。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专利技术实例并作进一步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设有动力输入轴21、纵向运动输出轴24、横向运动输出轴6、手动轮轴18、过渡轴22和拔叉轴8。上述轴均支撑于溜板箱箱体1上。输入轴21上设有动力输入蜗轮20、柱形传动齿轮10。过渡轴22上空套传动齿轮11和齿轮23,齿轮11的位置由拔叉轴8上的拔叉7控制。齿轮11为设有内外齿的滑移齿轮,可与齿轮23或者齿轮5啮合。纵向运动输出轴24上设有传动齿轮12、空套快进蜗轮19,纵向运动输出轴24为齿轮轴,齿轮设于轴24的轴端,用于向箱体外进行纵向运动输出,所以轴24的轴端齿轮也为纵向运动输出齿轮。手动轮轴18上设有手动进给的大手轮17,上端空套小齿轮16。横向运动输出轴6上设有传动齿轮5,齿轮5用于向箱体外进行横向运动输出。动力输入蜗轮20为机动进给的纵、横向动力输入端,由齿轮10通过齿轮11与齿轮23或者齿轮5的选择啮合,使轴24、轴6实现机动纵向或者机动横向的动力输出,从而实现纵、横向机动进给。快进蜗轮19可外接电机,直接驱动纵向运动输出轴24,以实现溜板箱的纵向快进快退的快速移动功能。大手轮17可进行手动动力输入,由手动轮轴18、小齿轮16、传动齿轮12带动轴24实现手动纵向进给。拨叉轴8上设有拔叉7和齿轮4,均由同一手柄9控制。拔叉轴8和纵向运动输出轴24、手动轮轴18上设有溜板箱纵、横向机动进给和纵向快速移动及纵向手动移动三者之间的互锁机构,即在某一时刻溜板箱只能完成三个运动中的一种。该互锁机构由齿轮4、齿条3、齿条轴2、拔块14、拔叉13、拔叉15、以及二组钢球27-弹簧26-定位销25组成。齿轮4设于拨叉轴8上,拨叉轴8由设于箱体1外侧的手柄9控制。齿轮4与齿条3啮合,拔块14和齿条3由螺钉连成一体并由齿条轴2支撑于箱体1上,拔块14的轴向位置由齿轮4驱动控制。拨块14设于二拔叉13、15之间,且与之相联,二拨叉13、15的轴向位置由拔块14同时控制,也即,拔叉13和拔叉15的轴向位置由手柄9控制。图4,为上述二组钢球27、弹簧26、定位销25的结构示意放大图。二组钢球27-弹簧26-定位销25分别设于纵向运动输出轴24与蜗轮19对应的销孔中以及手动轮轴18与小齿轮16对应的销孔中。拔叉13和拔叉15上分别设有周向环槽,拔叉13和拔叉15可在拨块14的控制下在蜗轮19和齿轮16的轴套上滑动,当拔叉13或者拔叉15的周向环槽移动到钢球27的外侧时,所在轴上的钢球27在弹簧26的弹力作用下将会退入拔叉(13或15)的周向环槽中,定位销25插入所在轴(24或18)上的齿轮(19或16)的轴套内。设计安装时,二拨叉(13或15)上的环槽位置相互错开,以保证在同一时刻只有一只钢球27退入所在轴的拨叉周向环槽中,从而保证分设于轴24和轴18上的二个定位销在某一时刻只有一个定位销插入其所在轴上的蜗轮19或齿轮16的销孔中,使得同一时刻只有一个齿轮(蜗轮19或齿轮16)与轴跟转,另一个齿轮(蜗轮19或齿轮16)在其轴上空转。由于拨叉轴8上同时设有拔叉7和齿轮4,所以手柄9可同时控制拨叉7、拨叉13和拨叉15的轴向位置。转动手柄9可得到三个位置,在这三个位置中,转动齿轮11始终与圆柱齿轮10相啮合位置一横向机动进给和纵向快速移动。转动手柄9→拔叉轴8→拔叉7→传动齿轮11,使传动齿轮11与传动齿轮5啮合,将运动传至横向运动输出轴6上的传动齿轮5,实现了横向机动进给,传动路线为动力输入蜗轮20→输入轴21→柱形齿轮10→传动齿轮11→传动齿轮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有安全互锁机构的车床溜板箱,设有输入轴(21)、过渡轴(22)、横向运动输出轴(6)、纵向运动输出轴(24)、手动轮轴(18)和拔叉轴(8);输入轴(21)上设有机动动力输入蜗轮(20)、柱形传动齿轮(10);过渡轴(22)上设有选择纵向或者横向机动进给的滑移传动齿轮(11)和齿轮(23);纵向运动输出轴(24)上设有可外接电机的快进蜗轮(19);手动轮轴(18)上设有手动移动的大手轮(17)和传动小齿轮(16);横向运动输出轴(6)上设有横向运动输出齿轮(5),拔叉轴(8)上设有使滑移传动齿轮(11)选择纵向或者横向机动进给的拨叉(7),其特征在于:拔叉轴(8)、纵向运动输出轴(24)和手动轮轴(18)之间设有互锁机构,该互锁机构的拨叉(13、15)与纵、横向机动进给滑移传动齿轮(11)的拔叉(7)设于同一拨叉轴(8)上,并由同一手柄(9)控制,当纵向机动进给、横向机动进给、纵向快速移动机构工作时,纵向手动移动的手动轮轴(18)与上述机构脱开,手动轮轴(18)上的大手轮(17)处于锁定状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宪生程鸿展尹开凡李海翠潘爱梅耿桂淦王其松陈长存
申请(专利权)人:盐城市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